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說,雖然大多數家庭醫生接受過基本培訓,不過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憂郁症和焦慮症,比一般的咳嗽、感冒更難治療,有必要給予家庭醫生更多支援。
郭獻川觀察到,青少年花大量時間上網,社交圈子有限;他希望通過與社企“朋友圈”(Friendzone)合作,通過活動激發鄰裏青少年之間的友誼。
“我希望在精神疾病治療方面的培訓和補貼上,政府能加強給予家庭醫生支持,讓他們能夠扮演更大的角色。”
黃玲玲援引新加坡援人協會的數據指出,2021年有378人自殺,平均每天有超過一人選擇終結生命,而大部分人年齡介于10歲至29歲。
郭獻川:選區辦活動擴大青少年朋友圈
此外,他指許多有經驗的居民,願意成爲青少年的人生和職業規劃導師。郭獻川計劃與非盈利組織The Astronaut Collective合作,引導青少年日後可從事與他們興趣匹配的工作。
另一方面,議員郭獻川(哥本峇魯區)也准備與社會企業及非盈利組織合作,爲選區內的青少年舉辦活動,除了協助他們擴大朋友圈之外,也給他們提供職業規劃方面的督導。
目前公衆面對精神困擾時,主要是接受醫院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專家治療,但黃玲玲指,有這類困擾的兒童、青少年和年長者,走進鄰裏診所求診的壓力,會比去醫院少得多。
在生活壓力大和快速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面對心理健康問題。新加坡援人協會和國會議員合作,准備在惹蘭加由區推出試點計劃,通過線上課程和實體角色扮演工作坊,爲家長、學生、基層義工提供心理健康急救技能培訓,防止自殺不幸事件。
該計劃涵蓋一小時線上課程及兩小時角色扮演工作坊,會有專人教導參與者掌握基本技能,在察覺有人有精神困擾、萌生自殺念頭或受到自殺影響時,如何反應。
負責惹蘭加由區事務的議員黃玲玲(宏茂橋集選區)星期四(4月20日)在國會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透露,即將在惹蘭加由區推出由援人協會主辦的“成爲援人計劃” (Be a Samaritan(BAS)Programme)。
她也建議,加強和加快對心理健康疾病的治療和支持,包括讓鄰裏診所的家庭醫生站上心理健康護理第一線。
“我們須要讓更多的父母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以在年幼和青少年孩子經曆超出正常水平的精神困擾時,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