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向來興旺的牛車水濕巴刹也難逃大勢所趨。牛車水商聯會主席林玉銘說,粗略估計巴刹的200個攤位,空置的約有一兩成。而且少有新人參與空攤標租,因爲即使標到了,也因捉不准這裏顧客群的偏好,常常營業不到一年就打退堂鼓。
越來越多本地濕巴刹的生鮮攤位,因生意量及人潮比疫情前至少減少了兩三成,選擇結束營業或縮短營業時間,較年輕的攤主爲增加生意量而添加網上營銷。
“現在超市裏的水果都是切開片賣的,人們要的是張開口就能吃的食物,多一道工序都嫌麻煩。”
個案④教師轉行賣水果:每天有一兩百元進賬已偷笑
攤主和常客的老齡化,加速傳統濕巴刹的沒落。人潮少,攤主提早收攤甚至不開;越來越少攤位營業,顧客走一圈發現貨品不齊全,更不願再來,如此惡性循環。
據環境局網站數據,這幾個月的濕巴刹攤位,一些上鎖攤位的標得月租可超過1000元,像位于史密斯街巴刹的攤位甚至可沖破3500元,攤販主要售賣家庭用品、服裝首飾、香燭、五金等。
何慶華作爲第三代魚販,卻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接手魚攤生意。(蘇秉苓攝)
54歲的梁中漢(自由工作者)每次想吃鮮魚或海鮮時,就會到大巴窯或宏茂橋的巴刹。有時遇到不熟悉的海鮮,攤主或其他顧客會分享基本煮法,或說明不同品種的優缺點。
我國目前有83個濕巴刹,由國家環境局或環境局指定機構負責出租約7000攤位,其中生鮮肉類海鮮、果菜等攤位約有4700個(67%),其余爲售賣幹糧、洋貨、衣服、五金或提供修衣等其他服務的上鎖攤位。
在芬維爾巴刹賣菜的許宗和(48歲)說,不管人多人少,固定時間營業是服務行業的基本態度,對熟客是交待,對生客是賣點。“只挑周末人多才開檔、平時人少不開,最後,所有顧客都會跑掉。”
在紅山景賣了46年水果的白清和感歎,人潮是一年不如一年,疫情期間的好景,仿佛是“回光返照”。疫後人潮大減,不少上鎖攤位只有熟客相約時,才會開檔營業幾個小時。
“10年前,我就聽人家說巴刹會被淘汰,到現在還是同樣的老話,巴刹照舊存在著。我覺得巴刹應該會繼續存在的。”
她說,樣樣求快求方便的新加坡,自己下廚煮一頓飯,對與時間賽跑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是一種奢侈。
■ 在現場爲生鮮産品做簡單加工,可以立即食用、或回家後無須複雜烹煮就可以食用;
《聯合早報》記者走訪全國不同地點的多個濕巴刹,所有受訪的濕巴刹攤主都異口同聲說,疫情期間濕巴刹生意興旺的情景一去不複返,現在濕巴刹生意量不僅比疫情前差了兩三成,平日更是門可羅雀,許多攤主紛紛縮短營業時間。
36歲的家庭主婦桑紅娟鮮少做飯,即使特別煮給未滿一歲的女兒吃,她也多半到超市或網店買菜買肉,“偶爾來芬維爾巴刹就買一些水果或一兩種菜”。芬維爾巴刹屬于這幾年建成的新型濕巴刹。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的預測,2023年本地的食雜類網購(grocery delivery) 規模將達到5億3700萬美元。
昔日的熙熙攘攘,今時的冷冷清清。曾是你我兒時常去的濕巴刹,隨著人流減少,顧客和攤主老齡化,是否會走向沒落甚至消失的悲涼命運?
濕巴刹的長期存在,讓顧客與攤主有機會、也有時間培養起濃厚交情,一來一往地互搭說話,噓寒問暖。不巧忘了帶錢或錢不夠的年長者,不會電子轉賬,攤販一般都不介意少收或讓對方改天再還。正是熟客的支持,讓許多攤販即便門可羅雀,也堅持照常經營。
“我小時住在中峇魯,常跟著媽媽上巴刹,看顧客與攤主聊天或討價還價,充滿生氣,很熱鬧,我很喜歡。如果濕巴刹消失了,真的非常可惜。”
國家環境局發言人回答本報詢問時說,政府自2011年再次興建小販中心後,聚焦增加熟食攤位,目的是爲新的住宅區或成熟住宅區提供足夠價格合宜的餐飲選項。爲此,濕巴刹攤位的占比是有限的。至于占比多少,發言人不願透露詳情。
他後來因過度疲勞休息八個月,今年初轉戰宏茂橋中心的濕巴刹,人潮和訂單卻有天淵之別。“別說買魚的顧客,即使是經過巴刹攤位的人,有時一天都不到10個!”
産業的興衰,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不僅是國際許多城市的濕巴刹面對式微變遷的情況,就連超市也無可幸免。巴刹能否延續,存在著相互拉扯的“內憂外患”。
■ 攤販調整營業時間,適應上班族的購物習慣;
此外,物價上漲,顧客口袋縮水,購買力下降許多,少買少吃少開銷,也讓許多受訪攤販直接感受到通貨膨脹帶來的沖擊。
個案③第三代魚販:工作辛苦不希望下一代接手生意
作爲第三代的魚販,他卻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接手。“時間長,很早起床,很辛苦,而且也不是那麽好賺了。”
本地許多濕巴刹建于1967年至1985年間,曆史悠久的包括“高齡”70歲的中峇魯巴刹、牛車水和小印度的巴刹,以及最早發展的組屋區女皇鎮和大巴窯。建造時,不少巴刹也兼設小販中心,目的是重新安置街頭小販。
不過,他也觀察到疫後的顧客不比疫情多,少了兩三成。平時來巴刹的主要是女傭,周末人較多,一些年輕顧客當中,不少是馬來西亞或越南人。
經濟行情起落,真切地反映在顧客的每日購買量。許宗和發現,一些顧客月初領薪,就買多些,選貴的;月中或月底,幾乎捉襟見肘了,就挑便宜的,買少了。
37歲時接手阿公魚攤生意的何慶華(現年44歲),算是靜山巴刹的少數年輕攤主。父親則在同一巴刹的另一角落經營魚攤,希望分開兩攤,生意會更理想。
更多時候,攤主熟悉某個顧客的特別要求,顧客一通電話,攤主就預先把新鮮的肉與海鮮處理包裝。這是大型或連鎖超市所不及也做不到的人性化安排。
離開教育界改賣水果的洪國榮(41歲),一年多前看准芬維爾巴刹周圍組屋林立,人口密度高,估計水果需求會高,然而因貨品不齊全,巴刹人潮熱度銳減,“現在,平日能有一兩百元營業額,就偷笑了”。
40歲的黃芝愛帶著兩個學前稚齡孩子到巴刹,除了看中一些蔬菜水果更便宜更新鮮,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對逛濕巴刹的習慣,將來希望能承傳她對濕巴刹的那份執著。
外患方面,疫情期間,傳統實體超市和老牌電商主動出擊,紛紛增添網購應用,連Grab或foodpanda等配送平台也出現“即時電商”生鮮購物服務。一些鄰裏自己組成團購,都推動與塑造線上采購模式。短短三年疫情,很多人已養成網上購物習慣,要扭轉回到實體濕巴刹去采購,非常不易。
■ 與本地農産品緊密對接,提供更廉價更多樣的選擇;
至于會不會增加網購服務吸引更多顧客,何慶華說:“除非有足夠人手,不然自己一個人應付不來。”
“傳統的小商販仍將是部分年長者及主婦的選擇,並不會完全被取代,但想恢複‘往日輝煌‘幾乎不可能。而且年輕人不像老一輩那樣對濕巴刹有感情依托,對巴刹的去留,也不會特別懷念或覺得可惜。”
芬維爾民衆聯絡所二樓的熟食中心旁轉角,是兩排面對面的20個巴刹攤位。三個攤位賣蔬菜,兩個屬同一家水果攤,五個屬同一家售賣冷凍素食材料,五個售賣韓食口味的冰淇淋、泡面、烤肉等,兩個類似雜貨攤的已關閉,兩個剛准備售賣豬肉。
林玉銘說:“那些遇上一兩年大翻新的巴刹,流失的攤販更多,他們年紀大,休息久了就不想再辛苦,而且現在經營巴刹的利潤下滑。過去老一輩在濕巴刹買賣是爲了找生活,工作辛苦,時間長,現在的年輕人看不上。”
不當教師當小販,洪國榮坦言幸好有母親義務幫忙,否則水果攤的收入肯定不足以應付聘請員工的薪金和營業成本。(蘇秉苓攝)
總結人潮減少的原因,除了超市四處林立且購物環境舒適方便,更重要的是疫後經濟活動重啓、邊關重開,出國旅遊或公幹的人多了,不少人也回返辦公室,居家時間少,無暇下廚,選擇到便利的小販中心或咖啡店就近解決三餐,對生鮮食材的需求量相對大減。
盡管意興闌珊,他還是決定堅持一段時間,同時經營網店和實體攤,希望營業情況能漸上軌道。
消費者疫情期間養成網購習慣
個案②牛車水濕巴刹有一兩成攤位空置
即使在周末早餐前後,濕巴刹人潮也大不如前,疫情期間排隊買菜買肉的景象,只出現在周圍仍有多座舊組屋的幾個攤位。在大部分的攤位,顧客不必幾分鍾就能完成交易。
雖然如此,他期待生意能漸漸變好。“畢竟濕巴刹反映的是社區鄰裏精神,是超市無法提供的街坊社交集中點,自有它存在的價值。”
令人關注的是,雖然不少營業中的攤主表示暫不打算結束生意,但他們年紀一般超過60歲,屬第一代攤主,如果他們的子女無意接手濕巴刹生意,他們大部分准備在幾年後,隨年齡增長、體力大不如前而結束營業,到時,又濕又熱鬧的傳統濕巴刹文化可能漸漸消失。
發言人說,2021年和2022年,這些攤位的租用率超過96%。沒有獲政府津貼的巴刹攤位,月租中數爲310元,租期一般三年,攤主必須向環境局投標攤位。至于獲政府津貼的第一代攤販,月租有的不到20元。
每星期到崇文巴刹買新鮮肉魚的陸美嫦(70歲)說:“以前這裏的攤位全都開檔,最近幾年越開越少,我看多幾年,這些攤主年紀大不做,巴刹就得關閉了。”
環境局發言人說:“隨著時間推移,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超市或網上零售商等其他選項的普及化,消費趨勢和偏好已出現變化。現有的濕巴刹形式已漸不受歡迎。”
疫後回返辦公室無暇下廚
果然,水果攤開不到半年,已有一位老鄰居,每天上午都到攤位旁坐下串門兒。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高級講師魏捷博士受訪時,一語道出現代人典型的購物需求。
個案①網上賣魚生意紅火 轉戰濕巴刹門可羅雀
環境局:現有濕巴刹形式已漸不受歡迎
這期的《實況報道》,我們走一趟濕巴刹,感受它的濕、冷和熱。
“攤主現在比較有時間,更樂意幫我處理魚,像切片、起肉、魚鱗去幹淨、分開幾個袋包裝等,回家直接放進冰箱,省事方便。濕巴刹還是會繼續存在的,不過營業方法要跟得上時代,像送貨上門、電話預購服務等。”
芬維爾巴刹位于二樓小販中心的邊緣,少人經過,營業的攤位只有水果、蔬菜、冷凍素食和韓食品攤,顧客認爲貨品不夠齊全。(蘇秉苓攝)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高級講師魏捷博士:傳統的小商販仍將是部分年長者及主婦的選擇,並不會完全被取代。
要如何恢複濕巴刹文化,魏捷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魏捷說,內憂方面,濕巴刹早上6時經營至午餐時間的運作傳統,與上班族的時間表難以對接,即使上班族下班後興起想買生鮮食材,也吃閉門羹。這種晨昏顛倒的作業時間,也不利于攤主尋找接手人。
疫情前在廟彎巴刹以不到50元租攤賣魚的李大文,看好網上銷售的潛力,自2019年起就邊經營實體魚攤,邊嘗試在網上賣魚。疫情期間,網上生意紅火,一天幾十個訂單不成問題。
■ 集中資源,精選幾個地點,打出特色品牌的生鮮及小吃,吸引旅遊團體和外地遊客來訪,成爲好吃又好玩的打卡點,也作爲本地文化的一扇窗口。
魏捷說,多樣化線上生鮮購物渠道的出現和快速普及,不受時間地點所限,使得上巴刹購物成了老人、家庭主婦、或有女傭的家庭等特定人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