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癌症中心腫瘤血液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李素琴教授介紹,中心照料本地四成的癌症病患,轉到社區治療診所的病患都是低風險並已在中心接受過至少一次護理的病患,人數從2021年的約1000人增至2022年的近1600人,占癌症中心病患的8.7%,預計今年會增至12.7%。
設在裕廊醫療中心的國大癌症中心社區治療診所今年3月經衛生部批准,從4月開始爲乳癌病患提供俗稱補骨針的唑來膦酸(Zoledronic acid)靜脈輸注。這個15分鍾的輸注程序由腫瘤科的護士遵循醫院標准執行,讓病患獲得和國大癌症中心相同的服務。
她說:“診所裏的護士和國大癌症中心的一樣友善細心,我覺得自己受到很好的照顧。我住在兀蘭,如果去癌症中心可能要至少45分鍾的車程,但是來文禮比較方便,35分鍾左右就到了。“
伊費特(Iffat Ara Nurjahan, 57歲,翻譯員)四年前確診二期乳癌,目前在接受荷爾蒙治療。她由醫生推薦到社區診所打補骨針,以避免骨質疏松和癌細胞擴散。
今年社區治療診所病患人數料增加
由于靜脈注射是風險較高的程序,過去病患須到國大癌症中心才行。這個社區治療診所至今已進行了八次這類程序,預計每年可輸注213次,占國大癌症中心這類工作量的約27%。
凱魯丁(Khairuddin Bin Haron, 34歲,地鐵站職員)去年6月發現體內有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從8月開始,他每15天都通過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terted Central Catheter, 簡稱PICC)接受化療,而靜脈導管每周須清洗兩次以避免阻塞。
補骨針可幫助在接受荷爾蒙治療的早期乳癌病患預防骨質疏松症,並降低乳腺癌擴散的風險。初期乳癌病患每六個月輸注一次,持續兩年到五年;晚期癌症病患則須每四周到六周打一次補骨針。
她說,中心的目標是在本地開設五六間社區治療診所,並在這些診所提供更多治療和護理服務,最終能將15%至20%的病患轉至社區,爲國大癌症中心騰出更多空間和資源,以治療病情較複雜的病患。中心預計明年于實龍崗開設第四家社區治療診所,以照顧住在東部和北部的癌症患者。
除了裕廊醫療中心 ,國大癌症中心也在蔡厝港的吉豐家庭診所和金文泰的康庭家庭醫生診所設有社區治療診所;這些診所日後也將提供靜脈輸注服務。
裕廊醫療中心和社區診療所 爲病患縮減路程及等候時間
延伸閱讀 國大學生妙方分解藥片吸塑包 回收品可制新材料國大醫院用AI 一分鍾內分析中風病患掃描結果
社區治療診所2017年推出,目前提供的服務包括49項血液檢測、19項癌症治療和三項護理,包括清洗傷口、皮下注射、清洗靜脈導管和取出化療輸液泵。根據診所對40名病患進行的調查,同到國大癌症中心相比,約八成數病患的路程縮減了至少20分鍾,88%病患的等候時間也縮短超過20分鍾。
乳癌病患現在可到文禮地鐵站旁裕廊醫療中心內的診療所打補骨針,而不用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節省了路程和等候時間。這是癌症中心屬下社區診療所首次提供這個服務。
凱魯丁家住裕廊西,到國大癌症中心的車程約45分鍾,還得加上30分鍾的等候時間;如今,他只須步行10分鍾就到達社區治療診所,不必等候就可接受同樣的護理。他說,這大大減輕了對生活的影響,讓他得以繼續工作,也能繼續到淡馬錫理工學院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