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安全戒備期(Heightened Safety Period)自去年9月啓動至今,工作場所死亡率降低近一半,但嚴重工傷的比率增加。
在新措施下,當局將探討如何擴大框架,只讓符合最低安全標准的承包商競標公共建設項目。當局之前已從2022年10月起爲超過300萬元的公共建設項目制定淘汰框架,讓因安全問題扣分或受到監督的業者暫時無法競標公共建設項目。
推出一系列名爲SAFE新措施 擴大措施框架
紮吉哈說:“至今已有16名首席執行員和高管,在戒備期爲工作場所安全和衛生的疏失負責。我們發現這可以有效地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改善公司的情況。“
人力部于2022年9月1日啓動高度安全戒備期至2023年5月31日,以應對工作場所致命意外的增加。期間人力部向涉及意外的公司負責人問責,高風險行業也必須停工以進行安全檢討。出現嚴重安全疏失的公司被禁雇用新外籍員工三個月。
國防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紮吉哈星期二(5月23日)出席2023年度全國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運動推介儀式時,宣布人力部不再延長高度安全戒備期,但會保留和擴大部分在戒備期間推出的措施,以及推出一系列名爲SAFE (Safety Accountability, Focus and Empowerment)的新措施。
應對工作場所致命意外增加的高度安全戒備期將不再延長,但當局將保留期間推出的部分政策,如將最低罰款金額從10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推出一系列新措施,包括爲公共建設及相關項目制定統一工作場所安全和衛生標准。
根據人力部的數據,高度安全戒備期啓動前,2022年1月至8月,每10萬名雇員的死亡率爲1.5,推出戒備期後,同年9月至今的死亡率則爲每10萬名雇員0.8,降低大約一半,也比當局設下在2028年達到的1.0目標低。不過同時期每10萬名雇員的重傷率則從高度安全戒備期之前的16.8增至19.2。
新措施也包括擴大框架,只允許符合最低安全表現的承包商參與公共項目競標,以及在制造業推出與建築業相似的扣分制度,讓罔顧安全的業者更難聘請外籍勞工。
當局會繼續實行的措施包括提高最低罰款,以及在發生事故後要求部分公司領導親自向人力部解釋疏失情況。人力部將繼續保留跨機構工作場所安全工作小組,並邀請衛生部、業界領袖和勞資政夥伴加入。
延伸閱讀 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運動 今年著重“舉報機制”明年6月起 建築工程逾500萬元須安裝視監系統
從今年10月起,制造業也將推出和建築業相同的扣分制度。因違反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標准而被罰款、勒令停工,或因出現重傷、危險和死亡事件而累計扣分的企業,將根據情況暫時被禁止雇用外籍勞工三個月至兩年,甚至是無法續聘現有的外籍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