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老中醫虎先生(酷友)
共計 5783 個字數,預計閱讀時間 10 分鍾。
從 2014 年初代 Apple Watch 發布開始,蘋果在穿戴市場的份額就一路飙升,甚至超過了 iPhone 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Apple Watch 在去年第三季度的銷量同比增長 51%,智能手表全球市場份額,已從去年的 45% 已經增長至 47.9%,市場份額全球第一。而全球第二大智能手表制造商三星電子,市場份額約爲 13.4%。
比 Apple Watch 更賺錢的,是表帶。蘋果官網最便宜的一款表帶 —— 硅膠材質運動型表帶售價爲 379 元,而供應鏈分析機構 IHS 的分析,該款表帶的制造成本約爲 2.05 美元左右(約 14.5 元人民幣),如果不考慮包裝物流等其他成本,其配件毛利潤率高達 2600%。
超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利潤讓蘋果在穿戴設備上賺的盆滿缽滿。根據蘋果公司最新的財報顯示,2020 財年第一財度(美國的財年計算和平常的日曆不太一樣,2020 財年第一財度實際上是 2019 年的 10 月 – 12 月),蘋果在穿戴設備、家庭和配件銷售額超過 100 億美元(約 707 億元人民幣)。什麽概念,小米最新的是 2019 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第三季度收入爲 537 億元人民幣,也是小米自創辦以來總營收最高的季度。也就是說,小米集團和子公司的所有收入加起來,還比不過蘋果的手表和耳機。
既然穿戴設備也能這麽掙錢,其他公司當然不會放過。所以,三星、華爲、小米、OPPO 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甚至連 Google 也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Google 去年底 21 億美元收購了穿戴設備制造商 Fitbit)。
維持 Apple Watch 在市場霸主地位的絕對不會是售價,畢竟蘋果的售價比絕大多數的智能手表都要高一大截。消費者願意爲此付費,是因爲 Apple Watch 出色的功能和體驗。蘋果爲 Apple Watch 定義了四個主要的功能,分別是設計、健康、鍛煉、聯系。從初代發布開始,Apple Watch 的外觀設計就始終如一,讓其在衆多智能手表中非常有辨識度。從 Apple Watch S4 開始,蘋果在手表中引入了 “全面屏” 的設計理念,在保持機身尺寸不變的情況下,將屏幕的顯示面積增大了約 20%,同時保持四邊等寬,由直角矩形改爲圓角矩形,與 iPhone 和 iPad Pro 在設計語言保持了一致。
Apple Watch S5 在材質上也進行了改良。我們知道鋁金屬容易變形,産生磕碰,所以從一開始蘋果就提供了更結實的 “不鏽鋼” 材質。但後來發現部分用戶在佩戴不鏽鋼材質的手表時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經過研究後,蘋果發現是不鏽鋼裏面的鎳材質導致的。隨後蘋果重新調整不鏽鋼表殼當中各金屬元素的比例,雖然改良後的配方過敏幾率降低,但仍會有部分用戶會感覺不適。所以這一代 Apple Watch 加入了全新的 “钛金屬” 材質,對敏感皮膚用戶會更友好。
Apple Watch S5 在外觀上的另一個重大升級是加入了 Always-On 的屏幕常亮功能,蘋果管這個叫做 “全天候視網膜顯示屏”。其實屏幕常亮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功能,絕大多數的智能手表早已經支持了這個功能。但蘋果做的更 Cool 一點,是可以做到非常大的顯示面積且不需要像素點移動。
目前困擾屏幕常亮的原因主要是功耗和像素壽命。OLED 由于其單個像素發光的原理,滿足了功耗的需求,但受限于屏幕壽命,在保持 “常亮” 功能的同時,常亮的像素需要不斷遷移,避免燒屏。所以目前絕大多數的智能手表在常亮的時候都只能顯示的較爲簡單的圖案,保證有足夠的空間滿足像素點移動的要求,避免單個像素老化産生的顯示不均勻(燒屏)。
但是這次 Apple Watch S5 上的屏幕常亮可以顯示大範圍的內容,而且顯示位置固定,不需要像素移動。所以,Apple Watch S5 的所有表盤都可以顯示和使用狀態相似的息屏圖案。
比如米奇表盤的正常顯示(左)與常亮顯示(右)
我非常喜歡的子午線表盤,正常顯示(左)與常亮顯示(右)
兩種狀態之間不僅有非常相近的顯示效果,擡手喚醒的時候還會有非常流暢的過渡動畫。(Apple Watch 的所有操作、切換都有動畫效果,體驗非常舒服)
之所以能有這麽出色的顯示效果,得益于蘋果這次采用的 LTPO(低溫多晶氧化物)技術。我簡單解釋一下這個技術和目前手機上所常見的 LTPS(低溫多晶硅)技術有什麽不同(我是學文科的,資料都是我查的,可能有說錯的地方,希望理解)。
大家都知道,我們看到的屏幕是由無數個晶體管發光構成的。OLED 面板的每個像素單位中,都會有多個晶體管。所以相同尺寸中采用 OLED 技術的屏幕像素會變低。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將面板中的電容器變小,但電容器變小會導致溝道電阻電信號延遲。而解決延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 LTPS(低溫多晶硅)提升電子遷移率,避免延遲。
但是,LTPS 難以用于大尺寸的面板(比如電視),並且對中小尺寸的 OLED 面板高性能狀態難以優化,所以手機上的高刷新率屏幕在 LTPS 下會有更高的功耗。而蘋果的 LTPO(低溫多晶氧化物)技術通過使用新的氧化物技術通過增加電荷,降低電子遷移率,降低功耗,同時能夠降低道電阻電信號延遲。
一般 OLED 屏幕固定的 60Hz 刷新率非常費電(刷新一次就是 60 下),所以需要降低刷新次數來降低功耗。降低了刷新次數會導致單個像素持續常亮,加速像素老化。所以需要通過移動像素點,避免燒屏。而 LTPO 技術,可以讓 OLED 屏幕的刷新率從 60Hz 降低至 1Hz,更加省電,所以可以保持多次 1Hz 的屏幕刷新,從而達到避免燒屏現象的産生。
所以 Apple Watch S5 的屏幕在降低了功耗、延長了屏幕壽命的同時,可以提供更出色的顯示體驗。目前蘋果利用自身技術,正在與 LG 和三星共同開發下一代氧化物。日本夏普和國內的京東方也有 LTPO 技術的相關專利。健康是人人都在意的問題,也是 Apple Watch 這兩年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從 Apple Watch S4 開始,蘋果的宣傳從健康檢測改爲健康監測。一字之差,卻是非常重要的提升。Apple Watch 的背面加表冠總共有 17 個傳感器,用于監測心髒的健康。
其中最常見的是心率監測。和絕大多數的手表手環一樣,Apple Watch 采用的是光體積描記法。聽起來很高深,但原理很簡單。心髒是在不斷跳動的,像一個泵,往全身輸送血液。我們的血流量會在心髒跳動期增加,在心跳間隔期間減少。通過 LED 燈的高速閃爍 (不常亮主要是省電) 配合感光器就可以監測出血流量增加的次數,計算出心率。
絕大多數手表手環使用的光學心率傳感器是綠色 LED,原因很簡單:便宜。因爲綠光測到的 PPG 信噪比高,對于檢測及信號調理的要求比較低,即便有一些幹擾(比如運動)也比較容易剔除,所以被廣泛使用。但也有很明顯的缺點,首先是黑色素對綠光的吸收率很高,對皮膚較黑或者手腕處有紋身的人非常不友好。其次是精准度較低,采用綠色 LED 檢測技術的 Fitbit 就曾被用戶投訴産品誤差過大(下圖是使用不同技術所測得的心率數據。綠色爲綠 LED,紅色爲紅外 LED,黑色爲心率帶)。
另一種就是紅外 LED 檢測。紅光(紅外光)可以比綠光能更准確的反應人體體征,但由于信噪比低,技術難度大,並沒有被廣泛采用。
Apple Watch 同時配備了綠色 LED 和紅外 LED,當其在後台監測心率時,會使用紅外 LED。在體能訓練期間和 “呼吸” 時段的心率會使用綠色 LED 燈測量,並計算步行平均心率和心率變異性 (HRV)。據我所知,華爲 Watch GT 系列也同時采用了兩種 LED 燈進行心率監測,主要用于睡眠監測和心率變異性(HRV)計算。
當 Apple Watch 監測到用戶在靜止狀態下心率持續過高或者過低的時候,就會在提醒用戶注意。
同時 Apple Watch 還提供了由房顫 (AFib) 導致的心率不齊通知(這也是我買 Apple Watch 的重要原因)。在設置中打開相關選項後,Apple Watch 會在後台監測用戶心跳,檢查是否有疑似房顫導致心率不齊的問題。
房顫是一種心率不齊的類型,會在心跳頻率不規則的時候發生。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資料顯示,65 歲以下約有 2% 的人群患有房顫。部分患者在發生時沒有任何症狀、部分患者會出現心跳過快、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狀。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引發心髒衰竭、中風等情況。
當用戶感覺到心髒異常或 Apple Watch 提示可能存在房顫的時候,可以先使用 Apple Watch 自帶的心電圖功能進行檢測(然後務必去醫院就醫)。它的原理是通過手表背面的水晶電極與數碼表冠電極形成回路,顯示促使心髒跳動的電脈沖,並通過對電脈沖進行分析,來提示用戶是否可能存在心髒問題。
我們在醫院常見的心電圖是標准的 12 導程心電圖,也就是有 24 個電極通過不同角度收發電流信號,然後産生 12 種不同的波形結果。Apple Watch 使用的是單導程心電圖,也能夠識別出房顫,但是無法識別出某些情況。
根據斯坦福大學的臨床試驗顯示,Apple Watch 對窦性心律(正常心率)的正確判斷度爲 99.6%,對房顫的敏感度識別率爲 98.3%。雖然 Apple Watch 不能替代醫院檢測,但鑒于心率異常發生的時效性,Apple Watch 可以幫助用戶及時記錄,輔佐醫生判斷。
華爲 Watch GT2 也可以提供房顫和早搏特性的檢測。但目前該技術仍處于 “試驗” 階段,需下載第三方 App,且僅支持華爲 / 榮耀系列手機。根據 301 醫院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華爲 Watch GT 對房顫的敏感度識別率爲 97.8%。
華米的部分産品(米動健康手表、米動健康手環、Amazfit 智能手表 2 ECG 版)不光能提供房顫檢測,還擁有心電圖檢測功能。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醫療器械審批的可穿戴設備。根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華米對房顫的敏感度識別率爲 94.76%。
Apple Watch 供了摔倒檢測。利用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當檢測到疑似嚴重摔倒時,會進行警報。如果用戶在 60 秒的時間內沒有任何反應,Apple Watch 會自動撥打緊急電話,並向緊急聯系人發送帶有位置信息的通知。
Apple Watch 還提供了一些其他針對健康的小功能,比如(女性)生理期計算、噪音監測等。人的大腦適應力非常強,當人長期處于高分貝環境中,大腦會去主動適應環境,讓人感覺沒有那麽 “吵鬧”。但此時,巨大的聲音正在損傷人的聽力,早期的聽力損失在 4000Hz 處,這是一個不常使用的頻率,對日常話溝通不會造成明顯影響,因此除了聽力計檢查外,很難被發現。以後聽力損害會逐漸向高頻發展,最終普遍下降,産生聽力障礙。
Apple Watch 可以在不影響續航的情況下可以不間斷進行噪音監測。當監測到用戶持續處于噪音環境時,會進行警告。此外,還可以進行耳機音量監測,避免耳機音量過大而影響聽力(支持所有耳機,但對于 AirPods 系列和 beats 系列的准確度會更高)。
Apple Watch 會將所有的數據記錄到 iPhone 的 “健康” App 中。用戶可以將部分信息授權給第三方 App 進行數據分析,用來實現其他的功能,比如睡眠分析。
Apple Watch 並沒有自帶睡眠分析的功能。我使用 Pillow 這款第三方 App,允許它讀取我存儲在 iPhone 中的部分健康數據,這個 App 能在不聯網的情況下,分析出我的睡眠信息,並且能利用 iPhone 的神經網絡引擎(NPU)和 Core ML 3 機器學習模型框架進行本地 AI 學習,計算出更准確的數據。數據可以通過 iCloud 進行備份。也不用擔心被第三方利用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Apple Watch 未獲得國內的醫療器械審批,因此中國大陸發售的 Apple Watch 從軟件上屏蔽了心電圖和心率不齊通知(在最新發布的 watchOS6.2 中,中國大陸已經正式 HRV 心率變異性功能)。如果想要使用上述功能,需要購買港版或美版的設備,可以在大陸使用。
但是,有人發現在的 watchOS6.2 beta 中出現了一個 “Bug”,即只要大陸發售的 Apple Watch 所綁定的 Apple ID 中有曆史心電圖的數據,那麽便可以激活該設備上的心電圖等全部功能。即使換綁其他的 Apple ID,心電圖依然可以繼續使用。而且這個 “Bug” 經曆了多個測試版本後,在最新發布的 watchOS 6.2 正式版本中依然得到了保留。不知道是不是一個 “Feature”從最早的計步器,到現在繁多的功能智能手表。鍛煉一直是可穿戴設備探索的方向。Apple Watch 提供了上百種體能訓練模式。並針對步行、跑步、遊泳、橢圓機和劃船機提供了自動記錄的功能,同時支持運動的自動暫停的自動停止。
訓練完成後,可以在手機上查看運動記錄,健康 App 也會爲用戶推送訓練摘要。
爲了幫助用戶更好的鍛煉,Apple Watch 還會提供 “趨勢” 變化,可以比較過去 90 天和 365 天的健康狀況。如果表現持平或更佳,箭頭會向上。如果表現有所缺欠,箭頭會向下。並給出相應的個性化建議。
比如最近疫情都宅在家裏,缺乏運動,我的活動量由疫情前的日均 340 大卡的,下降到了最近的日均 200 大卡。因此 Apple Watch 動態調整了我的活動計劃,並建議我先嘗試將每日的活動量提升到 220 大卡。
Apple Watch 也支持使用很多第三方 App 進行鍛煉(幾乎所有主流運動類 App 都提供了 watchOS 版本),比如可以 Nike Training 可以使用 Apple Watch 配合 iPhone 進行鍛煉。
有些 App 也可以在不攜帶 iPhone 的情況下,獨立進行運動指導。比如 Nike Run Club,提供了多種
跑步教程和語音指導。
受益于蘋果良好的開發生態,Apple Watch 還有很多小衆開發者開發的精品軟件。比如我特別喜歡的一個由香港開發團隊制作的舉鐵軟件 “Strong”,這個軟件內置了非常非常多的訓練項目,有非常清晰的講解和視頻。運動開始前可以設置每日的訓練計劃,配合 Apple Watch,可以方便的進行記錄。還可以根據圖標與曆史,計算出自己的 1RM、適合重量和最大重量。
蘋果把 Apple Watch 定義爲可以幫助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保持聯系的另一種工具。但我更願意把 Apple Watch 當成是我手機的第二塊屏幕,幫助我在不方便、不想看手機屏幕的時候,還可以輕松預覽通知消息。並進行簡單操作。這也是我最常使用的功能。不如微信,可以預覽消息,也可以直接回複文字或表情。(文字可以手寫或者語音轉文字,語音轉文字使用的是蘋果通用接口,識別率還可以)
另外,Apple Watch 也可以承載 iPhone 的部分功能。比如使用 iPhone 播放歌曲的時候,可以通過 Apple Watch 進行操控。iPhone 上使用地圖功能的時候,也可以直接通過 Apple Watch 查看目前的地理位置,到達路口的時候,Apple Watch 還會通過震動提醒用戶。這些操作都是完全自動的,不需要用戶幹預。
從 watchOS 6 開始,Apple Watch 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應用商店,並且可以脫離手機獨立運行(Apple Watch 擁有 32G 的存儲工具)。
Apple Watch 也支持完整功能的 Apple Pay 和 Siri。支持和 Mac 進行聯動解鎖和支付,這塊就沒什麽好說的了,對全家桶用戶比較友好。從功能上來看,Apple Watch 在現階段是沒有對手的。其他廠商在未來幾年甚至都無法趕上 Apple Watch S5 的功能。因爲市場占有率低,Google 自己在 wearOS 的開發上不用心。因爲市場占有率低,高通不願意在穿戴處理器上加大研發投入。加之某些原因,國內沒有形成良好的安卓應用生態,導致各家的手表商店裏常年就是那幾十款 App,其中會頻繁更新的就只有表盤 App。(不考慮 ADB 安裝手機 App,這些 App 沒有針對手表進行優化,使用體驗非常不好)。
當然 Apple Watch 也有很明顯的缺點,比如只能堅持一天半的續航(Apple Watch 裏面有一塊震動馬達,體積大約是電池的一半,比某些手機的馬達體積都大,只爲手表可以哒哒哒的響……)、只能適配 iPhone,以及非常高的售價。如果目前不使用 iPhone,想要體驗到 Apple Watch 的功能,差不多要付出 5000 塊錢(3499 元的 iPhone 8+1499 元的 Apple Watch S3,以官網售價計算)。
其實花 100 塊錢買一個小米手環,就能體驗到 50% 的 Apple Watch 功能,如果花 1000 塊錢買一塊智能手表,能獲得超過 80% 的體驗。但如果想體驗剩下的 20%,那就要再加 2000 塊錢買一塊 Apple Watch S5。
如果你用的是 Android,那就不用考慮了,因爲配合 Android 的 Apple Watch 連時間都看不到。
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並且不喜歡帶著東西睡覺的話,可以考慮 Apple Watch S3,它在 iPhone 上的體驗會好于絕大多數智能手表(其實買 Apple Watch S4 我認爲更劃算,只不過官網下架了)。
如果你不差錢,剛好又不喜歡帶著東西睡覺的話,買 Apple Watch S5 肯定沒錯。
因爲到目前爲止我認爲智能手表只分爲兩種,Apple Watch 和其他。
- 文章爲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酷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