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遇到過的實際案例:
1、李小軍(化名),四歲半,幼兒園中班,聰明可愛,活潑好動,老師總是反映他屁股跟長了草一樣,難以安靜就座,小動作特別多;三歲才開口說話,到了四歲才能說句長最多五個字左右的句子,運用詞彙相對較少,說話感覺 顛三倒四,而且語言清晰度較差,氣息弱,不熟悉他的人很難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
2、張小花(化名),六歲,正在上幼兒園學前班。平時聰明伶俐,非常喜歡畫畫,有時候可以連續安靜地畫幾個小時。但是討厭數學,連簡單的排序都很難完成;很難聽從指令,對立違抗情緒嚴重,稍有不順心犯起脾氣來就滿地打滾,又哭又叫,甚至抓咬他人,難以控制。
3、王小明(化名)是普通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入學後一直成績不良,記不住漢語拼音,認讀音節有困難,聲調標記不准確,弄不明白字的音形義之間的內在聯系,會把形近字和同音字混淆起來;詞彙量少,錯別字嚴重,完成作業速度很慢;閱讀理解困難,讀書時聲音很小,而且斷句不正確,不能概括出所讀內容的大致意思,不善于用自己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同學交往少,總是安靜地坐著,喜歡打瞌睡或者盯著一個地方發呆,坐姿懶散,無精打采;迷戀上網玩遊戲。家長帶他在醫院進行了智力測試,屬正常範圍之內。
這些孩子都被診斷爲疑似或者確診的學習障礙(LD)。學習障礙兒童存在著在多種多樣的類型,以上三個孩子只是其中表現比較典型的。這些孩子一般都擁有和普通兒童一樣的智力,有的甚至智力超群,他們大部分在外在行爲表現上也不會太異于常人,但是只要一遇到跟學習相關的問題(包括學習語言、閱讀文字、掌握新技能等非學科學習),他們就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困難。我們剛剛接案的一個二年級的小女生,從學前班開始學漢語拼音,但是直到現在也無法整體拼讀一個單詞,這個結果讓家長始終無法接受,帶著孩子到處報補習班,直至經醫院診斷後,才下決心來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所以,我們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習障礙,才能更早地發現孩子的學習問題,並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幫助。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7%的普通發展兒童具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問題,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各類學習障礙兒童。那麽,學習障礙的類型和成因都有哪些呢?它們的表現形式又有何不同呢?
學習障礙一般分爲非學業性學習障礙和學業性的學習障礙。
非學業性學習障礙包括:視覺-運動問題,語音加工問題,語音問題,記憶問題,知覺問題。
學業性學習障礙包括:閱讀問題,算術/數學問題,拼寫問題,寫作問題。
由于學習困難的異質性和複雜性,所以導致很難從單方面去解釋成因,有的學習障礙兒童甚至會有幾個方面問題同時存在:
首先是語音意識,也就是對語言音素的操作能力,這個是造成語文學習,特別是閱讀困難的主要原因。開始學習閱讀的人必須利用字母解碼,意識到單詞可以被分割爲更小的語言單位——音節和音素(用字母符號來代表的),所以字母系統代表著語言。在學前期和一年級學生中,音素分割技能較差的兒童,很可能就是將來在閱讀和拼寫能力中表現不理想的。
第二是視覺加工。閱讀和寫作需要一系列的視覺系統的參與,因此閱讀中的很多錯誤來自于視覺加工過程的缺失,表現爲視覺空間掃描錯誤造成的視覺-語言結合的不正確。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辨認、視覺記憶與閱讀成就有顯著的相關。
第三是記憶過程。閱讀有困難的兒童在短時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後。
另外,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比如教師方面,教師的態度、教學能力、教學目標及任務的難度、教學策略的掌握;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技巧;家庭方面的經濟條件、教養方式、家庭功能、對孩子的態度和期望;社會環境方面,同伴群體、社區環境、大衆傳媒等等都會對孩子的學習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于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早發現早幹預是最爲重要的。在國內,學習障礙最早被發現,通常是兒童的漢語學習困難,也就是語文學業低下。但是,上文也提到,學障寶寶並沒有顯著異常的表現,所以不容易被發現,特別是在幼兒園階段,由于沒有明確的漢語書面語言學習任務,早期閱讀困難的發現和預防一直被忽視和誤解,因此在幼兒園階段也很少用“學習困難、學習障礙”這樣的名詞。其實,兒童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了早期閱讀,它包含了幼兒口語發展,語音知覺發展,簡單故事閱讀和欣賞,早期寫作,早期閱讀策略教育等與書面獲得有關的各個方面。所以,在兒童發展早期(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兒童是有潛在的、或有可能存在的學習風險的。這類兒童常常表現出語音知覺和語言文字視覺上的障礙,雖然,在我國尚沒有關于早期學習困難的准確概念,但從幼兒園兒童學習的早期表現中能夠認識這類兒童的特征。
(1)感知-運動不協調:這些兒童雖然感覺器官發育正常,但是會表現出感知覺辨別方面的障礙、知覺-運動障礙。這類兒童缺乏精確複制感知印象的能力,手-眼、手-耳配合不協調,在早期就會發現他們在走、跑、跳以及精細動作,如畫畫、書寫、使用工具方面動作不協調;對事物的形狀、圖形-背景知覺不精細、物體再認困難等。
(2)聽說不協調:准確接收和辨認聽覺刺激的能力不足。表現爲:語言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差,在語言模仿中經常出現吞音、誤音、語音模仿不完整和病句等;不能學習有節奏的動作,難以辨別語音之間的微小差別,不能把指令傳達給其他人。並且這種現象並非由于聽力障礙或發音器官障礙所造成的。
(3)記憶障礙:存在從感覺中接受信息的短時記憶困難,以及在大腦中儲存信息的長時記憶以及從長時記憶中搜索提取信息的障礙。表現出“漏鬥型”學習特征,往往記不住剛剛知覺過的學習內容,一邊學習一邊遺忘,導致知識經驗積累不足,難以對新的語言信息進行比較、聯系、儲存,即使是機械記憶和順序記憶也都有困難。
(4)思維能力缺乏:學前兒童的思維能力表現在比較、類比、序列、對應、關系、聯想和歸類等方面。潛在學習困難兒童表現出難以說出事物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難于正確完成匹配遊戲,缺乏順序排序能力,難以完成根據部分推斷全體的拼圖遊戲等多方面思維能力的不足,還會影響兒童元認知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這些有潛在閱讀困難的兒童,雖然智力發展正常,但在早期就會表現出廣泛性的和彌散性的其他方面的一些發展遲緩,尤其是與語言發展有關的各種能力的遲滯,比如開口說話晚,語音不清晰,複述與表達困難,概念獲得與命名上的遲緩,在快速命名等智力活動中表現困難等等。而這些遲緩並非是智力因素造成的結果,這些孩子看起來也十分的聰明可愛,所以家長們要格外留心,如果孩子出現了某些發展性的問題,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要及時去醫院或專業機構尋求幫助,盡可能在孩子學前發展的關鍵期內解決問題,不要爲入學留下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