黎華德也提到,相對于私召車運營執照,德士運營執照的吸引力趨弱,若有更多德士業者退出市場也不令人意外。
協會支持騰越和寶威之間的合並,也相信這可促成更好的協作和規模效應,進而降低司機的運作成本如車租和燃油費。協會將和新領導層密切合作,優先看待司機的需求,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待遇,工作條件有所提升,並協助確保他們的生計可持續。
——德士師傅協會顧問 楊涴淩
洪鼎基說,業者擴大規模後,與供應商的討價還價空間也增加了。“訂購五百一千輛的價格和訂購50輛是不一樣的。有了更大的車隊,采購零件時也能更具成本效益。因此,擴大車隊的用意不單是要和龍頭老大競爭,而是企業生存的一部分。”
學者:車資相信不會改變
延伸閱讀 車隊超過2500輛 騰越和寶威下月合並爲本地第二大德士公司
德士師傅協會顧問楊涴淩說,協會支持騰越和寶威之間的合並,也相信這可促成更好的協作和規模效應,進而降低司機的運作成本如車租和燃油費。協會將和新領導層密切合作,優先看待司機的需求,確保他們得到公平的待遇,工作條件有所提升,並協助確保他們的生計可持續。
“司機可能就不太歡迎這個合並,畢竟業者少了,選擇也少了。但要是合並能帶來更高的運作效率,進而舒緩車租的上漲趨勢,這則另當別論……我相信其他德士業者也在觀察這次合並的事態發展。”
“私召車的租用情況要是不理想,業者可以較容易改變商業模式,例如讓部分車隊轉攻共享車輛市場等,但德士注冊後,就只能用來提供德士服務,用途比較受限。”
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截至今年2月,本地共計1萬3955輛德士,比五年前的2萬2440輛少了近40%。
“排名第四、第三甚至是第二大的業者,他們的市場占有率都很低,起不到競爭作用。只有當業者所占的市場份額具一定規模,才能有影響力,才能帶來有效的競爭。”
全國德士師傅協會和全國私人出租車司機協會顧問洪鼎基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雖說本地德士行業要多元,要有不同業者,但實際上除了康福德高,其他業者的規模都較小。
德士業者規模若太小,在運營方面如采購新車或零件等較吃虧。本地德士市場未來可能再出現合並或收購情況,但預計不會被全面淘汰。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黎華德博士(Walter Theseira,前譯特斯拉)對騰越和寶威德士的合並不感到意外。他說,多年來,小型德士業者的財務是否可持續一直備受關注,但要擴大車隊也不容易。
新加坡管理大學戰略管理學助理教授範平正強調,德士仍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有它的顧客群,也能避免私召車壟斷市場。本地德士業者在後冠病時代還在摸索最理想的車隊數量,但這個市場相信不會被淘汰。
至于騰越和寶威合並後車資會否出現變化,黎華德直言,中小型業者在這方面往往緊跟著最大業者的做法。合並沒有改變“領頭羊”的身份或市場格局,車資相信不會因此有所改變。
媒體早前報道,私召車平台Grab有意收購規模最小的德士公司百勝(Prime)德士和私召車業務。
“一個方法是購買更多車輛,但考慮到現在的擁車證成價和經濟環境,這不是明智之舉。另一個方法就是收購或同其他業者合並,相信寶威和騰越就是這樣。”
SMRT企業旗下的騰越德士星期四(4月13日)宣布與寶威德士合並,成立新的合資公司騰越寶威。新公司將經營超過2500輛德士,成爲本地第二大德士運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