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說,如果能更好地掌握氣候因素,就有助于規劃航線、減少碳足迹,也能優化資源、改善食物生産,減少浪費。
至于如何確保人人都能充分利用數碼工具和服務,黃循財呼籲各國特別關照需要更多時間適應科技變革的群體。雖然要爲這些群體另外制定一些看似麻煩的安排,但這些是數碼轉型更爲包容的關鍵。
增進信任有助實現各國在數碼經濟領域裏相互連接。黃循財說,要讓數碼轉型科技的潛能得到全面發揮,各國就必須大量投資硬件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
“這些公用服務共同爲現代數碼經濟提供推動力。但如果是要在自己國家以外發揮作用,我們需要這些數碼公用服務在國與國之間相互連接和相互協作。”
在促進可信的數據流通方面,黃循財說,各國就如何儲存、處理和傳輸數據,采取不同的規則。這使得各國連接公用數碼服務更困難,也會增加商業成本。
“我們在資料保護標准上,應該朝取得某種共同認識的方向努力,以讓各國在促進跨境數據傳輸的同時,根據它們認爲合適的方式保護個人資料。”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星期二(6月6日)在新加坡亞洲科技會展(Asia Tech x SG)的ATxSummit活動上發表主旨演講,探討如何實現能爲各國推動可持續增長和繁榮的數碼經濟。他說,數碼經濟須具備三個要素,即更高度互聯互通、更可信和更包容。
各國在資料保護標准上應該尋求共識,才能在促進跨境數據傳輸,同時爲個人資料提供保障。
數碼經濟也必須以包容的方式發展。黃循財談到數碼鴻溝的現象時說,幫助雇員提升和更新技能的工作“不能留給市場自行解決”,而是需要政府、業界和技能培訓供應商各方共同協調和積極努力。
縮小數碼鴻溝 需業界與政府積極協調
“這對讓民衆感到安全、能安全地進行交易,維持對數碼世界的信心,至關重要。”
黃循財說,科技界常常想要動作快、破舊立新,但在國家層面,有時動作太快可能適得其反,招致對科技的抵觸情緒。
軟件基礎設施,也就是數碼公用服務(digital utilities)的聯通也必須加強。
“各國踏上數碼道路的時候,同樣重要的是要時不時放慢腳步,確保大家都跟上步伐,把事情做對,讓民衆能一同前進。”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星期二下午在活動的另一場全會上,與其他講員圍繞“加大可持續發展力度:數碼科技的關鍵角色”的講題進行討論。在談到如何提高氣候適應能力、爲未來建立韌性時,她說,各國需要更好的模型,預測氣候對食物生産、物流運輸、航空、航海等活動的影響。
尤其在數碼經濟領域加強信任方面,黃循財說,這是錯綜複雜的課題,必須通過不同方式應對。這包括繼續努力打擊詐騙和網絡襲擊,減緩個人、業界和基礎設施層面的風險。
互信在人工智能領域同樣不可或缺。黃循財說,監管單位、企業和社會都面臨該讓人工智能協助什麽樣的工作、人工智能應有多大的決策主控權,以及應制定什麽樣的道德保障措施等問題,也有不同的見解。各方必須展開重要討論,制定建立更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適當“防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