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下次再被打,回來我先揍你一頓”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我的父親,挨數落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哥哥。
這是20年前發生在我面前久久不能忘卻的一幕,那會兒,我讀幼兒班,哥哥一年級。具體的事情已經模糊了,隱約記得當時哥哥的臉上還有一點淡淡的被抓傷的印痕,而父親正在近乎歇斯底裏似的發瘋,說著文章開頭的那一句話。
從那以後,哥哥回家再沒說過一句受欺負的話,可我分明從母親一次又一次私下的心疼和關切中得知,被打這件事似乎並沒停止,以至于後來母親找了打人者的家長,又告知了老師,事情才算結束,那個年代,都是這樣解決問題的。
打人事件隨著時間悄無聲息的過去了,歲月留給哥哥的“印痕”卻清晰的保留了下來——貼近孤獨的內向、不善言談,在我看來,那是一種打掉牙和血吞的倔強。
網上經常有人問“孩子被打了,是要他打回去,還是告訴老師,或是幹脆找他們家長幹一架?”
這樣的問題太多太多,周圍也有很多寶媽,無不是憂慮孩子受欺負的話題,權衡再三也無法得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既能解決問題,又可以正確教育孩子。
其實,孩子被打,最重要的是家長的第一反應。聽到事情的第一反應,做決定的第一反應!
西塞羅:智者受理智的指導,常人受經驗的指導,而野獸受直覺的指導。你是野獸式家長嗎?
高爾基說過:“愛護自己的孩子,這是母雞都會做的。”所以,一聽到自己孩子被欺負,立馬火冒三丈,恨不得分分鍾去把鬧事者暴揍一頓。
愛子心切,向來讓人失去理智,心甘情願的做一只受直覺指導的“野獸”。若你勸他冷靜,他還能翻你一個大大的白眼“高爾基不說了嗎,愛孩子,母雞都會做的事”,但你忘了,後面還有一句“但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
我們可以分分鍾去爲孩子出了這口惡氣,接下來呢?你是要告訴他,他有一個可以爲他打抱不平的勇猛的爸爸,還是要他學習這種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我想,大概所有的家長還是樂意于給孩子一個正面的教育楷模,可以引導孩子一生的積極的正面的處理辦法吧!
爲什麽一聽到孩子被欺負,家長就容易失去理智做野獸狀?
1、童年陰影,且未被消化掉
雖然已爲父母,卻可能在自己的幼小時受過類似的情感創傷,包括同樣面對受欺負無法給出具體辦法的上一輩父母。
且此類情形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依舊無法解決,而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被記憶在了心靈深處,當再次面對和童年一樣的境況時,就會再次揭開傷疤,再疼一次。
所以,你會看到,有些父母平時的情緒都很溫和,說話也很有禮貌,卻因爲孩子受欺負問題,一下子變成母老虎或者狂躁男,多半是這個原因。
2、束手無策,以暴制暴
小時候總是被“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爲信條的父母教訓,所以養成了拳頭、武力是解決事情最快途徑的習慣。
這種以暴制暴的做法,讓他們自己覺得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除此之外沒有更好更快的解決途徑了。
因此,一聽說孩子被欺負了,體內的雄性激素一下子就爆棚,亟待一記拳頭給這件事劃上完美的句號。
3、愛子心切,全家的“掌上明珠”
現在的家庭,6口大人圍著一個孩子,疼愛自不用多說,溺愛更是屢見不鮮。
“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的寶貝竟然被別的孩子打了,那還了得,肯定不管三七二十一還回去再說。
正因爲種種的不理智表現,才更容易因小失大,給孩子生動的上了一堂反面教材的課程,而這樣行動帶來的情感認知沖擊,是你用更多倍的語言教育輕易無法挽回的。
這就是“言傳身教”,我們必須正視它。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因爲心情,工作不順利,環境等等原因,使得家長在遇到孩子被欺負的問題時,總會被棘手,宣泄的情感充斥內心,不能冷靜的坐下來思考,尋找對策。
所以你看,當“孩子被打”這個事實出現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從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出發,做出憤怒,被挑釁,怒罵,報複等等一連串反應,從而順其自然的繼續一項又一項錯誤的解讀。
回到文章開頭,“哥哥被打”是事實,父親說“你下次再被打,回來我先揍你一頓”就是對事件的解讀,在父親的童年,或者認知裏,被打可能是窩囊,不爭氣的體現,所以他用這種威脅的方式,用意其實是再說,“你下次不許受欺負了”。
錯誤的情感反應,引發了錯誤的解讀,又導致了錯誤的信號傳遞。
所以你看,一系列的反應下來,有什麽實質性的有幫助的解決辦法嗎,不僅沒有,還對哥哥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創傷,至少那是一種無法抹掉的童年陰影。
像“被打了就要打回去” “咱們找老師去” “媽媽給你轉學” “明天媽媽帶你找他們家長要說法”等等反應,都是在受直覺指導的“野獸”派的錯誤解讀,因爲,它並不能完美的解決“孩子被打”這個最現實的問題。
比起這種“把拳頭打出去”的教育,有一種更令人憤恨“孩子,咱家沒錢,沒打壞就行,忍了吧”。如果說前者的教育是無理智的暴力,後者則給孩子灌輸了“沒錢就沒自尊,就活該被人打”的強盜邏輯。
用郎鹹平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我最討厭文過飾非的學者,你以爲把事情壓著,問題就解決了嗎?
正所謂“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你要明白”打人者和受者”才是解決矛盾的根源。
有人認爲小孩子打架,頂多就是你推我我搡你,沒什麽大不了,也有人認爲,“三歲看老”小時候不學好,長大也是個問題青年。
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嚴重,但打人多多少少也是可以反應出一些問題的。
打人者心態:
1、愛而不得
孩子的性格是多種多樣的,當然有的行事就比較偏激,也許來源于天性,也許是後天的環境影響。
喜歡一件東西,或者一個人,得不到就要去破壞他,很像電視劇裏犯罪的情節是不是。
不過在孩子內心世界並沒有那麽嚴重,他們可能在家就是一個小霸王,在學校裏遇到了一個喜歡的玩伴,卻沒有得到回應,內心的自尊和霸道便跳了出來,“欺負人”“打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2、示好的錯誤方式
閨蜜家球球入園後,喜歡一個叫子涵的女生,可是他的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不是對小姑娘好,不是今天揪女生辮子,就是明天嚇唬她,搞的閨蜜三天兩頭去學校“挨批”。
有一次,我假裝的問球球“那小姑娘是不是特別醜,特別不好啊?”
球球說:我們班同學都喜歡子涵。
我故意問:怎麽會?那你怎麽老看人家不順眼,欺負她?
球球愣了一會:我想跟她做好朋友,我想讓她注意我。
你看,孩子的世界,有時候就是那麽單純。
3、狐假虎威
有些孩子天生的怕被人欺負,可能是看慣了以大欺小的情景,或者經常聽到此類的事件。所以從心裏想讓自己變強大,不要讓自己被欺負。
于是表現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去欺負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來換得自己心裏的踏實,也讓別人怕自己!
這就像是給自己穿了一層厚厚的铠甲,其實只爲了保護自己。
4、受人挑唆
還記得小時候,高年級的同學總來班裏“耍威風”,把一些同學統統趕到牆角,然後讓班裏某位同學充當老師,拿個木棍兒教訓我們。
雖然我們非常討厭那個高年級同學,卻更加厭惡那個“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同學,雖然他事後跟我們道歉,討好我們,還是讓我們討厭他。
小孩子也有義氣,也有一些“哥們兒情義”,甚至也會“拉幫結派”,搞一些小團體。有時候,也會聽了別人的挑唆,或者是“求助”,不得已做一些欺負別人的事情來。
5、好玩
有一種孩子,他欺負人的背後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單純的好玩,天性活潑調皮的他們總覺得欺負別人是一種樂趣,通常父母對他們管的不是特別嚴格,所以從性格來說,他們也更加的放縱。
父母工作忙而使得他們缺乏家庭溫暖的同時,也讓他們更缺乏安全感,時刻博眼球,引起別人注意就成了“好玩”的一項日常活動。
6、惡意欺負
當然,最不能讓人容忍的就是惡意的欺負,他已經不是小打小鬧的推推搡搡,而是真正的拳頭,棍棒的招呼過來,更嚴重的就會發展爲校園霸淩。
這種性質的打人、欺負人肯定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們必須要采用果斷而堅決的措施去阻止這種現象的繼續發生。
受者“體質”:
有研究學者發現,通常容易受到攻擊,被欺負的人,大多身上都有這些特點
- 內心膽小,孤僻
- 身材瘦小
- 不善交友
膽小,沉默的人總會撩撥起一些人的好奇心,但因爲沉默寡言遠離是非的他們不去招惹別人,所以更容易被人去挑釁,去欺負。
還有研究發現,通常那些身材強壯的人都會選擇一些瘦小的人去欺負,因爲比他們更強壯的他們欺負不起,只有選擇弱小的下手。
美劇《越獄》中就有一個叫T-bag的囚犯,他欺負致死的男孩大多具備了以上受者的特質。
這也就說明了爲什麽那些不合群,朋友少的人也總被欺負的原因。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對生活存在理智的清醒的態度的情況下,人們就能夠戰勝他們過去認爲不能解決的悲劇。“受欺負”便是如此。
無論打人者是什麽心態,受者被欺負總是事實,作爲家長,看到孩子受委屈肯定是心如刀絞。
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在孩子面前大發脾氣指責打人者,也不是總言語嚇唬孩子下次“以牙還牙”,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回答方法,也就是一個正面積極的反應,才能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孩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美國作家西蒙•斯涅克在一次TED演講中提到過一種認知模型,叫黃金思維圈。它主張人們在遇到問題時,首先要想應當從哪裏出發,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
所謂的黃金思維圈,可以說它是一種認知世界、認知自我的方式。
對待問題,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首先第一個層面是what,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們具體做的事情;第二個層面是how,我們如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第三個層面是why,爲什麽做這樣的事情。
從本文來說,父母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時,最好的反應並不是糾結要不要打回去,而應探究我們的孩子如何才能不被欺負?
如果作爲家長不能有效的給出這個問題的解答,那麽“被欺負”的命運只能聽天由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說到底只是安慰自己的權宜之計。
聽過一句話:當一個人重複遭遇挫折時,一定要想一想,自己身上有什麽東西吸引了別人來傷害你。
所以,作爲家長,我們有責任告訴孩子這些話:
1、武力解決不了問題,但必要時,我不拒絕使用武力
孩子一上學,作爲家長我們可能說了N次不要欺負小朋友,不要打架。
但當拳頭打來時,連還手的勇氣都沒有,豈不是助長打人者的囂張氣焰。
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欺負人的人,你不要以爲我不擅長打架,不會打架,我不還回去,是因爲我不想把事情搞大,但若你依舊我行我素,我也會予以反擊!
2、“我希望你只是無心的,如果你再欺負我,我一定反擊”
打人者如果僅僅是第一次動手,你就興師動衆跑去告狀,老師大抵會覺得你特別愛打小報告,打人者就算開始是開玩笑,或者有意罷手,也會被再次激怒,並且再次進行更厲害的報複。
這句話,就清楚的明白的告訴他,我給你機會,你最好知趣的立即住手,不然我不會給你面子了。
3、我承認你很強壯,相信老師和我們的父母也這樣想
如果對方很壯,自家孩子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那麽你說了前面兩句話,可能更會激起對方挑釁的沖動,因爲他們不信你有這個能力打敗他。
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搬出老師和家長來震懾他,告訴他,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是我也不會忍氣吞聲,我會找比你更強大的人來管教你,你最好不要欺負我。
以上三句話,在面對打人者的欺負時,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同時,家長平時也要多關心自家的孩子,多帶他們進行體育運動,強身健體。
也要注意培養孩子正面,樂觀的性格,遇事冷靜不膽怯。與此同時,家長在遇到此類事情時,一定要注意自身情緒和態度,給孩子傳遞一個正面解決問題的信號,而不是給孩子的心理和情緒造成困擾。
家長們在遇到類似的事件時,也要和孩子積極的溝通,讓孩子說出被打的事實,是否如聽到的那般嚴重,有時候孩子會把事情誇張的說出來,只是爲了引起家長的注意,所以你頭腦一熱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也會間接給孩子造成說謊話,挑事兒的負面印象,産生不好的影響。
文章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應對校園沖突的“WITS”四步法,她可以減少甚至解決平時遇到的一些小問題。
第一步:W- walk away,躲開,當你被欺負了之後,第一時間先在距離上遠離施暴者,避免再次被打。
第二步:I- ignore,無視,當拳頭打過來的時候,不要表現出憤怒,不要反應過激,不給打人者再次動手的理由。無視他至少可以緩解他再次被激起的打人沖動。
第三步:T- talk it about,說出來,引導孩子主動把自己受欺負的遭遇說出來,並說出自己的感受,無論是讓你感到生氣、憤怒和害怕,作爲家長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讓孩子受到二次情感傷害。
第四步:S- seek for help,尋求幫助,自己解決不了的事兒,不用硬抗著,找老師或者家長尋得正確的幫助。
文章的最後,讓我們借用一位偉人說過的話結尾吧:什麽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裏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裏就有問題。
而作爲家長,就是把矛盾找出來,然後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