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育兒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套信念系統。當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某些話題,通過對于這些話題的討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們的信念系統是什麽樣的。
當媽媽們討論孩子究竟要不要抱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看到兩種不抱孩子的原因:
- 這樣做孩子會不獨立
- 孩子習慣後會一直要大人抱,自己會很累
我們經常會聽到長輩們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媽媽:新生兒要少抱,否則以後會“賴”在別人身上,會變得很難帶。她們會告訴新手媽媽們,我是擔心你將來辛苦,所以希望把孩子訓練的更“容易”帶一些。
這樣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這樣做對孩子來說真的合適嗎?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從你受孕的那一刻起,寶寶就成了你身體裏的一名過往的住客;等到寶寶出生以後,他就成了你臂彎裏的暫時寄宿者。”
在這段“暫住”的日子裏,媽媽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抱持”,用自己母親的天賦和直覺,爲孩子營造一個穩定的,容納的環境。
身體上的抱持非常重要,孩子從子宮來到空蕩蕩的世界上,需要“回來”,回到媽媽的懷裏。
媽媽的手臂,猶如子宮一樣,環繞著他,給他“最渴望的安全”和溫暖。這種感受,對于初生的嬰兒尤其重要。
這是深圳市南山區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
他們的新生兒科是非常人性化的,裏面非常安靜,非常暗。
主任說,“不能讓醫生反複的打擾孩子,而是要把醫囑一次性執行。”
主任說,“孩子如果在睡覺,不能直接打針,要把這些寶寶先喚醒,再打針。這樣不至于讓孩子在睡眠狀態中被刺激。”
在這個新生兒科,母乳餵養率接近100%,對媽媽的母乳餵養支持做的非常好,而媽媽和這些早産的孩子,被鼓勵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擁抱。
對于新生兒來說,子宮外面的世界是寒冷的,冷的讓有些新生兒無法生存。出生後第一個小時與母親肌膚接觸及開始餵哺母乳可拯救100萬個新生兒免于死亡。
這些照片,是我們公衆號上媽媽們的投稿到的
感謝爸爸媽媽們的支持
孩子出生後,媽媽的胸膛是孩子天然的棲息地,他在媽媽的胸口觸摸,他的皮膚的觸感被媽媽的肌膚激活,他的神經元連接在和媽媽的接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著鏈接。
媽媽的擁抱和肌膚接觸(爸爸的也是),不僅僅是在心理上給予孩子安全感,更是在生理上促進孩子的感覺發育,促進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發展,也促進孩子大腦神經元連接的形成。
擁抱不僅僅是媽媽的專利,也能讓爸爸更好的加入到育兒中,促進爸爸的育兒行爲。
“通過用身體照顧的方式表達愛,並給予嬰兒生理滿足,媽媽讓嬰兒的精神開始能安住進嬰兒的身體裏。”
那麽,要不要抱孩子和孩子的安全感建議及發展獨立,是怎樣的關系呢?
媽媽們通常有兩種觀點:
- 肯定要抱啊,孩子需要你,孩子需要安全感
- 能不抱就不抱,這樣他不會賴著我,他會比較獨立
媽媽到底想不想抱孩子呢?想!
孩子在媽媽的懷裏有多舒服,媽媽抱著軟綿綿、暖呼呼的孩子的時候,媽媽就有多舒服,那種全然被依賴和被需要的感覺讓媽媽們樂在其中。
但是媽媽們擔心如別人說的,如果自己任性的去抱孩子的話,是不是孩子長大後會不夠獨立?是不是以後我經常要抱他,我會很累?
在寶寶六個月內,媽媽和孩子沉浸在彼此需要、及時回應的默契和樂趣之中,真的會帶來壞處嗎?
依賴是獨立的前提,因爲有了“緊密的連接”,才有了“放心的探索”。
我在早教中心裏看到一個環節,叫做分離時間。那些一周歲半以上的孩子,會離開媽媽來到教室中間玩玩具。
那些和媽媽們十分親密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很少回過頭來看媽媽,因爲他知道媽媽就在那兒,他不需要花費精力去確認自己是不是安全的,因爲媽媽一直以來給他的經驗就是安全的。
孩子越長越大,他要用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探索。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探索外界上。而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則會把部分的精力用在確認和媽媽的關系是否安穩上。
有很多媽媽會覺得,2-3個月的時候,孩子一直賴在自己的身上是因爲月子裏抱多了。
葉敏捷院長的心理課程中曾經提到過:孩子每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質。
2-3個月的孩子,發現了媽媽的存在,沒有嬰兒只有母嬰。
4個月的孩子,願意從媽媽的身上更多的爬下來去探索,因爲他們之前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滿足。
8個月的孩子,好像又變成無尾熊,“退行”粘到媽媽的身上,那是因爲8個月左右(每個孩子不一樣)的孩子會爬行了,他們開始面臨巨大的分離焦慮,所以,需要回到媽媽的身上尋找安全感。
一周歲到一周歲半之間,孩子們往往很願意走,願意自己去探索世界。
但是一周歲半左右的孩子,又沒腿了,經常要媽媽抱。
我們可以發現,在孩子的個體分離化過程中,每一次飛躍前,都需要媽媽愛的充電。孩子每一次和你粘在一起,下一步就會有一個飛躍。
母愛,是一步一步指向分離的。
離開你,讓他感到一些內疚,所以,他來到你的身邊,安慰你,然後他就可以更沒有歉意地離開。
孩子的很多行爲都不能簡單粗暴的解讀爲“依賴”“懶了”“不獨立”,這往往是我們成年人用我們的心智水平來解讀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對于世界的理解。
其實,嬰幼兒的很多行爲都不是爲了攻擊媽媽,爲了無情地使用媽媽,而是他確實存在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矛盾。
比如,有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孩子落地醒,我們在排查孩子情況時發現,這個孩子經常會吐奶。所以,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平躺在床上,奶會因爲胃食管反流而容易返到食管裏,造成他的不適,所以他不喜歡躺在床上。
孩子確實是在使用媽媽,以媽媽爲工具來緩解自己的痛苦,媽媽確實會感覺到自己被孩子利用了,甚至會感覺到被孩子攻擊了。但是,我們不能以兩個成年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來解讀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成年人要獨立,因爲他們通常有較爲成熟的心智,兩個人之間是有距離的,是有界限的。
但是對于剛出生的嬰兒,他不明白他和你是兩個人,他不明白人和人之間是有界限的,他需要通過認知能力的發展、大動作的發展等等,逐漸和你形成親密有間的關系。
而父母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逐漸離開孩子,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離、拒絕或者不滿足,需要控制在孩子能耐受的挫折範圍內。
一開始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麽安撫自己,他們只能用哭來表達,當孩子哭的時候,媽媽就會做出回應,孩子正是在你一次一次的及時回應中學會了如何安撫自己。漸漸的你會發現,孩子慢慢的不需要你那麽著急的去安撫了,因爲他已經學會了如何安慰自己一會兒。
孩子是如何擁有安撫自己的能力的?
恰恰是他把你安撫他的形象內化了,形成了內在的父母。當他難過的時候,你曾經安慰他的形象和方式會重現,這是他在你身上習得的。所以,他能越來越好的等待。
孩子耐受挫折的能力、自我安撫的能力,是因爲被深深的愛過,被及時的安慰過,而逐漸發展出來的。
艾爾拉夏普說:想要對小孩揠苗助長,使其符合一個預先安排好的計劃,這對孩子及母子關系都是有害的。母親想要加快孩子進步的速度,通常是因爲焦慮。
有的人用好的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的創傷。
最近我和很多精神科的專家在一起工作,他們都提到,那些特別嚴重的精神病人往往都是因爲在生命早期有一些非常不好的體驗,使他們的人格處于碎片化的狀態。
一個嬰兒剛出生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是一團碎片,而媽媽的懷抱是一個容器,容納孩子的身體,也容納孩子的痛苦、容納孩子的焦慮。慢慢的,孩子開始認識到媽媽,這時候,媽媽在孩子的眼裏仍然是分裂的,那個及時滿足我、給我奶吃的是好媽媽,那個不理我、不給我奶吃的是壞媽媽。
所以,嬰兒在早期是偏執分裂的,是非黑即白的,他會去攻擊那個壞媽媽——壞的他,而去愛那個好媽媽——好的你。
直到有一天,孩子驚訝的發現,那個壞乳房和好乳房,居然是同一對乳房,那個好媽媽和壞媽媽,居然是同一個媽媽。他會發現自己居然一直在攻擊他深愛的媽媽,這會讓孩子對媽媽産生很強的內疚感。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逐漸的把自己的心理整合的過程。我們越長大,越會接納,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接納我們身體裏的每一個特點。
如果說在長到十幾歲的時候,這個人遭遇了一些挫折,那麽他通常會表現爲情緒問題,通過心理咨詢,一般就可以解決。
但是,如果這個人在生命的碎片一樣的早期沒有得到涵容、回應,被忽略、漠視甚至是虐待,則很容易長大以後,出現心理問題甚至精神疾病。
很多媽媽,孩子出生以後特別關心孩子的屎尿屁問題,但是對于孩子的心理狀態不怎麽了解,從而對孩子每個階段出現的讓我們不爽的反應,都看成是對我們媽媽們的攻擊和剝削。
但是當我們對于孩子的心理發展有所了解之後,我們就知道,孩子很痛苦,很矛盾,很內疚,所以需要我們的支持,而不是爲了剝削我們而剝削我們。
什麽樣的孩子會變成媽寶啊?
孩子不獨立,變成媽寶,有一種很常見的原因,那就是爸爸缺席養育的過程。
六個月到三歲,是孩子的第一個重要的個體分離的時間,第二次是在孩子的青春期。
所以,從六個月開始,媽媽和孩子的關系已經沒有那麽粘稠了,很多媽媽都想離開孩子一會,她們並不希望和孩子成天黏在一起,其實這個時候孩子也是如此。但是無論是媽媽,還是孩子,對于彼此的分離和“背叛”都是很內疚的。
爸爸此時就是媽媽和孩子之間親密有間的潤滑劑。他會引導著孩子和媽媽逐漸的保持距離,作爲一個第三者,把孩子從媽媽的身邊吸引走,而孩子看到媽媽的身邊有爸爸陪伴,也會感到安心,知道自己是可以出去探索的。
但是,如果爸爸缺席,媽媽情感上沒有慰藉,就很容易告訴孩子:“媽媽只有你了,媽媽只能依靠你了。”孩子的內疚會被媽媽綁架。
沒有爸爸把孩子引導到外界,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和媽媽過度粘稠。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真的看不見孩子。
一位兒保醫生和我說,在他臨床工作中,遇到很多家人,不讓孩子下來活動。孩子明明想下來玩,家人卻不許,結果孩子出現大動作發育遲緩。
曾經是兒科醫生的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也說:“有些孩子甚至從嬰兒早期就不被允許靜靜的躺在床上,也不被允許自由隨意的躺在那兒亂動,他們因此就會失去很重要的體驗機會。”
孩子想要被抱的時候,家人爲了“訓練”而不抱他們,這樣對孩子有弊無利。而孩子明明想要自己呆著,卻非要被抱起來,這樣也對孩子並無益處。
這兩件事情,都是因爲家人看不見孩子真正的需求的結果。
這不是粗暴的“應該抱”還是“不應該抱”的問題,而是“看見”和“看不見”的區別。
看不見孩子的行爲有很多,比如:
- 孩子說:我不冷!奶奶說:這個天氣怎麽會不冷,穿起來!
- 孩子說,我吃飽了!外婆說:再吃一口,寶寶乖,再吃一口嘛!
- 孩子拒絕奶瓶,只想吃奶,媽媽來問我:我孩子不吃奶粉怎麽辦?四個月了,我孩子就只吃母乳。
孩子需要的是被看見,被尊重。他需要你的時候你在,他想探索的時候,你讓他去探索。
被阻礙了探索的,情緒、需求不被肯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飯非要被餵飯),這樣的孩子如果經常遇到被替代,被弱化的情況,則可能長不大,到30歲了孩子還在吃奶。
難道不是這樣嗎?
30歲了,他媽還在問他,錢夠不夠花?
30歲了,他家務都不做,反正有我媽。
30歲了,孩子不用帶,反正有我媽。
……
原生家庭和新家庭的邊界根本不清晰,父母們可以隨意入侵他們的家庭,而媽寶們很享受這樣被餵奶的過程。
一個人30歲了還不斷奶,不是因爲小時候被抱的太多了,而是因爲他的父母看不見這個孩子。
擁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回應。
對于任何人來說,沒有回應的地方,就是絕境。
絕境裏面,我們只有絕望,而沒有真正的內心豐足的獨立。
如果你有以下這些焦慮和疑惑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特別難養、讀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麽、不知道要不要滿足孩子的需求,那是因爲你沒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
作爲父母我們必須在了解的基礎上,才能給予更好的養育。
如果你時常覺得照顧好了孩子、卻委屈了自己。
如果你時常覺得心情低落、擔心會得産後抑郁;
如果你時常覺得健忘、爲一孕傻三年而困擾。
那是因爲沒有充分理解自己的狀態。
作爲父母,我們不求100分,只做完美父母,做父母,只有更好的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照顧孩子。
如果你正在探索學習“父親”“母親”的角色對孩子的不同影響。
如果你正在很努力認真的練習進入一個父親or母親的角色;
如果某一刻你遭遇了喪偶時育兒、詐屍式育兒;
如果你們夫妻反目,如果你爲單親家庭而擔憂孩子的成長。
那麽你需要更好的去理解父親or母親這個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作用。
父親和母親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一定要了解這一點。
如果你的老婆是一個媽寶女、如果你的老公是一個媽寶男,如果你爲婆媳問題而困擾。
那麽可能你的家正在被入侵。
當一個小家庭成立之後,設立並守護家庭的邊界非常非常重要,這是男人女人都必知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