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 集中于地緣政治立場一致國家
在這場主要面向日本聽衆的演講中,黃循財也提到,亞細安國家同本區域的相關夥伴共同促進和平與穩定、經濟繁榮和實現更綠色的未來,歡迎日本在所有這些領域與亞細安合作和聯系,雙方的聯系是深遠且長期的。
他說:“支離破碎的全球經濟,將使世界分裂成相互競爭的區域集團。貿易會減少,投資會減少,思想的傳播也會減少——這些本是幫助我們經濟進步的關鍵因素。所有這一切都將使亞洲的發展中國家更難與先進世界接軌。”
黃循財也說,亞細安期待把與日本的關系提升爲“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日本作爲綠色科技的領導者,可在東南亞可持續發展融資和綠色項目領域發揮關鍵的推動作用。
在日本訪問的黃循財星期四(5月25日)在第28屆日經論壇“亞洲的未來”上發表演說,提到亞洲必須應對的全球大挑戰之一是保護主義擡頭,這正削弱多邊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
七國集團(G7)領導人上星期六(20日)在G7峰會聯合公報中提出較溫和的“去風險化”一詞,強調無意與中國脫鈎。
黃循財在演說中提到的另一個全球大挑戰是氣候變化。他形容亞洲是對抗全球變暖的“主戰場”,本區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世界的一半,其中很大部分來自發電;亞洲仍依賴化石燃料來發電,特別是煤炭。
他說,要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因爲亞洲仍有數百萬人無法獲得電力和幹淨的水源。要確保亞洲的能源轉型有序且公正,未來30年每年須投入數萬億元。這單靠政府是無法負擔的,必須找到方法讓公共部門催化和吸引私人領域的資金。
延伸閱讀 黃循財:勿以“民主對專制”認知框架分裂世界何時接任總理?黃循財:尚未決定
他說,世界各國如今以國內事務和國家安全爲優先,零和競爭在多個領域也成爲常態。全球企業在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之中重組,將供應鏈轉移爲在岸生産或近岸外包。
亞洲是對抗全球變暖“主戰場” 日本可與亞細安共促進綠色融資
世貿組織是“關鍵機構” 以規則爲本全球貿易體系難替代
亞細安因此致力于維持更開放的經濟合作,這意味著積極與亞洲以外的夥伴合作,並與新夥伴建立聯系。亞細安也繼續通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各種經濟安排,將亞洲各地與其他地區的夥伴聯系起來。
其他國際金融架構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也都須重振。他說,須要加強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機制,擴大此體系的使命,以便更好地利用財政資源來資助全球公共産品。
黃循財說,過去30年,亞洲國家從全球化帶來的經濟一體化中獲益匪淺,圍繞全球投資建設起各自的經濟,讓數百萬人脫貧脫困。然而,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如今越來越集中于地緣政治立場一致的國家,這是個重大變化。
黃循財說,可以理解國家和企業爲何尋求去風險或分散風險,沒有人希望在原材料、關鍵零部件或科技上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源。“但很難看出,以目前的雄心和規模,去風險化如何能夠只嚴格限制在少數‘戰略’領域而不影響更廣泛的經濟互動。如果去風險化過了頭,將招致反應和意料之外的後果。隨著時間推移,最終結果會是全球經濟進一步碎片化和脫鈎。”
爲恢複世貿組織的效率和維護它的規則,黃循財認爲,必須設法使它的上訴機構正常運作。“否則,如果每個國家都認爲它可自行決定國家安全考慮何時可淩駕于多邊規則之上,我們最終會落入‘強權即公理’和弱肉強食的體系。”
全球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正面對保護主義升溫的挑戰。我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說,國家與企業尋求“去風險化”可以理解,但如果按當前的情況持續下去,很難不影響到更廣泛的經濟互動。
若“去風險化”(de-risking)過了頭,全球經濟將越發碎片化和脫鈎,當前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已經越來越集中于地緣政治立場一致的國家。
他形容世界貿易組織(WTO)是“關鍵的機構”。“雖然在世貿組織之外達成的雙邊和區域協議可以是有助益的‘次佳’解決方案,但它們不能替代一個運作良好、以規則爲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這個體系可以有效地處理涉及關稅、保護主義工業政策、知識産權和爭端解決等的課題。”
與此同時,黃循財呼籲,必須繼續強化多邊機構,鞏固以規則爲基礎的經濟發展與合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