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狀況怎麽樣?在絕大部分人眼中,中國經濟會怎麽樣因爲完全沒有感覺到特別複蘇的局面,更多的都是比疫情前還要困難的。
結果數據一出來完全不一樣,第1季度GDP總量達到了28.5萬億,同比增長4.5%,反映出疫情結束之後,經濟正在強力複蘇的狀態。
中國經濟三輛馬車,消費同比增長5.8%,投資同比增長5.1%,外貿業務居然也出現了同比增長4.8%,這個數據與現實好像並不太匹配,還是接觸到的人群都遇到了困境。
越南、新加坡、韓國,經濟全放緩
越南
在2022年創下亞洲最高GDP增速的越南,在2023年第1季度GDP增速,也僅有3.32%創下了2021年來曆史新低,要知道,在2022年,越南的GDP同比增長8%以上的經濟總量首次超過國內,廣西自治區出口總額力壓深圳,一時風光無限,也讓不少人扣上了這樣的帽子,未來中國制造將會被越南代替。
新加坡
2022年新加坡的金融市場非常的火爆,但是整體新加坡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的樂觀,根據新加坡官方公開的預估數據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僅爲0.1%,無限的逼近0。
有人說怎麽可能會這樣呢?新加坡作爲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把香港都擠在後面了現在,怎麽經濟增速這麽慢湧入錢都去哪裏了?
韓國
韓國央行透露,第1季度將維持勉強增長狀態,具體數據並沒有公布,但是有相關的經濟學家預測,今年韓國經濟增長,或許會出現負增長的局面。
韓國這個國家基本上都是被華爾街所控制,對于外界的環境極度敏感,全球經濟景氣,韓國經濟增速非常猛,全球經濟不景氣,那麽韓國的經濟那就非常的糟糕。
越南、新加坡、韓國,爲什麽突然就“痿”了。
認真看看這三個國家,典型的都是外形,經濟主體容易受到全球的風吹草動所波及全球,一旦出現收縮外貌,放緩慢經濟就會面臨著難以承受之痛。
今年第一季度越南的出口總額預計超過790億美元,同比下降12%。
2023年3月,韓國未經調整出口,同比下降13.6%,已經連續6個月出現負增長,而且半導體同比減少高達34%。
新加坡3月非石油出口下降8.3%,連續下滑超過6個月。
如今越南是極度依賴出口業務的,占據GDP高達90%,如果出口業務景氣,那麽經濟增速也就景氣,出口業務不景氣,其他業務也“活不起了”。
再弱弱地問一句,越南真的能取代中國制造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墨西哥還是有這樣的可能,在各方面的數據都表現出不錯,甚至在未來有可能趕超中國。
爲什麽說越南是不可能取代中國制造業,一方面是體量太小,另外一方面資源太少,越南處于産業鏈的中下遊,原材料中間商和銷售三大巨頭都在外面,過度的依賴外部市場。
中國是越南最大進口的來源國:
提到這裏就要分兩方面進行分析,
1、貿易戰的因素影響
中美貿易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中國的對美貿易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爲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決國內貿易經濟問題,有部分中國企業把工廠遷到越南去了,但是原材料以及中間商品仍要在中國內地市場進口,然後再越南制造成品銷往美國。
越南制造部分,利潤通過全球産業鏈最終還是回歸到中國,這也是中國外貿能力是增長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就是借助越南之手來解決中美貿易戰的關鍵因素。
數據顯示越南有,1/4的産物都是出口到美國。
2、越南資源小國
越南這個國家沒有太多的物資去支撐,制造業的發展,所以更多的原材料都是通過資源大國進行進口,比如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這些國家。
說白一句,越南真的是傳統意義上的制造工廠,原材料在外面買回來加工好的東西都賣出去,中間僅賺“勞動力”,當然如果連勞動力都沒有發展更無從談起,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積累,一定的産業鏈進行産業升級,目前中國多座城市也是這樣發展的,世界工廠東莞也正是因爲這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的。
爲什麽經濟就這樣熄火了?
剛剛提到了一個關鍵詞語,越南有1/4的外貿都是美國收攬。
由于受到高通戰影響,美國內需持續收縮,反映出在外貿層面則是全球外貿業放緩慢,3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數量僅有121萬個同比減少31.5%。
除了美國,歐洲也受到了美元波及的影響,通脹依舊是處于高位,歐洲多個老牌發達國家也是內需收縮,消費減弱,最終影響了整個全球産業鏈的外貿數量。
2023年的全球經濟依舊是處于不樂觀的狀態:
根據LMF剛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全球增速從2022年預測的3.4%,下滑至2023年的2.8%,包括2024年的預測時,也並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僅爲3.0%。
其中報道中有兩個比較值得關注的,一個是中國市場預計增速5.2%,另外一個印度市場,預計增速5.9%,疫情已經成爲了過去式,經濟增長回歸到一個高速發展的賽道嗎?
顯然並不是的,疫情的後遺症已經逐步的呈現出來,先不說俄烏沖突所造成的部分因素,影響全球通脹大力度加息,至于貿易戰,科技戰,全球複蘇,經濟依舊並不太明朗。
雖然說第3次世界大戰並不會這麽容易就爆發,但是經濟戰、政治戰,隨時都可能把地球搞得稀巴爛,全球多個國家都在被割成一個一個小圈子,整體的貿易更加的複雜,面對各國的多樣性。
外貿是一把雙刃劍,這是防止脫鈎的力氣也是經濟和就業的波動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