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來看曆史上的帝王,多有功名顯赫的,但是在晚年挑選繼承人上都不是多麽正確。像秦始皇廢黜長子扶蘇而立胡亥,秦二世而亡;隋文帝楊堅先是罷了長子楊勇太子位,後立楊廣,隋二世而亡;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子李承乾叛亂,後立李治爲太子,使得大唐差點不姓李。
那麽我們今天說的漢武帝晚年立只有八歲的劉弗陵爲太子,是他糊塗了?還是年老被蒙蔽?其實都不是,立劉弗陵爲太子在當時的情況下不但不是過失,相反還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說明。
諸子相較,弗陵爲優
漢武帝一生有六個兒子。長子劉據爲皇後衛子夫所生,武帝最初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大兒子,所以立他爲太子。
但是後來我們知道,漢武帝晚年比較剛愎自用,又加上江充、韓說等人的構陷,爆發了巫蠱之禍,劉據無奈只能起兵想要誅殺江充等人以證清白,不想反被誣陷謀反,武帝後派兵鎮壓,最後落得兵敗身死,其後雖知劉據是被冤枉的,但也無濟于事了。
而自己的二兒子劉闳早在公元前110年去世了,所以不在考慮之內。至于五兒子劉髆由于其舅劉廣利和左丞相劉屈氂詛咒漢武帝爲圖謀逆而不喜,沒幾年也就郁郁而終了。
剩下的就是三子燕刺王劉旦和四子廣陵厲王劉胥以及小兒子劉弗陵。
其實當時最有希望的可以說是燕王劉旦,首先他哥都死了,他就成了老大長子,再一個劉旦文治武功都不錯,人也很自信。但壞就壞在太自信了,他自忖老爹肯定得讓他當太子了,他就主動上書說想來長安保衛武帝。
這讓武帝很不高興,認爲老三這小子太不穩重,不堪大用,又加上後來劉旦屬地私藏殺人犯,武帝直接削了他三個縣邑;而這個老四廣陵厲王劉胥就是一大老粗,武帝很不喜歡沒有文化的人,認爲這樣一大老粗打打雜還行,當皇帝差遠了。
最後挑來挑去只剩下小兒子劉弗陵,當時劉弗陵雖然還只有七八歲,但是從小身體好,長得虎頭虎腦,又很聰明,武帝很喜歡,並且認爲這孩子很有發展前途,就立了劉弗陵爲太子。
武帝認爲劉弗陵類己
不論老百姓也好還是皇帝也好,對自己的子女格外喜歡特別像自己的,認爲這孩子得了我真傳,就會格外關注。漢武帝也是如此,早前長子劉據武帝認爲就很像自己,可惜後來被誣陷致死。
所以武帝看自己剩下的幾個兒子,三兒子聰明很像自己,但是沒有他爹我這麽沉穩;老四武力很貼合自己,但是沒腦子。
看來看去只有這小兒子劉弗陵最像自己,小小年紀就長得很強壯了,虎頭虎腦,就是一小壯漢,並且很聰明,深得龍心。並且我們都知道武帝是一個很喜歡美麗事物的人,晚年非常寵愛鈎弋夫人,這劉弗陵就是鈎弋夫人所生,又算得上老來得子,漢武帝就更加開心了。
武帝是個什麽人?從小爲了自己的日後的發展就能說出“金屋藏嬌”這種話、一生將危害中原幾朝幾代的匈奴打的不敢南顧、將國家思想政治高度集中實現真正大一統的人,他選擇自己的接班人必然要眼光放的長遠,所以當時年幼的劉弗陵所展現出來的才智和行爲,讓武帝想到了自己幼時,認爲這小兒子一定能是個有爲之君。
武帝晚年意識到自己窮兵黩武,需要休養生息
武帝的前半生一直醉心于北擊匈奴,開疆拓土。所以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幫助下取得了漢民族政權對匈奴作戰的前所未有的大勝,但是國內消耗也很大,並且攻占的匈奴的地盤無法長久的維系,人力物力糧食消耗的太大。
因此使得整個國家將高祖、文帝、景帝三朝積蓄消耗一空,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起義頻發。漢武帝意識到自己的過失,因此下頒罪己诏,方使大漢天下得以延續,因此司馬光稱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未有亡秦之禍”。所以武帝認爲他的接班人必須是仁君,需要穩重,能夠讓國家百姓休養生息,恢複生氣。
所以他沒有選過于輕佻的三兒子劉旦,也沒有選擇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四兒子劉胥,而是立了聰慧有加,又有善良仁義之心的小兒子劉弗陵。
事實證明漢武帝的這步棋走對了,武帝去世後的西漢王朝已經不再像武帝繼位初期那麽強盛了,百姓生活困苦。
漢昭帝也就是劉弗陵繼位後繼續采用與民休息的政策,多次爲百姓減負減稅,並且在鹽鐵商業方面停止了專買專賣等等舉措,使得自武帝末年以來的“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的局勢得到很好的改善。
並且他能夠及時平定朝內外的叛亂,重用輔政大臣霍光等人,使得西漢在劉弗陵在位期間又重新興盛了起來。
我們講漢武帝之所以立小兒子劉弗陵爲太子,有三個原因。
一是沒有辦法,相比其他兒子,只能立劉弗陵;
二是劉弗陵很像漢武帝,武帝很高興;
第三個就是武帝的眼光放在了以後,認爲劉弗陵可以恢複國家生氣。
這是立劉弗陵爲太子的原因,但是有原因還不行,武帝需要有足夠的把握。這就牽扯到武帝能夠最終立劉弗陵爲太子的三個把握。
其一就是前面我們說的武帝認爲劉弗陵必定可以成爲一代仁君,與民休息,使國家再次富強起來。
第二方面就是武帝排除了劉弗陵繼位的潛在隱患,那就是外戚。我們都知道劉弗陵繼位時還剛八歲,就算他長得強壯,也畢竟是小孩子。萬一武帝一去世,劉弗陵母親也就是鈎弋夫人以及她的家族挾天子而幹政,再出現個呂雉那女人幹的事,那可是漢武帝最不希望發生的。
所以他找了個理由直接廢了鈎弋夫人,將這個隱患滅殺在萌芽之中。鈎弋夫人很無耐啊,原本還想著自己兒子要當皇帝了,我就是太後了,那多爽啊,沒想到啊,福禍相依,兒子是當上皇帝了,自己卻被賜死了。
其三就是漢武帝爲小兒子安排了一套自認爲非常完美的輔政班底,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和田千秋五人。
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非常有能力;金日磾是匈奴人,很有政治頭腦;桑弘羊、上官桀和田千秋也都是武帝末年非常有能力的人,所以武帝認爲他們五個搭配起來很完美,可以給自己小兒子保駕護航了。
但是由于後來輔臣爭權,桑弘羊上官桀叛亂,五人的架構出現不平衡的情況,但是總歸劉弗陵是個有能力的君主,也算是有驚無險,基本達到了武帝的設想。
漢武帝一生有六個兒子,最後偏偏選擇了只有八歲的小兒子劉弗陵爲太子,當自己的繼承人,這裏面有武帝自己的想法考慮,也有武帝不能不這樣幹的必要性,當然也包括武帝有了充足的准備有把握去立劉弗陵。
曆史長河川流不息,重重迷霧阻擋其中,我們能看到的,能了解到的非常有限,所謂探究曆史無非就是從一個小的切入點去發散性的去思考,去尋找蛛絲馬迹,從而獲得一個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