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李光耀(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 2015年03月23日) 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黨溪鄉 ,畢業于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始人。新加坡建國總理,被譽爲“新加坡國父”。2018年12月18日,李光耀獲得“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爲紀念“李光耀誕辰100周年”,本號推出“百年光耀”系列文章,敬請關注。1200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杜甫(公元712年–770年)的 《 茅屋爲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今天, 唐代詩人杜甫的美好願望,終于在新加坡實現了 !新加坡是出了名的“地少人多”的“小紅點”,國土面積僅有720多平方公裏, 中國絕大部分的縣都比新加坡的面積大,卻居住著500多萬人,不存在土地緊張的問題,也不存在資金問題,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住宅,80%以上住在組屋,90%以上有自己的私房。 這的確是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奇迹。這個奇迹的産生,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李光耀多年來推行的“居者有其屋”組屋發展政策。
國大不如家大!因爲“國”是“大家”的,家才是“自己”的。李光耀的一生經曆了“四個國家”:英國的海峽殖民地,日本的“昭南市”,馬來西亞的的新加坡自治邦,最後才是新加坡共和國。不論國家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李光耀故居卻一直沒有變化,一直屬于他們家的“私人財産”。“國小”不自卑, “家大”才自豪! 新加坡共和國是東盟面積最小的國家,但新加坡人,並沒有因爲“國小”而自卑,反而因爲“家大”而自豪!因爲新加坡雖然是東盟中最小的“國”,但是新加坡人卻有東盟中“最大的家”——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30多平方米,在東盟國家中遙遙領先。 一、 指導思想行成于思,一個好的政策出台,首先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李光耀首先明確:住房問題是“治國理念”問題。要不要爲老百姓建“住房”?不是土地問題,不是資金問題、 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治國理念”問題!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困難時期,三線工廠蓋廠房、蓋宿舍,從來“不差錢、不缺地”;中蘇關系緊張時期,“深挖洞”修“地下長城”,也“不差錢”。改革開放前,中國職工的住房一直是“免費分配”的,但是一般職工很難分到“公房”,而且按等級、資格分配,什麽級別享受多大面積的住房。記得那時的企業,許多年輕人結婚,多年分不到住房,只得在集體宿舍和室友商量,讓出集體宿舍做婚房。現在朝鮮的職工住房也是“免費分配”,但是由于“先軍政治”,住房分配是“空頭支票”,一般人根本分不到。而且等級森嚴,許多人連住在首都平壤的資格都沒有。所以住房問題的實質是“治國理念”問題!只要思想問題解決了,什麽問題都能解決! 新加坡組屋政策有三個明確的指導思想:1.“ 穩定壓倒一切”
地是國之本,家是人之根。沒有領土不成國,沒有家庭不“成人”。 “成家立業”關鍵要有自己的住房! 人人有住宅 國家才會穩。
人們有了自己的“恒産——家産”,才會有“恒心”!李光耀深信:如果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國家才會穩定。
早在新加坡第一次獨立建國初期的1959年,新加坡政府面臨嚴峻的住宅問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的住房問題十分嚴峻,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一些人流落街頭。據統計,當時200萬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貧民窟和窩棚內,能夠住上像樣住宅的人口只占居民總數的9%,不到一成。李光耀一當選爲新加坡政府總理,就認識到“無恒産無恒心,社會則不穩。”安居才能樂業。
圖爲建國之前的新加坡港口李光耀認爲:建“組屋”是新加坡的穩定問題,生存問題。 李光耀發現:一當發生動亂時,許多“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也都紛紛參與到遊行的大軍裏,引起社會動亂。當人們有了住房及其他固定資産後,反應就大不相同了,國家就會更加穩定了。“ 安居才能樂業 ”,是華人骨子裏的思想 !房子是一家人生活的根本保障,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剛剛執政不久的李光耀,當時就下決心:要讓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
20世紀6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計劃”,開始大規模興建低標准住房。1964年,政府宣布實行“居者有其屋”計劃,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勵中低收入階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組屋(新加坡對國家營建的住宅的稱謂)。 2. 平等是穩定的基石
不患寡而患不均。 “組屋”不但可以促進社會穩定,還可以有效地防特權。 新加坡人在組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新加坡有90%左右的人,都居住在組屋裏,其中不乏有各級領導及政府部長等等“高幹”。如現任總統哈莉瑪· 雅各布,女,1954年8月23日出生 。2001年當選議員,長期擔任政府部長。2013年 ,被任命爲新加坡國會議長, 2017年當選總統 。在擔任總統前,她長期住在組屋裏,就是一個“鄰居老大媽”。後來,由于安全問題,哈莉瑪被動員住進了“總統房”。中國有些地方的“高幹”,在分配住房時的標准就是“人均30多平方米”。這引起了許多老百姓的不滿,要求取消“高幹樓”的呼聲不絕于耳。
當然,取消“高幹樓”,不如讓老百姓都享受“高幹”待遇,從這個標准來看,新加坡的每一個老百姓都享受“高幹待遇”了。 由于“平等”的觀念深入人心,如果部長不住組屋,反而會受到“質疑”。2023年5月6日, 新加坡的反對黨——革新黨秘書長肯尼斯提出:新加坡兩名重要部門的資深部長:外交部長維文和內政部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大約相當于中國的政法委書記兼司法部長) 租住“豪宅”,在網上被熱議。 李顯龍總理5月23日發聲明:將針對此事展開獨立審查。 這件事之所以迅速發酵,可能還有另一個層面,不是租房程序或是否有違法的問題,而是這兩名部長租住這樣的豪宅,是否顯得高高在上、是否顯露了“特權”思想,從而影響到民衆對部長,甚至是對人民行動黨的看法。有網民說,當年行動黨的“白衣白褲”深入民心,成功打造一個清廉的公仆形象。李光耀從政後放棄了自己喜愛的高爾夫球,還放棄了做律師時買的馬賽地豪車、勞力士金表等,後來在國慶群衆大會上,他甚至向觀衆“炫耀”他那幾十元的卡西歐電子表。現在的人民公仆,爲什麽不能和他一樣?而是要住在擁有幾英畝花園的莊園式豪宅裏,這會給人留下什麽印象?正因爲新加坡的許多部長都是長期住在組屋裏,和老百姓是“零距離”,才樹立了清明廉潔的好形象,使政府官員在群衆中有很高的威信。
3. 不靠“土地財政”來“發財”
在指導思想上,明確建組屋不能以盈利爲目的。住房問題不是政府的“包袱”,土地也不是政府的“搖錢樹”。中國的“房改”的初衷是想甩掉“福利房”的包袱,使住房完全商品化,這必然會出現依靠“土地財政”來“發財”,其實,新加坡的組屋並不是完全的“商品”,其中包含許多政府的“福利”,可說是是一種半“福利房”。依靠“土地財政”來養活“吃財政飯”的公務員的現象。這種房改的指導思想,就是南轅北轍,越改矛盾越多,越改老百姓的住房壓力越大!因爲政府想從老百姓身上“割韭菜”,怎麽可能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問題?解決住房問題,政府不能“吸血”而是要“出血”,必須要政府加大投入,才能解決解決住房問題!
圖爲新加坡組屋的立體綠化二、幾個措施
組屋制度是新加坡居民的一項福利政策,背後卻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和配套措施。如成立專門機構、設立公積金、賣樓花,嚴禁炒房等等。
據 2015年的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加坡居民住房自有率達到90.8%。截至2015年底,新加坡約有80%的人口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中。 1. 成立了建屋發展局
爲了解決廣大中低收入居民的住宅問題,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了建屋發展局。該局不僅負責新加坡公共住屋區的總體規劃、住宅的設計和建造,同時又是最大的房地産經營管理者。政府賦予建屋發展局廣泛的合法權力,和爲公共住宅計劃而提供的必需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建屋發展局擁有強制征地權利,組屋的建設用地一部分來自國家直接轉讓,另一部分從私人部門強制征收。1966年頒布《土地征收法》,賦予低價征地權,爲組屋大規模、低成本建設提供土地保障。由于建屋發展局擁有強制征地權利,所以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設,能以遠低于私人開發商購地價獲得土地,任何人不得隨意擡價,價格不受市場影響。 新加坡組屋的土地費用,基本上由國家承擔,建屋發展局可以按照法律的規定無償獲得國有土地,或遠低于市場價獲得土地開發,保證大規模組屋需要的用地。在資金問題上,政府提供低息貸款給與支持。同時它的財政預算納入國家計劃,享有低水平津貼,逐步過渡到自負盈虧。
2. 設立公積金制度
公積金制度是使人們買得起組屋。1968年開始允許公積金購買組屋,1981年拓展至私宅,大幅提高居民購買力;1996年推出EC公寓、2005年推出DBSS公寓、2013年推出3-Gens公寓,從供給形式上不斷滿足住房消費升級的新需求。新加坡始終保持住房政策的連續性,循序漸進實現“居者有其屋”的住房目標。由于 不依靠土地財政來養活吃財政飯的公務員, 組屋成本沒有或者極少有土地出讓金的成分。所以新加坡的組屋價格一直比較穩定,多年在20-30萬新元一套,平均約2000-3000新元,相當于中國的一萬多人民幣一平方米。
圖爲組屋一樓由于組屋是政府直接供房,稅收優惠,組屋的價格遠低于同地段的私宅和公寓等價格,同時爲了積極讓民衆保持良好的家庭關系,政府還出台了特殊補貼計劃。例如,子女如果申請與父母就近居住,會有專門財政補貼;已定婚男女在婚前預訂一套組屋,只要在交房後3個月出示結婚證明即可。不同的需求人群有不同的政策扶持,總的來說便是越窮、收入越低補貼越多。而且價格長期穩定,所以老百姓都能夠買得起。 新加坡實行了政府主導的強制性公積金制度,和補貼政策來幫助公民實現安居理想。公積金繳費額度較高。2003年的數字顯示,新加坡人的公積金繳費率達到36%,這其中個人每月要將收入的23%存入公積金賬戶,用于住房、醫療、教育、投資增值等多個方面。在公民購買住房的時候,首付售價的20%,余下部分則由建屋發展局以低息貸款方式墊付,住戶可用公積金在5年、10年、甚至25年內還清。
此外,政府還專門針對獨居的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一房式和二房式的小戶型組屋。 在新加坡, 本地的年輕人只要認認真真工作幾年,結婚的時候就可以從政府手裏直接買一套新房,而價格不到私人住宅的1/3,組屋的房價收入比始終維持在5.5左右,私人住宅的房價收入比約爲21,均遠低于香港(47)、北京(44)和上海(44)等,居民購房壓力較小。 如今,組屋已經成爲新加坡主要的住宅類型。根據新加坡政府的統計數字,截至2003年底,新加坡的組屋住戶占到其人口總數的84%。
3.“賣樓花”預購
公積金制度解決的是老百姓買得起房子的問題,“賣樓花”的預購制度是解決組屋“賣的掉”,不存在大量積壓的問題。
在多次探索之後,新加坡組屋現行“先售後建”的“賣樓花”的預購制度,減少組屋的空置率。申請人可以進行網上申請,然後抽簽。如果組屋預訂量達到70%以上,政府就通過招投標確定建築承包商進行建設。組屋完工後,抽簽通過的市民就可以購買組屋了。新加坡采取了政府分配與市場出售相結合的形式,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由政府提供,高收入階層的住房由市場供給
4. 嚴禁“炒”組屋
在新加坡,想要購買新組屋的申請人,必須是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申請人在本地或海外不得有其他房産,且在過去30個月內沒有處置過任何房産。此外,還要查看申請人的家庭構成狀況和收入上限。永久居民和擁有私房者只能購買二手組屋。新購的組屋住滿5年後,可以在市場上出售或者轉租。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再購買新房子,舊組屋必須退出來,防止有人投機占有。貸款資格要求同樣嚴格。只有新加坡公民、低收入者和無額外物業者才可以取得貸款資格。三、 選好幹部好制度關鍵在落實,選“好人”落實至關重要。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政府一成立,李光耀就一直在物色合適的人選。1960年2月,李光耀解散了新加坡的”改良信托局“,把它的職能一分爲二,分爲建屋發展局和策劃局。前者爲國家發展局的一個部門,後者歸總理管轄。爲實現建組屋計劃邁出了第一步。接著李光耀委任林金山爲建屋發展局主席,這個委任關系重大。林金山是一個講究實效和富有創造力的人,他的本領是多方面的,他能保證建屋發展局的每一分錢都用的恰當。政府絕對不能讓人浪費公款!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林金山任建屋發展局主席不久就來見我,說王永元以國家發展部的身份命令他直接雇傭建築工人,不要通過建築承包商,因爲建築承包商身爲中間人,是”工人的剝削者“。王永元要建屋發展局成爲模範的雇主。林金山感到左右爲難,他問我,你要我蓋房子,還是要我成爲建築工人的雇主?如果你要組屋,我懂得怎麽把組屋建造起來,你交給我辦吧,我會把組屋交給你。假如你要我直接雇傭工人,最好另外找一個主席。每一個承包商都有自己的督工、親戚和信得過的工頭,他們不是跟他有親戚關系,就是他的老雇員,這些人手下都分別雇傭一批工人。這是王永元的花招,李光耀否決了王永元的命令,請林金山依照他最好的辦法去做,他終于把組屋建成了。
1961年5月,河水山木屋區發生大火,3萬個居民無家可歸,在短短的18個月內,林金山讓他們住進一房式組屋。這種組屋的廚房和廁所是公用的。林金山也在李光耀所在的選區興建一組組屋,選民們看到它們一層一層地建起來,巴不得早一點進去住。要不是林金山在大選之前基本上把組屋建設好,我要爭取蟬聯恐怕會有困難。基建行業最容易發生腐敗,李光耀實行“贓款有罪論”。李光耀說:“其實反貪腐很容易,你是一個官員,那麽你的工資是透明的,當你擁有超過工資以外的巨額財富的時候,你就是貪官,如果你還說不清楚的話,抓你就是最正確的選擇。”李光耀的“贓款有罪論”。其實也是法律上的“巨額財産來源不明罪”,對建築業的腐敗起到了震懾作用,確保蓋房子、賣房子的清正廉明。 四、人性化設計組屋區一般以高層住宅爲主,大多數是十幾層的板式住宅,少數是20多層。在規劃之初,考慮到要讓居民就近就業,組屋區內預留10%至20%的土地用于工業配套設施,主要是無汙染的小規模勞動密集型工業,如制衣、紡織和電子配件制造廠。不論住在哪裏,居民都不會感到生活不便。組屋有以下10個特點:1. 每家每戶都有垃圾通道。住在新加坡的政府組屋裏,最方便的是垃圾不需要人帶下來,直接從垃圾通道就丟到一樓的垃圾桶裏。然後由專門的人運走,只是在一樓把垃圾通道的門打開,用空桶換一個滿桶,再放到車子上運走,基本上做到了 垃圾不落地、不見天。
2.一樓是空的。組屋底層均不作住宅使用,而是空著用作居民的活動場所,以及用作服務設施。這是新加坡的首創,新加坡國家面積雖然很小,但是沒有人感到擁擠,因爲一樓的房子都是空著的,從前面到後面的樓,直接從一樓空房就能夠穿過去,使人們感到很寬敞。一樓也不是全部空著,一些幼兒園、托老所、小賣部等都安排在一樓,方便人們生活。3. 防雨走廊。組屋之間、組屋與公交站、地鐵站之間,都有防雨走廊。一般在組屋之間活動及乘坐公交車,即使下大雨沒有傘也淋不到雨。而組屋附近500米內,必有公交站。 所以人們出行都很方便。
圖爲連接組屋及公交車站的走廊4. 周圍都是下水道。新加坡的每一棟組屋,四周都建有下水道,確保下大雨不會發生積水的現象。
5. 沒有“蜘蛛網”。組屋內看不到各種明線, 各種電線都集中在一樓的電線盒子裏面,再分別進入各個家庭。曬衣架也是統一安裝。在新加坡的整個國家,是看不到電線和電線杆的,全部走地下,這與鄰國馬來西亞有明顯差別,一進入馬來西亞,就可以看到電線杆了。 6. 組屋編號與郵政編碼一致。新加坡實行的是6位數的郵政編碼,它前3位是地區的代號,後3位就是組屋號碼,當地人稱之爲“大牌”。所以郵政編碼很好記。人們也很好找。每個組屋都設有信箱,新加坡的每個組屋的信箱下都設有廢紙槽,看過的或者沒有用的信件,就順手丟棄在廢紙槽內,免得亂丟棄。 推而廣之,幾乎每一個建築物都有一個“大牌”號,號碼不夠時,加拉丁字母A、B、C、D…只要記住郵政編碼6個數字,就可以很快找到這棟組屋及其他建築物。新加坡的地鐵站、公交站也都有一個專用代碼。只要記住號碼,就很好找了。不但方便老百姓,也爲城市數字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爲組屋,上面的931就是大牌號7.配套停車場。每個組屋都有小汽車停車場及自行車停放場所,每個組屋一層都有自行車停放場所,方便人們停放自行車。
8. 附近有草地。新加坡的組屋繼承了英國的特色,即凡是有人住的或者活動的地方,必須有草地,所以組屋的附近都有草地。就是鬧市區寸土寸金,也會擠出空地來種草,市中心許多地方也有草地。9. 有遊樂場和運動場。新加坡的組屋附近, 都有運動場、兒童遊樂場,方便人們鍛煉身體。有的組屋附近,還建有休息亭子,裝有電扇和桌子椅子,有的桌子上還有象棋盤、圍棋盤,給人們下棋。有的甚至還裝有燒烤設施等等,方便人們吃喝玩樂。10. 定期油漆粉刷。在新加坡,看不到老舊的房屋,因爲政府定期油漆粉刷, 一般在5年期間油漆一次 ,所以所有的房屋看起來都像新建的房屋一樣。而且在每次粉刷前,在顔色、和圖案等方面,都廣泛征求住戶的意見。
筆者感覺這10個特點中,最實惠的是“每家每戶都有垃圾通道”,丟垃圾不出門,太方便了。
新加坡組屋的經驗,值得很多國家學習和借鑒。中國人都說中國太大了,新加坡太小了所以不好學。筆者認爲,這組屋的10個特點與國家大小沒有關系,國家層面不好學,作爲一個縣、市,甚至一個開發商,學學新加坡行不行呢?爲每家每戶加一個垃圾通道等等,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過是舉手之勞,並不是什麽高科技啊!曾經的新加坡是一片荒蕪之地,居住環境惡劣。20世紀六十年代, 李光耀提出“綠化新加坡、建設花園城市“的構想,50多年來,國民堅持實踐綠化運動,才有了如今的“花園城市”的美譽。爲了綠化新加坡,50多年來,李光耀在出國訪問期間,都非常關注其他國家的綠化情況,他一看到有好的花草樹木,就引進到新加坡來。
他還堅持每年帶頭勤懇植樹,推動綠化運動。 使新加坡由荒地變“花園城市” 。
圖爲李光耀在種樹目前,新加坡有3900多個樹種、295種蝴蝶、117種蜻蜓,每年有360多種鳥飛到新加坡。新加坡的生物多樣性程度和自然保護區已相差不大,和遍布全國的自然保護區 。李光耀也被新加坡人譽爲“首席園丁”。 新加坡的組屋在綠化中,綠化在組屋裏。人們在組屋附近,隨時可以看到多種動物,如鴿子、小貓等等。清早,在組屋裏就能聽到各種鳥叫,出門就能看到草地樹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句古詩 成爲新加坡建屋局的“局訓” ,並且成爲現實。短短半個世紀,新加坡許多人就從“貧民窟”華麗轉身爲現代化的住宅。原來的貧民窟、甘蔗田、橡膠園,現在成爲一棟棟現代化的組屋,整個城市成爲一個大花園。李光耀讓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的願望也實現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任總理李顯龍說:新加坡人三不愁,不愁住房、不愁教育、不愁找不到工作。其中新加坡人不愁住房,正是前人李光耀栽下的一棵大樹。2015年3月23日,在李光耀的葬禮上,李顯龍說:“由始至終,李先生最關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在他的領導下,我國成功從第三世界晉升爲第一世界,成爲一個讓人民引以自豪的家園。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發揚他的愛國精神,團結一致,讓這個他畢生精力建立的新加坡,繼續繁榮穩定。”作者簡介
田柏強 原中國安徽工人日報高級記者 現旅居新加坡。
直播預告
新加坡的冰淇淋博物館迎來特別策劃!寵物也能帶來玩啦,預約直播看詳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