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農曆十一月初九
安祿山與他的同鄉史思明起兵,一路燒殺搶掠,劍指都城長安王位而去。
而後安祿山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便占領了大唐帝國盤踞了一百多年的首都:長安
公元756年6月13日淩晨
唐玄宗帶著隨行的楊玉環姐妹丶部分皇子皇孫丶楊國忠以及部分宰相宦官,在陳玄禮(禁軍龍武大將軍)的三千禁軍護衛下,匆匆逃出京城,向四川蜀地撤退。
很多公主和皇妃都棄之不顧,四天後在叛軍進城,皇室被盡數屠殺。
皇帝出逃,全城動搖,此消息由上朝的官員昭告全城,
一時間,火災四起,城市徹底的失去了秩序,富人家也遭流民搶奪。
京城士人,紛紛逃亡,金銀財寶,散落一地,逃難的隊伍東西綿延二百裏,
也有不少人跟隨唐玄宗李隆基一路西行,他們相信,皇帝在的地方一定安全。
在所有逃亡者當中,詩人杜甫,也承受著流亡者應有的命運,這位終生與苦難爲伴的詩人,途中曾一度陷入絕望,不願走下去,
詩人杜甫
而後遇到二十年未見故友衛八處士,痛飲數杯,動情之中寫下《贈衛八處士》。
雖然跟隨唐玄宗出逃的三千禁軍得到可觀的金錢獎勵,但逃難的過程中,糧食往往比錢更重要,
雖然皇室在各個郡縣尋來食物,但三千禁軍的溫飽問題需要自行解決,士兵的家人還有很多在長安城未能出逃,如此一來,軍中怨氣滋生,部隊即將失控。陳玄禮深知軍中怨氣需要一個發泄口,卻怕禁軍傷及唐玄宗,間接將矛盾引導至楊國忠,一時間軍中謠言四起,
畢竟楊國忠的奸詐狡猾同朝上下,無人不知。
對于這些皇室成員來說,沒有這些三千士兵的帶領下,他們到不了蜀地。
馬嵬坡
這個當時在地圖上都很難看到的小地方,卻因安史之亂而載入史冊
隊伍西行到馬嵬坡後,士兵發生兵變。
士兵們團團圍住楊國忠,向其索要糧食,混亂中有人喊出楊國忠要謀反了,
隨後有人射出箭矢未中,楊國忠驅馬奔向皇帝所在的驿站,
但途中被士兵斬于馬下,隨後士兵們將其肢解懸首示衆。
楊國忠已死,亂軍又四處搜索,將楊氏一門的人盡數殺光,
但軍中積累已久的怒火仍未消解,陳玄禮怕作爲楊家人的楊貴妃日後報複,
于是將矛頭指向唐玄宗的最愛—楊貴妃,欲解除軍中怨氣。
高力士(镖旗大將軍)轉告給唐玄宗此意,所以楊貴妃的死,體現了皇帝安撫軍心的誠意。
在陪伴唐玄宗度過了十六個春秋之後,三十八歲的楊玉環自缢于馬嵬坡,
《妖貓傳》楊貴妃
當她爲唐玄宗付出生命的那一刻,一切已然不重要了,楊玉環在此也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棄子罷了,但是這一變故讓唐玄宗威信顔面碎落一地,陳玄禮表忠唐玄宗,大軍至此得到了安撫,也就開始忍著饑餓向著蜀地出發。
在悲痛欲絕中,唐玄宗踏上了崎岖難行的蜀道,路過的當地百姓一致要求唐玄宗留下抗擊叛軍,可這位曾經開創了開元盛世的皇帝,也許因爲失去了江山和美人,變得萬念俱灰,無心聽從百姓意見,所以他將太子李亨留了下來,而後繼續出發,李亨心口不一,聽從部下的建議,率親信向北而行,到達了靈武郡(甯夏),于朔方各鎮節度使會面。
李亨
公元756年7月12日
李亨宣布登基,遙尊唐玄宗爲太上皇,改年號爲至德元年,史稱唐肅宗李亨。
此時玄宗在四川控制的兵力不足兩千,面對整個朔方軍支持的李亨,實力無法抗衡,
這對唐玄宗而言,不管內心多麽不舍,太子李亨的登基,結束了其長達是四十四年的帝王生涯。
唐肅宗在靈武郡封郭子儀爲兵部尚書,並兼任朔方節度使,
李光弼被封爲戶部尚書,兩人奉皇昭准備著討伐叛軍的工作,
唐肅宗的即位,成爲平叛與複興的起點。
而此時叛軍大本營出現內部鬥爭。安祿山和唐玄宗一樣是個多變因素,他本就有眼疾,
隨著年齡增加,視力一直減退,加上起兵後的勞頓加劇,視力幾乎喪失,導致其性情暴躁,亂發脾氣,殺戮也開始頻繁。
其長子安慶緒不滿安祿山疏遠自己,有繼位小兒子安慶恩之意。
安慶緒
公元757年正月
安慶緒聯合了被安祿山欺淩的侍從,把安祿山殘忍殺害,並昭告天下安祿山病危駕崩,安慶緒自立爲帝。這位處心積慮的野心家,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兒子取代的命運。
安慶緒上位後,窺探江南豐碩資源,隨立刻組建13萬人大軍,任大將 尹子奇爲河南節度使,率部隊南下掃蕩河南,此時河南城鎮紛紛淪陷,唯有軍事重鎮睢陽(河南商丘)還在堅守著。
只找到756年1月形勢圖
睢陽保衛戰,故事就從這兒開始。
睢陽地處中原連接江淮之要沖,是重要的軍事目標。
唐軍河南節度使 張巡爲主帥,許遠爲睢陽太守,率軍民堅守睢陽。
情況危急,可是張巡幾度從周邊縣鎮集結兵力之後,兵力仍只有6800人,城中百姓3萬人,面對叛軍的13萬大軍,似乎結局早已塵埃落定。
張巡首先清除了內部叛將田秀榮,振奮士氣。
尹子奇急于邀功,兵臨城下,凶猛攻擊,城上卻毫無動靜,放置攻城梯,待爬至梯中間時,城上箭矢如雨,敵軍慌忙撤退,亦死傷衆多,再出城襲擾叛軍,繳獲大批車馬牛羊補充軍糧。
憑著睢陽城牆高聳堅固,所以張巡勉強帶兵和叛軍拉扯激戰了16日,俘虜敵將約七十人,殲滅兩萬余人,使得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兩個月後尹子奇得于援軍,又將睢陽城團團圍住,而後張巡通過在夜裏吹角造勢,卻按兵不出,吹的叛軍精神疲憊,多次行騙後,上演一手狼來了突然殺出斬殺敵人數千。
在一次對陣中,張巡命令士兵把一支野蒿(艾蒿的別名)削成的箭射入敵陣,叛軍拾得此箭,以爲城中箭矢用光,並將此箭帶給尹子奇通報,
而這時睢陽城牆上的十幾個神射手盯著,在尹子奇到手此箭後,十幾個神射手一同射擊組成箭陣,其中一支正中尹子奇左眼令其跌落馬下,張巡即下令出城沖殺,再次擊殺叛軍。
此時睢陽城內軍糧告急,全城軍民每日每人分米1勺,與樹皮、茶、紙熟牛皮混合煮食,將士們雖日漸消瘦,但士氣不減。
就這樣張巡等人利用各種手段消耗擊殺叛軍,從公元757年正月堅守到十月,直到兵糧耗盡,最終睢陽城陷落,張巡在內的全部將領被殺。
公元757年9月13日
而唐肅宗在朔方之地經營半年之久,以朔方軍爲主,借兵回纥西域以及部分阿拉伯軍人,十五萬大軍集結完畢!
開始東征逐漸收複失地,飛速擊敗使思明,使其退守範陽(北京)無力出擊,
往後幾個月在關中地區以及西部建立起天然軍事優勢。
而此時在長安以及關中地區的叛軍不及唐兵的一半,郭子儀率大軍從鳳翔(陝西省寶雞市)出發,在長安城南,香積寺北(長安區郭杜鎮)碾壓六萬叛軍,收複長安。
之前爲了討好回纥以及他國軍隊,唐肅宗承諾,破長安時土地人民歸唐,金箔子女歸回纥,就是說允許回纥在攻破長安後進行燒殺搶掠,在此攻占長安之前, 太子廣平王李豫與回纥太子
葉護
結爲兄弟, 破城之後李豫以兄弟之名,勸說回纥太子攻克洛陽後再執行此約,說怕先搶奪會擾亂其他城市的民衆反抗,回纥太子答應,並未進入長安城,而唐肅宗收複長安並保百姓免于搶奪的輿論傳遍長安城,使得唐軍得到了百姓的擁戴,這就是謀略和公關做的好。
郭子儀繼續率軍追擊叛軍如入無人之境,剿滅叛軍的余匪,經過幾個月的激戰,叛軍被徹底趕出關中,當唐軍殺出潼關之後,收複洛陽也就沒了懸念。
公元757年10月16日
十月也是睢陽城淪陷的時間,安慶緒倉惶逃離洛陽,退往邺城。
唐軍占領洛陽,而此時借的高利貸該還了,回纥軍根據承諾,在市井燒殺搶奪三天後,
唐肅宗拿出羅錦一萬批才得以打發走回纥軍。
唐肅宗因早年的朝廷鬥爭中對武將産生忌憚,並沒有乘勝追擊,專心治理長安,並迎回太上皇李隆基,時隔約兩年的李隆基終于回到長安。
在兩個月之間,安慶緒集結北方勢力,重新招兵買馬,集結起六萬兵力,
之後一年內唐軍也沒有對其進行襲擾,同時史思明在範陽還有八萬兵力。
公元758年9月
唐軍集結九個節度使共計二十萬兵力圍攻安慶緒,
邺城之戰爆發!
邺城之戰
唐肅宗爲了控制武將節度使,讓宦官牽制武將勢力,卻爲後來宦官專權埋下了禍根。
對于武將的忌憚,軍團未設主帥,而是讓宦官 魚朝恩作爲監軍。
但是此人對軍事一竅不通,所以二十萬大軍雖然氣吞山河之勢,卻難以協調配合,加上天氣惡劣,兩度圍攻安慶緒,卻被史思明趕來的援軍截斷補給線而敗退。
邺城之戰,二十萬大軍幾乎沒有統一指揮,圍城不下,軍心不穩,糧草不繼,終究釀成潰敗。
同時監軍魚朝恩將此失敗歸于郭子儀的失職,郭子儀被唐肅宗喚回長安解除兵權。
公元759年3月
唐軍向西部撤退,史思明趁人之危再次攻占洛陽。
此時因爲安慶緒因邺城之戰傷亡慘重,而史思明日益壯大,
而後認爲時機成熟時,對安慶緒熱情邀請前來歃血同盟,而後殺掉安慶緒,收編其部隊在範陽自立爲皇。
但似乎叛軍都沒能逃脫被其子殺死的命運,
公元761年3月
安祿山的命運再次降臨到史思明的頭上,
同樣爲了爭奪王權,史朝義殘忍殺死了他的父親史思明
公元761年末
唐肅宗因爲政治鬥爭以及平叛的勞頓積勞成疾,無法理政,命太子李豫治國,
李豫
762年
唐玄宗唐肅宗先後去世。
唐代宗李豫上任。
而後命 唐將 仆固懷恩爲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劍指洛陽。
仆固懷恩身經百戰,
率領回纥突騎,迂回到叛軍營左,高張旗幟,左右呼應,攻克叛軍壁壘,殺敵數萬余
史朝義親率十萬精騎來援,堅守決戰,宦官魚朝恩,率領五百射手飛矢如雨,唐軍趁勢沖鋒,叛軍潰敗,俘獲降軍三萬余,仆固懷恩幾番大戰連連取勝,叛軍死傷遍野,屍填山谷,東都洛陽順利收複。
763年
史朝義家人被唐軍俘獲,史朝義看著聲勢滔天的唐軍,而後向北逃入契丹途中,其主要將領田承嗣丶李懷仙等均以倒戈歸順朝廷,勢單力孤最後含淚自殺而死。
範陽守軍投降,城門大開。
就此,曆時八年的安史之亂,終于落下帷幕。
回顧整個安史之亂中,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我們普通百姓爲什麽回乖乖接受統治了,而不去搶奪他人財産呢,那是因爲有軍隊管轄著我們,軍隊的組織管理能力遠遠大于普通群衆,可以輕松壓垮成群的流民,所以才有了秩序,而軍隊爲什麽會接受上級的調遣呢,因爲軍隊的生存資源同樣被上級掌握,而且因爲還有其他軍隊威脅其存在,龐大的軍隊也不是被將軍掌握著,而是中央,所以中央集權者講的就是管理統治能力的強弱。普通群衆當其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壓迫也會奮起反抗,組成一股勢力。所以中央集團需要在不同的利益群衆中尋求平衡,朝代才會得以穩定。
李隆基發育到中後期,顯然是陷入了無法保持良好的執政能力,而放權給宰相後,宰相和皇帝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而此時社會動蕩,需要很好的調節平衡能力的人,而李林甫卻將其矛盾擴大,安祿山了解中央形同虛設,制衡節度使的手段失效,才發生了兵變。
本文參考:《新唐書》《地圖上的中國史》《資治通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