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部兼外交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同天也發表了近半小時的長篇華語演講,進一步闡述新加坡的外交原則時,強調新加坡華人如何分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在文化和語言層面豐富新中關系的同時,明確知道我國外交政策須代表所有種族公民的利益。去年,李總理和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在數個場合,也強調新加坡華人必須認清國家利益。
第一個擔憂其實向來存在,即紛亂的外部環境會給我國社會帶來新的壓力和緊張關系,而這些壓力可能加劇社會斷層線,特別是導致不同社群、種族和宗教群體之間分裂。李總理提到中美緊張關系,將使我國人民受到來自一方或另一方的情緒牽動、商業壓力或影響力活動,要我們認同和支持他們的觀點或意圖。
要做到這點,講求奉獻精神。這不是單靠政府就能推動的,須要社會各方的合作。早前參與辯論的第四代團隊部長都談到這方面,例如教育部長陳振聲在談如何改善我國唯才是用制度時說,較富裕者應承擔多一些責任,“我們或許應該常常提醒自己,施比受更有福”。
如以往一般,李總理在講話最後重申了執政黨繼續贏得委托的重要。他形容冠病疫情對第四代團隊而言是一段“成長經曆”(formative experience),他們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互相了解,並對彼此的判斷和能力有了信心。他呼籲新加坡人全力支持黃循財和第四代團隊,讓領導交接成功。
時隔近八個月,李總理星期三(4月19日)在國會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又在臉書直播他的演講。這次,他用了近一小時深入談論我國面對的外部挑戰,包括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如何變得更加令人不安和危險,尤其是對新加坡這樣開放的小國。李總理的措辭清楚表明,在這八個月裏,外部環境非但沒有改善,還進一步惡化。他形容中美之間存在“深深的相互猜疑和根本的不信任”,台海緊張局勢高漲,出現誤判和閃失的風險在增高。
身處日益動蕩的環境,李總理呼籲新加坡人保持團結、拼搏進取、維護我國的國際聲譽,以及確保政治接班過程順利。他雖然未明說,但這四點呼籲折射了政治領導層對我國社會現狀的幾個主要擔憂。
李總理1984年步入政壇,在近40年的政治生涯中經曆過冷戰、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沙斯和冠病疫情等公共衛生危機。因此,當他形容當前全球局勢“比我們很長一段時間所經曆過的更加嚴峻”時,相當于拉響了全國警報。
當時新加坡國內還有通貨膨脹和377A等其他重要課題要談,李總理對上述外部挑戰沒有多加闡述。
李總理昨天在講話中也暗示了另一個擔憂,那就是,先輩們那種“沒有人欠新加坡一口飯吃”(No one owes Singapore a living)的價值觀能否傳承下去。他重複兩次引述時任勞工部長拉惹勒南1968年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就工業發展必備要素所說的一段話,尤其是這句——“最重要的是,全體人民須願意推遲享受眼前的回報,以換取未來更大的利益。”
李顯龍總理上一次在臉書直播自己的講話,是去年8月的國慶群衆大會。他當時談到外部環境時說,爲全球事務定調的中美關系“正在惡化”。在列舉兩個大國之間存在的問題時,他也特別強調台灣問題,形容台海緊張局勢“令人擔憂”並且“急劇升溫”,希望不會出現任何誤判或閃失。
身爲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總理的講話必然帶有黨派政治色彩。然而,身爲我國最資深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講話蘊含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深刻的洞察力,尤其是他通過直播對全國人民發表的講話,往往信息量極大。昨日這番語重心長的講話,值得所有新加坡人聆聽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