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謊言,除了拆穿,你還會怎麽做?
其實只有幫助孩子享受誠實的愉悅,孩子才會更傾向于誠實。
——虎媽
作者 | 媽小咪
最近,在親子節目《一起出發吧》中,陳小春對兒子Jasper大發脾氣。
當天一早,Jasper被安排到村長那裏去拿早餐,但需要完成一個任務:將籮筐當中的花生米全部放到旁邊的缸裏,但缸是破的。
在發現缸破了之後,和Jasper一隊的小朋友軒軒,一直用碎石堵破洞;而Jasper只會走到門口大喊“村長”求助。
整個過程,坐在觀察室的陳小春看得很失望,氣到轉身離開。
當Jasper拿到早餐回來後,陳小春表情嚴肅的問他幹什麽去了。
Jasper只說去“拿早飯”,陳小春連續問了好幾次,他都絕口不提任務的事。
終于,陳小春爆發了,一腳踢翻了Jasper的早餐,把孩子嚇哭了。
那個情形,哪怕是成年人在場,恐怕也會被嚇到後退好幾步。
隨後,陳小春的表情更加冷,一再要求“不許哭”,並教育兒子“小孩子不能撒謊,這麽小就撒謊,長大後怎麽辦。”
後來,在發完脾氣後,陳小春才將兒子攬入懷中,柔情說理,轉雨爲晴。
後台也經常有寶媽和我聊起寶寶撒謊的問題,怕孩子小時候愛撒些小謊,長大以後撒謊成性。
其實說謊並沒有那麽可怕,甚至有的時候大人也會撒謊。
虎媽在教育我家小虎的過程中,也有過類似的經曆。
所以面對孩子的謊言,請不要如臨大敵,給孩子貼上“撒謊精”、“不老實”等標簽,而是要弄清楚孩子的“謊言”從何而來。
說謊的孩子,總有一顆小心翼翼的心
“這麽小,就說謊,長大了還得了。”
和陳小春一樣,大多數父母看到孩子說謊後,通常是三步走:把孩子訓一頓、逼孩子承認錯誤、要求孩子承諾再也不說謊。
有位同事,家裏兩個兒子,相差兩歲半,淘氣得恨不能拆房子。
上周未,幾個要好的同事去他們家聚餐,爲了讓大人們好好聊天,同事把兩個兒子放在一個房間裏,給了他們一些平常喜歡吃的零食,還有約定好的玩電腦時間。
當大家聊得起勁時,聽到房間裏傳來砰的一聲響,推開門看去,一盞台燈支離破碎的躺在地上。
沒等同事開口,哥哥就伸手指向弟弟:“他幹的!”
弟弟一聽,嚎啕大哭,不停揮舞小手:“不是我,是哥哥。”
同事拉過弟弟,質問哥哥:“讓你帶弟弟玩,你就搞破壞,把台燈打翻了,還說謊怪弟弟……”。
哥哥沒等同事“教訓”完,就氣呼呼地甩門出了房間。
另一個平常喜歡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同事拉過他,並沒有問他真假對錯,而是詢問有沒有被傷到。
接著給他講了列甯小時候摔花瓶的故事。並刻意強調了,列甯是擔心姑媽責備才說謊的。
後來,哥哥沒有承認是他打碎的,但主動清理了“事故”現場。
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罗素认为:“儿童之所以撒谎,主要来自于儿童对于成人的恐惧心理。”
孩子說謊後,父母的第一反應,就像是一扇門。
當我們先去關心孩子的心靈和身體狀況,再去觀察和傾聽孩子說謊背後的原因,最後,再決定如何處理,孩子才會放下心中的防備,坦誠的與我們交流。
反之,如果我們一張嘴就是“說謊就是壞孩子”之類的話語,相當于關閉了與孩子交流的大門。
看到父母的態度,孩子會出于害怕,而放棄了“坦白從寬”。
比起孩子是否能意識到“說謊”的危害、是否口頭承認錯誤,父母更應該關注是,孩子爲什麽說謊,以及行動上是否有調整。
孩子說謊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爲人父母,最擔心的,莫過于孩子的品質出現問題。
喜歡說謊,就是一個有損品質的關鍵因素。
因此,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說謊時,一時心急,想糾正孩子的問題。
其實,心理學家早有研究,說謊是人類的天性的、之一。
並有數據說明:4歲的孩子中有90%學會了說謊,而且年紀越大,說謊比例越高,到了12歲,幾乎每個兒童都會說謊。
而孩子說謊,原因無外乎三種:
1. 孩子還分不清現實與虛幻。
3歲左右的孩子,是想象力飛速發展的階段。
在他們的腦海裏,魚兒會跑步、蝴蝶會遊泳、老虎有翅膀,只有他們做不到的,沒有他們想不到的。
在育兒論壇,一位媽媽說自己剛上幼兒園三歲半的女兒,有段時間在幼兒園,經常跟老師和小朋友說:“我爸爸媽媽每天打架,爸爸把媽媽打倒了,警察把爸爸抓走了,媽媽住進醫院。”
媽媽去接孩子時,老師好心提醒她,要注意家庭環境,以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了解之後才知道,那段時間媽媽正在追一部家庭劇,裏面有家暴的情節,而她和孩子的爸爸並沒有什麽矛盾,更別說打架了。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謊話”滿天飛的情況並不是少見,他們並不能准確的分清想像和事實。
但又渴望表達所思所想,便模模糊糊的將腦海中想的與現實混合在一起,這和孩子的品行毫無關系。
2. 孩子想躲避懲罰或得到想要的東西。
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景:
孩子在家裏玩球,不小心打碎了杯子,“禍首”明明是他,偏偏“嘴硬”不承認。
因爲那是媽媽心愛的水杯,承認自己打碎了,少不了劈頭蓋臉的一頓罵。
說謊,就是孩子幼小心靈中,躲避懲罰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一個孩子想吃巧克力,可她當天的份額已經用完。于是,她便說:“媽媽,姐姐說想吃巧克力。”
在父母堅定的家庭規矩和內心渴望得到某樣東西産生矛盾時,孩子只能選擇撒謊去實現目的。
但是父母也不必太焦慮,心理學家克爾伯格認爲,7歲以前的孩子,其實不存在一個明顯的道德區分的問題。
實際上,有些道德界定是父母站在成年人角度的理解,去給孩子貼上“說謊”的標簽。其實,孩子只想得到一顆糖果,或免去一場責備。
而父母只有從自身找原因,是否對孩子的態度有偏差,在制定家庭規矩時,是否征求過孩子的同意,亦或在發現孩子“說謊”時,反應過于誇大。
3. 孩子在模仿大人。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裏說:“如果某個孩子有說謊的壞毛病,這一定是他的成長環境出了問題。”
“你再不聽話,警察就把你抓去”;
明明在玩手機的你,卻說“爸爸在忙,以後再說”;
爲了達到某些育兒目的,這樣的謊話在父母嘴裏,隨處可見。
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
想要杜絕孩子“說謊”,父母首先要是個誠實的人。
無論孩子出于什麽原因“說謊”,當他們開始第一句“謊言”時,是他在嘗試將現實與想象結合,在研習一種全新的方式保護自己,在探討一些方法來與人相處。
說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耐心
這世上,有不“說謊”的人嗎?
沒有。
“說謊”是好事嗎?
不是。
那麽,在看到孩子說謊後,不能任其發展,也不能責備打罵,父母們到底應該怎麽做呢?
1. 跳出“撒謊就是品質問題”的圈子。
撒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倫多大學的心理學教授Kang Lee通過實驗發現:
孩子撒謊是需要掌握兩種技能的:一是心智理論,也就是讀心能力;另一個是控制能力。
簡單來說,孩子在撒謊時,要觀察大人的反應,還要控制好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這兩種能力,是孩子遲早要學、一生需要的。
撒謊,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父母與其大驚小怪、焦慮不安,影響親子關系,不如靜觀其變,以觀後效。
其實,孩子決定撒謊後,勢必要去分析自己的謊言可信度、父母會不會發現、發現了之後再怎麽辦之類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個過程,在無形中鍛煉了孩子邏輯能力。
所以說,父母在看到孩子撒謊後,不妨先冷靜一下,撕掉普遍觀念中“撒謊就是品質問題”的標簽,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認識說謊的意義。
2. 反省自己是不是在逼孩子說謊。
在看到孩子“說謊”後,很多父母的內心始終渴望孩子能知錯就改、爲時不晚。
于是,開始各種引導。
有強壓著怒氣的質問,有帶著“下套”的引導性提問,諸如:“再好好想想,你今天有沒有偷喝可樂?”
類似的問題,答案只有兩個:“有”或“沒有”。
如果答“有”,孩子就不會有起初的“謊言”。
而回答“沒有”孩子,只有兩條路可以走。要麽花心思用更多的謊話,來圓這個謊;要麽不敢說出真話,堅持原來的謊言。
實際上,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物種,能夠敏銳的感受到父母的情緒是開心、沮喪或憤怒。
正因爲此,他們才選擇了第一次“謊言”,當再次被父母質問或“下套”時,破釜沉舟的孩子也更多。
謊言的疊加,家長生氣,孩子害怕,真相越來越遠。
與其這樣,不如“將錯就錯”。
電影《誤殺》中,李維傑明知小女兒篡改了得分,但他依然信守承諾,做到了先前答應孩子的事。
事實上,父母想將孩子引向正直、誠信的路上,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做個誠實有信的人。
3. 給孩子說真話的機會。
絕大多數孩子說謊,都是害怕責罵和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無論哪一種,在孩子心裏都堅信,說實話的後果並不理想。
“與其這樣,不如冒險一試”,這應該是許多謊言背後的“潛台詞”。
因爲孩子的生活經驗告訴他,誠實換來的依然是斥責、打罵,而不是理解和嘉獎。
父母在發現孩子做錯事時,不是一言不合就指責、吼罵,而是在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去引導和鼓勵孩子說出他的真實想法,讓他們感受到“誠實”是最安全的。
對于能夠滿足孩子的事,滿足就好;不能滿足的,告訴孩子你的擔憂和感受,爭取孩子的理解和配合。
事實上,在面對孩子的謊言時,我們能做的有很多,而是否揭穿真相,是最無關緊要的事。
讓孩子相信,“誠實”是可貴的,這才是每個父母最值得學習的教育藝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