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全世界估計有 5,500 萬人喪生。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的戰爭。德國於 1939 年 9 月 1 日入侵波蘭,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英國和法國相應對德國宣戰。德國軍隊在 1940 年春入侵西歐。在德國的支持下,蘇聯於 1940 年 6 月占領了波羅的海諸國。軸心國(加盟德國一方的國家)之一的義大利於 1940 年 6 月 10 日加入戰爭。從 1940 年 7 月 10 日到 10 月 31 日,納粹對英格蘭發動空戰,但最終以失敗告終,該戰役被稱為「不列顛之戰」。
1941 年 4 月 6 日,德軍以保護巴爾幹半島為藉口,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德國及其盟軍於 1941 年 6 月 22 日進攻蘇聯,直接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1941 年 6 月和 7 月,德國占領波羅的海諸國。蘇聯領導人約瑟夫·史達林成了戰時聯盟的主要領袖,抵抗納粹德國及其軸心盟國。1941 年夏秋兩季,德國軍隊向蘇聯腹地挺進。1941 年 12 月 6 日,蘇聯軍隊發起大規模反攻。一天之後,即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軸心國成員之一)轟炸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導致美國與英國和蘇聯結盟並投入戰爭。
1942 年 5 月,英國皇家空軍出動上千架轟炸機對德國城市科隆進行空襲,這是第一次將德國本土作為戰場的戰爭。接下來的三年,盟軍空軍系統性地轟炸德國境內的工廠和城市,於 1945 年將大部分德國城市夷為平地。
1942 年夏,德國及其軸心成員在東部戰線重新對蘇聯發起進攻,目標是攻陷伏爾加河畔的史達林格勒,以及巴庫和高加索油田。1942 年夏末,德國軍隊在兩條戰線都受到了遏制。11 月,蘇聯軍隊在史達林格勒開展反攻,1943 年 2 月 2 日,德國第六集團軍向蘇聯投降。德國於 1943 年 7 月在庫爾斯克發動又一輪攻擊,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戰,但是蘇軍頂住了攻擊並占據了軍事優勢,改變了以前節節敗退的局勢。
1943 年 7 月,盟軍在西西里登陸,於 9 月登陸義大利本土。義大利法西斯政黨內閣會議罷免了義大利首相貝尼托·墨索里尼(希特勒同盟者),義大利軍隊掌權並與英美盟軍協商於 9 月 8 日投降。德國在義大利的駐軍掌握著對半島北半部的控制,並繼續抵抗。墨索里尼被義大利軍方政權逮捕,又被德國黨衛軍突擊隊於 9 月營救,並在義大利北部(在德國監督下)建立了新法西斯傀儡政權。德國軍隊一直占據義大利北部,直到 1945 年 5 月 2 日投降。
1944 年 6 月 6 日(D 日),作為大規模軍事行動的一部分,150,000 多個盟軍戰士在法國登陸,於 8 月底解放法國。1944 年 9 月 11 日,第一批美國軍隊在蘇聯軍隊穿越東部邊界一個月之後進入德國境內。12 月中旬,德國在比利時和法國北部展開反擊,但未能成功,該戰役稱為「比利時之戰」。盟軍空軍襲擊了納粹工廠,例如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工廠(可是從來沒有襲擊過毒氣室)。
蘇聯於 1945 年 1 月 12 日開始進攻,解放了波蘭西部並迫使匈牙利(軸心國同盟)投降。1945 年 2 月中旬,盟軍轟炸了德國城市德勒斯登,造成了近 35,000 人死亡。美國軍隊於 1945 年 3 月 7 日橫穿萊茵河。1945 年 4 月 16 日,蘇聯發起最後的進攻,包圍了德國首都柏林。1945 年 4 月 30 日,隨著蘇聯軍隊向第三帝國總理府的逼近,希特勒飲彈自盡。1945 年 5 月 7 日,德國在蘭斯向西方盟軍無條件投降,5 月 9 日在柏林向蘇聯投降。同年 8 月,在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造成了 120,000 人死亡)之後不久,太平洋戰爭落下帷幕。日本於 1945 年 9 月 2 日正式投降。
說說世界第一大戰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英語:World War I、WWI、Great War;法語: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直接稱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歐戰」[5]。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比利時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亞被塞爾維亞激進青年普林西普刺殺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亞作戰的巴爾幹戰線,鄂圖曼土耳其對俄國的高加索戰線,鄂圖曼土耳其對英國的美索不達米亞戰線、鄂圖曼土耳其對英國、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戰線等等),其中以西線最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過1,600萬人喪生(約900萬士兵和700萬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了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開戰原因
——15世紀以來,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士尼亞省一直是鄂圖曼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塞拉耶佛暗殺事件引起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時,就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由於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在數周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一戰最本質的原因不是斐迪南大公被刺殺,但是這是一個戰爭正當性的藉口,一次大戰前英國壟斷原材料市場,當時的印度、澳大利亞甚至世界1/4的人口都在大英帝國殖民地貿易體系之內。而美國有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當時德國和日本國內市場狹小而無法發展,最終便選擇擴張。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認為,如果在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實行無條件的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取消管制和關稅,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一戰前使用古典金本位制,英鎊是當時的世界貨幣,直到一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巨大戰爭開支而黃金外流,最終英鎊遭到擠兌,使得美元逐漸取代英鎊的霸權。
極端民族主義 普法戰爭
直至十九世紀中葉,德意志地區仍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國國內市場經濟無法發展(因為各邦關卡、課稅重重,商品無法自由流通),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實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奧地利,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奧托·馮·俾斯麥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駕親征的法皇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後乘勢率各邦國聯合建立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簽下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幹
自十五世紀巴爾幹半島向來一直由鄂圖曼帝國統治,但自十八世紀末鄂圖曼帝國開始衰落,在巴爾幹半島內各個民族紛紛爭取獨立,加上巴爾幹半島位處歐亞交界,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引起歐洲各國介入半島內的事務,故被稱為「歐洲火藥庫」。1878年柏林會議後,多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取得獨立,各新興小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羅斯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
奧匈和俄羅斯向來友好,但因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衝突令至關係惡化,在1877年,俄羅斯因支持保加利亞獨立而向鄂圖曼帝國開戰,協助保加利亞獨立,但戰後召開討論巴爾幹問題的柏林會議,親俄的保加利亞版圖大大被削;而奧匈帝國則從鄂圖曼帝國手中取得黑塞哥維那、波士尼亞兩地取得管理權,這令俄羅斯大為驚慌,俄羅斯之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俄的衝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同盟對立
英國自拿破崙戰爭勝利後,恢復其稱為「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不與歐陸國家建立長期的聯盟關係。至十九世紀末,英國鑒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羅斯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俄羅斯得知德奧兩國簽訂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匈為盟。法國為打破外交上的孤立,趁德俄關係惡化時向俄羅斯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於是歐陸出現德奧與法俄兩個敵對陣營。
直至踏入二十世紀,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法國之後鼓勵英國與俄羅斯結盟,但英國對俄羅斯戒心不亞於德國,直至日俄戰爭俄羅斯被英國盟友日本打敗,英國才放下對俄的戒心,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國的既得利益有所衝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1萬;俄羅斯也準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質素一般,但重炮部隊質素全球第一;義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響應歐洲局勢緊張而把軍隊數由34,000人擴張至16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