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川強受訪時說:“《椰韻》有時會向會員邀稿,除了資深鄉親,也鼓勵青少年會員寫作,並會發稿費以示鼓勵或感謝。”
《李緣》在2018年4月創刊,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別配合2018年11月的112周年晚宴,以及2019年12月的世界李氏懇親會出版。2020年冠病疫情後,李氏總會的會務幾乎停頓,一直到去年中,才開始舉辦一些小型活動和每兩個月一次的系列文化沙龍講座。這一年來,相關活動的完整報道都發布在李氏總會的官網。
爲加強和鄉親之間的溝通聯系,本地不少會館定期出版會刊,內容五花八門,形式兼具紙本和電子版,爲了解各會館的發展,提供不少資料和依據。
這些刊物除記載會訊,也征集文化內容及個人小品,疫情期間因爲會館活動減少或停辦,導致出版工作滯緩,如今活動全面恢複,不少會館除了紙本刊物,也另行發布電子檔,其中海南陳氏公會的《椰韻》考慮全面轉爲電子發布,李氏總會則認爲網上發布會訊具時效性,但實體刊物帶有總結的意義,兩者相輔相成。
除報道會館活動消息,《安溪會訊》也收錄關于安溪或福建文化的文章與個人小品。編委會通常會舉行兩三次會議,以商討會訊的內容及方針,之後進行校對和複檢,一般需時三個多月完成一期刊物。
李雅傑說:“發到網上可讓會員即時讀到,但會訊不同,是對一段時間內會館活動的總結。在總會舉辦一定數量的活動後,或配合周年慶,《李緣》就會繼續出版。”李雅傑認爲,網絡電子會訊和實體刊物都有它們的作用,可互相輔助,給會員帶來更多閱讀上的便利。
海南陳氏公會 《椰韻》含鄉賢故事餐廳介紹
《三山季刊》現以紙本和電子檔兩種媒介出版,負責編輯刊物的秘書俞玥說:“我們想過全面電子化,但顧慮到會員可能比較習慣閱讀紙本,暫時還是保留實體刊物。”
和多數會館的年刊形式不同,福州會館的《三山季刊》,每三個月出版一期,疫期時則從季刊的形式改爲不定期出版。每期《三山季刊》通常介于8到12頁,除了活動信息,也會刊載福州的風俗文化、曆史傳統等內容,有時也涉及方言趣談。從收集資料、排版、校對、修訂到送印,編輯工作往往在一個月內完成。
會館刊物除記載會訊,也征集文化內容及個人小品,疫情期間因爲會館活動減少或停辦,導致出版工作滯緩,如今活動全面恢複,不少會館除了紙本刊物,也另行發布電子檔。
《三山季刊》《安溪會訊》的發行量都在2000本左右,通過郵寄分送給會員、海外鄉親及本地社團。
他提到,如果碰上公會慶典,刊物要印刷2000本,平時則維持在1000本,每期的印刷費約五六千元。目前《椰韻》出版到第17期,他計劃從第20期開始,或許就只出版電子檔。
海南陳氏公會的年刊名爲《椰韻》,由署理會長陳川強主編。一期32版的全彩內容,除了全年活動信息,也包括鄉賢的成功故事或會員的成就亮點,以及法律交流會報道、海南西餐廳介紹。除此之外,《椰韻》也有較軟性的文化類內容,如介紹海南民謠和海南書畫家。
李氏總會的刊物《李緣》,大致由副會長李雅傑負責編輯,包括審稿、寫稿和排版等,校對和審核則會找其他理事協助完成。《李緣》力求做到圖文並茂,易于閱讀,也會在會刊封面附上二維碼,讓讀者進入李氏總會網站,或閱讀前期刊物。
安溪會館的《安溪會訊》爲半年刊,盡管出版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仍堅持最少每年出版一期,一方面繼續與會員鄉親保持聯系,另一方面也希望會刊能在艱難時期爲會員帶來正能量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