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還珠格格》引發了收視狂潮,也讓地處京西的公主墳迅速成爲民衆熱議的神秘之地,大家紛紛猜測,這公主墳到底埋著哪位皇室千金呢?是紫薇還是小燕子?
公主墳,位于複興門外的西三環中路,最早是王佐村,清末稱苑家村,日僞時期改稱公主墳,沿用至今。
關于公主墳到底埋著誰?民間大概有三個版本流傳。
民女格格淒涼而死
話說,喜歡“微服出巡”的乾隆皇帝有次帶著和珅、劉墉探訪民間,走了一整天,疲憊不堪,在郊野的村莊中受到一農戶款待,乾隆很是感激。
第二天臨走前,乾隆認了農戶家的小姑娘做幹女兒,留下了黃手帕做信物,說:“如有災難到京城黃(皇)家大院找我便是。”
幾年後遭災荒,父女二人無路可走只好到京城投奔幹爹,可怎麽也找不到黃家大院,沿街淒涼的乞討。趕巧,劉墉路過,就接二人到宮裏。不成想,老人在紫禁城裏住不慣,沒幾天就過世了。
姑娘一人在宮中孤苦伶仃,到處受氣,沒幾個月也不行了。幹女兒死後,乾隆傳旨按公主的規制將其葬在了京西,相傳就是今天公主墳附近。
漢族公主鐵血傳奇
“定南王”孔有德
也有人認爲這公主墳裏埋著的是清初定南王之女孔四貞。因明將孔有德降清後屢立戰功,順治六年被封爲“定南王”。在順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被南明西甯王李定國圍困,受傷後自盡,家人二十余口悉數被殺,僅余孔四貞一人。
孝莊皇後收養孔四貞爲義女,並封爲和碩公主,成爲清朝唯一的漢族公主。孔四貞繼承乃父遺風,骁勇善戰,堪稱巾帼英雄。死後按其公主的等級建造墓地,葬在京西郊,今天公主墳一帶。
元帥金泰的意中人
金泰是個漢人,從小被滿族人收養,因立下戰功被乾隆封爲元帥。在遊園時與深受皇帝寵溺的和碩公主相遇,一見鍾情。
公主墳新興賓館門前的公主碑 圖片來源 鄭嚴
但是朝中的滿洲老臣卻從中作梗,令乾隆皇帝流放了金泰,貧病交加的金泰書信公主,說將不久于人世。公主見信後從容服下毒酒,追隨愛人而去。乾隆無奈,于是將金泰草草葬于香山,而將公主遠遠地埋在了今天的“公主墳”。
可以看出,當年瓊瑤阿姨創作《還珠格格》時,明顯對這三個版本的傳說都有所借鑒。
就在各種關于公主墳的傳說盛行民間之時,1965年計劃修建地鐵一號線,公主墳面臨“開膛式”施工。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了考古挖掘,公主墳真正墓主的神秘面紗終于被揭開。
1930年“公主墳”前有華表和石人、石馬、石獸等石像生
原來,這裏竟埋葬著兩位公主,都是嘉慶皇帝的女兒,分別葬在公主墳的東西兩邊。東邊葬的是嘉慶帝的三女兒莊敬和碩公主,西邊葬的是嘉慶帝的四女兒莊靜固倫公主。
羊坊店公主墳門殿
兩位公主都下嫁給了蒙古的王公宗親,都死于嘉慶十六年(1811年),因清朝祖制,公主下嫁,死後不得入皇陵,也不能進公婆墓地,必須另建墳茔,所以相隔兩個月而亡的兩位公主就被埋葬在了一處,地點就在今天的公主墳。
各種版本的“格格傳說”是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公主墳最被人津津樂道之處,則是源自這裏的一種獨特文化。
建國後,從公主墳開始,沿萬壽路一直到西山腳下,空軍、海軍、通信兵、總後、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等司令部大院順次排開,很多人稱這裏是“新北京”,以區分胡同院落爲代表的“老北京”。
宏偉的院門、深厚的高牆透露著神秘和莊重;持槍的哨兵、出入的軍車代表著威嚴和神聖。
院牆內,食堂、禮堂、遊泳池、服務社、醫院衛生所、幼兒園,甚至小學、中學,一應俱全。這裏就像一個個獨立的小社會,但又有著極度統一的模式。這就是“大院文化”,而公主墳正是其源頭。
海軍大院、空軍大院、通信兵大院、警衛一師等都駐紮在公主墳一帶,這其中的代表就是位于環島西南角的海軍大院。
海軍大院
海軍大院是50年代北京建成的軍事機關裏面積最大,設施最全的一個大院。七一小學、圖書館、400米跑道的標准操場,還有記錄著很多人童年的保育院。
那時軍人們經常出差、下部隊,家裏面的孩子沒人照看,就被送到保育院,他們從小就對集體生活不陌生。打架、給女生起外號、熄燈後滿地亂跑不睡覺,吃著食堂的大肉龍和西紅柿雞蛋拌米飯,幹“壞事”後被老師抓回來罰站。保育院的生活體驗,歡笑遠多過對爸媽的思念。
七一小學的老師有的是軍人家屬,有的是專業幹部,上課嚴肅認真,每天上課前,班委都要帶著大家唱幾首歌,活躍氛圍。下課後的鼓號隊、合唱隊等興趣小組更是辦的風生水起。
大操場是“野小子”們的樂園,打籃球、踢足球、練長跑、玩單雙杠、練啞鈴,當時練出來的肌肉效果,不比如今去健身房“舉鐵”能差哪去。
每到周末夜晚,大操場都放電影,大家吃完飯拿著馬紮兒或小板凳,圍坐在銀幕的正反兩面,津津有味地看著那些戰爭片、反特片以及譯制片。《堅守要塞》、《攻克柏林》、《不速之客》,這些影片的精彩橋段深深印刻在那代人的腦海裏,大家樂此不疲地玩著“阿遼沙”、“娜塔莎”的角色扮演。
大院子弟們都在哪上學?看過《血色浪漫》的都知道,是“育英”和“十一”,還記得那句流傳甚廣的順口溜麽?“太平土,育英洋,翠微全是大流氓。”
育英學校
育英學校位于北京市海澱區萬壽路西街,是一所具有紅色曆史傳統的學校。前身是中共中央直屬育英小學,1948年建校,後隨黨中央一起遷入北京。1953年,中學部與小學部分離,中學部爲現在的北京市育英中學,與育英學校對門。1970年,育英學校重新組建中學部。現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2005年被授予首批“海澱區高中示範校”稱號。
十一學校
北京市十一學校,是一所由北京市海澱區教育委員會主管的公立完全中學,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新北京十一小學,1962年更名爲北京市十一學校, 1993年,實行國有民辦制模式,2009年學校回歸公辦。 目前是北京市綜合改革實驗學校,國家深化基礎教育學校辦學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
翠微中學
翠微中學建于1962年,位于風景怡人的八一湖畔。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具有一流的教學條件。2014年4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與海澱區教委簽署協議,將翠微中學、衛國中學合並,成立人大附中翠微學校成爲人大附中聯合學校的成員校。
“幹部子弟凶猛,勿靠近”
當年在這些子弟學校就讀的大院孩子不限于公主墳附近的,還有總後大院、總參裝備部大院的……這些平日裏一呼百應,“從小偷幼兒園裏的向日葵,從樓上往過路的行人吐痰玩”的“紅色貴族”們,在校園裏普遍盛氣淩人,傲視一切。
茬架、茬琴、順東西、拍婆子,在外人看來這就是群“混世魔王”、不務正業的“頑主”。
爲了個姑娘,一言不合,能集體蹬車去昆明湖碼人約架,彈簧鎖、短棍甚至小片刀已攥在手裏;
又能因爲彼此陣營裏兩個熟人的寒暄客套,相視一笑,接著去老莫或者其他“紅色據點”暴搓一頓,冰釋前嫌,化敵爲友。
這個群體當真是既“動物凶猛”,又單純可愛。
直到今天,若有人說自己住在公主墳及以西一帶時,人們都會下意識問他一句:“你家是部隊大院的吧?”
在如今高樓林立、現代化社區遍地的北京,部隊大院曾經的優越與福利正在消弭,不過那裏的“大院文化”卻依舊對院門外的人群吸引力十足,那份神秘、那份傲氣,那份躁動著的青春似乎永遠釋放不完荷爾蒙,那大院裏的故事總也說不完,聽不厭。
生活在公主墳,您還有很多抹不掉的記憶,值得回味。
大轉盤和公交站
公主墳環島最早沒有立交橋,而是個大轉盤,在上面跑的最多的除了部隊大院開出來的軍牌車,就屬大1路和大4路這兩條縱貫長安街的公交線路了。
音樂水池噴泉
公主墳的70、80後們夏天的時候一定都去街心花園的音樂噴泉水池玩過。在那年月,這是多麽洋氣的存在啊,當五顔六色的水柱隨著音樂節奏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時,有時還有水幕電影播放,四周洋溢著的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
城鄉貿易中心
作爲北京的第一批現代化商廈,城鄉貿易中心一度是公主墳以及京西居民購物的“天堂”,就是這名字聽著土氣,像是城鄉結合部。
不過小北對城鄉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門兩側的那些班尼路、佐丹奴、雲柏、kama等品牌店,97年暑假那會兒,小北去逛過,這些店面都在放小齊哥的《心太軟》。
還有城鄉四層的一家自助餐,記得是38元|位,小北讀大學那會兒和同學經常去那改善夥食,大家一致認爲比好倫哥的值。還有天府豆花莊的涼面,後來換成了肯德基。
翠微大廈
起初的翠微大廈叫翠微商場,就是個二層簡易小樓。公主墳附近孩子的文具用品多數都在這裏采購。翠微邊上惠豐堂飯莊的散裝啤酒和各式小涼菜,更是消夏必備。
海育大廈
公主墳一帶有名的寫字樓,國美電器的旗艦店也在這裏。
國宜廣場
公主墳還是手機市場的集中地。幾乎環島四周都是手機店鋪,比如華鷹、中複。小北對西南角的國宜最有情節,第一部諾基亞就是跟這裏買的。相信很多人都在公主墳這些手機店淘換過機子,或者是配過零件。至于到手的貨,真真假假的,都過去的事了,別太在意。
八一湖
現在一到春天,大家都吵吵著要去看“玉淵潭櫻花節”。北京孩子特別是住公主墳的孩子表示,還是八一湖聽起來熟悉、舒服。
八一湖最早不要門票,是逮蝌蚪和蜻蜓的好去處,附近孩子們夏天遊野泳,冬天滑野冰,都奔八一湖。開始收費後,有一陣三環立交橋的轉角樓梯連進了公園內牆,于是很多孩子照樣不買票,翻過樓梯扶手就進了八一湖了,這裏面就有小北。
新興賓館
北京新興賓館隸屬于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是一家旅遊涉外定點飯店,據說新興橋就是因這家賓館得名。小北印象最深的是賓館門口停靠的一輛輛機場巴士。
中央廣播電視台
94年才建成的中央廣播電視台,曾經北京“第一高度”,傍著八一湖,靠著釣魚台,一片湖光塔影,煞是好看。
後來,這裏有了海底世界、有了大中電器,北京的高層建築越蓋越多,中央台的高度被一個又一個後起之秀無情超越了,但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卻不可動搖。
翠微路凱德MALL
凱德MALL是集超市、品牌專賣店、美容健身、休閑娛樂、美食廣場和特色餐飲于一體的購物中心。當它在公主墳商圈華麗起航後,翠微大廈、城鄉貿易中心這些大商場就不再是這一片兒的購物風向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