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原來想象中的匈牙利平原。從荷蘭出發到希臘,荷蘭、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是我歐洲騎行途經的第6個國家。我的歐洲騎行,在大多數人看來,簡直是一系列沖動行爲的大集合,許多人本能地相信,它必定充滿了風險與各種不理智。不過,這樣的騎行會更有趣,可不是嗎?我想要的人生,大抵亦是如此。若是讓我以一種邏輯、系統化的方式,按部就班騎完整個行程,我甯願選擇老老實實呆在家裏。不過說來有趣,讓我對匈牙利産生興趣的,卻是一個匈牙利數學家諾依曼,以及他的著作《博弈論和經濟行爲》。這個理由,我實在無法解釋其合理性。
我騎進了匈牙利的“沙漠”
這是我在匈牙利境內的最後一段騎程,谷歌地圖顯示,還有40多公裏,就到塞爾維亞邊境了,那裏將是我歐洲騎行的第7個國家。真是愛死谷歌的導航了,假如它是一個男人的話,一定是一個博學嚴謹、不甘寂寞,時不時給人帶來一些驚喜的家夥,偶爾出人意外地搞點惡作劇。本來傍晚就可以過境,在塞爾維亞的邊境小城蘇博蒂察過夜了。可是我卻陷在匈牙利的“沙漠”裏。沒錯,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葡萄種植區,一個直徑約12公裏的葡萄園。自行車輪陷在沙地裏,不要說騎行了,就連推著走,也是艱難異常,鞋子裏很快滿是沙子,索性赤著腳推行。好在這裏全都是葡萄園,各種各樣的葡萄,有些品種的葡萄已經成熟,非常好吃,馱包裏的還有足夠的水、食物,還有半只沙瓤西瓜,在一個小鎮上剛剛補充了許多食物,即便是在這裏過夜的話,我也不用擔心什麽。那就先吃葡萄吧。
類似的意外,再正常不過了,稱它們爲“意外”,還不如稱之爲“邂逅”,更加讓我感覺舒服一些。好在人世間從來沒有白過的經曆,包括你我正在遭受的這場疫情苦難,也是如此。記得唐代的船山和尚有首詩:“夜深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在匈牙利的”沙漠“,吃著葡萄,想著唐代和尚的詩,也真是夠穿越的。順便說一句,長時間的獨自騎行,人的思緒,常常是錯亂而紛雜的,就像一本意識流小說一樣。包裏帶著一本西蒙的《弗蘭德公路》,在騎行的過程中,終于讀懂了這本書。我們以爲自己很理性,也許那是最不理性卻最值得原諒的事情了。
躺在樹蔭下,邊吃葡萄,邊聽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當然了,匈牙利狂想曲裏,沒有贊美甜美多汁的葡萄篇章,更沒有贊美匈牙利西瓜的篇章。我從荷蘭烏特勒支出發時,從沒想到來匈牙利,假如非得讓我做個攻略的話,我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在匈牙利的葡萄園裏睡個午覺。說起李斯特,唉,自從我兒子誕生之後,一切都改變了,比如陪著他看《貓和老鼠》,顛來倒去,反反複複,看了幾十遍,貓彈的就是匈牙利狂想曲,就這樣不敬意間刻在了我的大腦皮層裏,這也許是我特地繞道匈牙利瞅瞅的原因?誰知道呢?想想騎行這個愛好,也是從兒子這裏得來的。當初不放心他一個人騎車上學,于是買了一輛自行車,和他一起騎,沒想到這一騎,就是幾萬公裏。順便說一句,對于那些教育引導孩子的父母,我總是充滿了敬意:他們總是信心滿滿的,爲孩子找到一條成才之路。而我卻實在搞不清楚:究竟是我教給兒子的多一些,還是兒子教會我的更多一些,這真不好說。點上一支煙,拍個自拍,給兒子發去。
花了3個多小時,終于走出了這塊“沙漠”,聽到汽車聲,我知道公路就在不遠處。對我而言,這不算什麽挫折,只不過又多了一次“拙劣”的旅行經曆:“原本該那樣的,如今卻是這樣的”。夜幕完全降臨了,我才摸黑趕到蘇博蒂察。許多人問我,滾叔,你難道不怕黑暗嗎?我不怕黑暗,那是因爲我經曆過比這些黑暗得多的時光。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曾说:"当你寻找出路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黑夜。"人世间大多数的出路,是人在黑暗里,跌跌撞撞时走出来的,不是吗?
曾經問過朋友們,他們對于匈牙利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麽,有人說布達佩斯古城,有人說是美女,美食,有人說巴拉頓湖、雲堡、馬加什教堂——-假如有人問我同樣的問題,我會不假思索地說:”沙子、葡萄、西瓜,還有狂風“。坐在旅遊大巴或者自駕車的人們,和坐在自行車上的人看到的,怎麽會相同呢?人們常說屁股決定腦袋,那真是沒錯的。騎出“沙漠”,留影爲念。
我是7月18日,歐洲騎行的第18天,從布拉迪斯拉發騎往布達佩斯的,我的終點是雅典。布拉迪斯拉發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一座安靜的城市,和歐洲的其它城市一樣,沒什麽特別的,在匆匆而過的遊客眼裏,歐洲的大多數城市其實都差不多,時間越長,這種感覺越是強烈,它們唯一的差別就是房子新舊程度,物價便宜還是貴一些。你對它們的關注與好奇,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少。沿著多瑙河岸騎行,心曠神怡,河南面就是匈牙利,只要找到一座橋,我就到了匈牙利。河堤上迎面遇到一位慢跑著遛狗的斯洛伐克金發美女,她看著我慢下了腳步,然後一直看著我,似乎遲疑著想說些什麽——-大事不好!騎出幾公裏,果然是我騎錯了路。我知道這將是今後騎程的常態:出了德國之後,就再沒有騎行地圖可用了。
我只能扛著車走下堤岸,穿過一公裏的玉米田回到公裏上,沿著公路過境,這樣的場景一點都不陌生,我曾經扛著自行車爬上陡坡;曾經跨過高速隔離欄;曾經把車推下山坡——-不瞞你說,把車帶上火車;把車帶上汽車、拖拉機、馬車;我連帶著車遊過河流的思想准備都做好了。獨自在路上,真是什麽意外都可能發生。終于看到了塞爾維亞的海關。我排在車輛後面,只到一位海關官員走來,請我直接推著車排到了第一個。也不知道是因爲我的中國人面孔,還是騎行者優先通行的緣故。
出了海關已是黃昏,還有十幾公裏到達蘇博蒂察,沿路的風景靜谧安詳,就像一幅幅田園畫。比起計劃中要看到的風景,我更喜歡那些偶然撞見的,可以的話,我希望有生之年的每一個黃昏,都能在不同的城市度過。
騎到塞爾維亞的蘇博蒂察已經天黑了,找到個ATM機,換了點第納爾,找了家披薩店吃點東西,回想一下在匈牙利的度過的三天。
科馬羅姆:我在匈牙利的第一晚
科馬羅姆是一座小城,沿途有一些匈牙利傳統民居,還有點馬紮爾人的遺風,相比起布達佩斯的那些哥特式、巴洛克風格的磚混建築,這些民居更有意思,它們才是散落在民間的“珍珠”。從布拉迪拉法到布達佩斯,大約170公裏,假如我騎得快一點的話,一天就能到達。不過我並不是急著趕路,和那些正兒八經的騎行愛好者不同,他們追求的是速度與激情,而我的騎行大部分時間更像一個大腿肌肉拉傷的選手,一瘸一跛地向前跑著。我騎行中得來的興奮,有點像女人逛街時,突然發現一些心儀的東西那樣。這個比喻是否恰當,我並沒有多少把握。匈牙利,在歐洲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比如說他們從哪裏來的,爭論了幾百年尚無定論,匈牙利曆史學家以前說祖先來自于西遷的匈奴部落,後來又改口說從烏拉爾山脈遷徙過來,在歐洲搞不清楚自己來自何處的民族真是不多見;匈牙利與奧地利曾經組成了二元的奧匈帝國,這個“二元帝國”,對于東方人而言也是一種奇怪的存在;匈牙利地處中歐,是基督教與拜占庭東正教、土耳其穆斯林的分界點,也是西方抵抗或貿易的大門,各種文化交融碰撞的地方;匈牙利的人均諾貝爾獎獲得比例很高;匈牙利如何從一個中歐大國,喪失了三分之二的領土,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科馬羅姆是個只有1、2萬人的小地方,天色還早,想找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旅店,最後還是垂頭喪氣地走進了第一家看到的旅店(下圖),一個現代的磚混盒子裏,從外表看這家旅店是一家接待家庭、團隊度假遊客爲主的酒店,住進去之後發現當然也是。在匈牙利這樣有獨特曆史氣息的國家,我絕對不願意住這麽乏味的旅館,無奈當時饑疲交迫,而且念著上廁所、洗澡、洗衣服,所以只好讓選酒店的原則見鬼去了。
這個房間還是不錯的,簡樸而幹淨。外面是一個露天泳池,有孩子和美女在戲水,抽支煙喝杯啤酒,吃著從街上買來的披薩:街上垃圾桶蓋子那麽大的披薩,上面堆滿了蘑菇、臘腸、火腿、橄榄油,遠遠聽著人們歡快的嬉笑聲,心情著實不錯。泳池的盡頭也許還應該有個溫泉池,匈牙利的溫泉還是挺有名的,既然是一家度假型的酒店,當地的特色,總是會有一些,不管它們是否真能配得上“特色”這個稱呼。好在我們這些興沖沖的遊客,向來是爲腦袋裏的“概念”買單的,一般不會在乎它們是否真的貨真價實。
布達佩斯:我在匈牙利的第二晚
睡了個好覺,一夜無夢,睜開眼睛時,感覺神清氣爽,這算得上是騎行的額外犒賞,也是我樂此不疲于騎行的原因之一。起身騎完布達佩斯,有人問我是否喜歡布達佩斯?我說不知道,或者不確定之類的,光憑著照片、視頻或者往昔的記憶,通常你是無法察覺自己的。當我騎進一個新的城市時,仿佛一場越來越近的戀愛,假如騎到她跟前,還是無法愛上她的話,那不如早點離開。
許多年前我曾經到過布達佩斯,但是我覺得它並無特別的驚豔,卻有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親切感,也許是當時的一位匈牙利司機帶來的?在大風裏騎進布達佩斯時,我突然想起自己的那種親切感,原來布達佩斯和上海實在是有幾分相似。上世紀20年代起,上海曾經有一位傳奇的建築師,匈牙利籍的邬達克,他在上海的20多年裏,建造了50多個建築群: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沐恩堂、市三女中、銅仁路上的綠房子、亞細亞大樓、怡和洋行、武康大樓等等,這些建築,我曾經無數次路過它們,個別的還曾經住過一陣子,當年沐恩堂(教堂)返修時,特地去看過翻新工地,原來的木地板竟然都是整根木條拼接而成的——-騎行的好處在于,我眼睛裏的外部世界,與我無法察覺到的內心世界,不期而遇,自然而然地建立了某種連接,也許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要的就是這種連接。
我在街上等我的房東,他說10分鍾就到,讓我在樓下超市門口等他。這家民宿是我在中途休息時,在愛彼迎上定的,據稱是奧匈帝國風格裝修的老公寓,裏面都是一些老家具和老物件,並且只要40歐一晚,帝國風格我倒是沒多少興趣,要想見識真正的帝國風格,可以去博物館。價格便宜,而且樓下就有超市,這些才是我想要的,接下去的騎程似乎有些荒僻,我得補充好足夠的食物才行。房東一小時還沒到,電話也不接了,估計是房間超賣了。于是退了預訂,在BOOKING上定了一家附近的酒店,600多元人民幣,在陌生的國家旅行,BOOKING 訂房要比愛彼迎靠譜得多,尤其是你語言不通,或者沒時間耽擱的時候。布達佩斯的物價不貴,比上海便宜一些。一路騎行過來,經常看到斯洛伐克牌照的車停在超市前,歐元區的物價要比匈牙利貴許多(匈牙利的貨幣叫福林,歐元並不怎麽通用)我定的酒店房間是一個套房,酒店還送了一瓶柏林卡水果白蘭地。在酒店房間裏,望了一眼街上,迅速對自己說:騎行了一天,懶得再出去吃飯了。幸好我很少會爲美食耽擱時間,因爲我是一個不可救藥的偏食症:不吃鵝肝內髒雞鴨羊肉——我不吃的食物,可以湊滿一本新華字典,而我能吃的那些東西,一張A4 紙就寫完了,空余的地方足夠簽上我的名字。馱包裏有剛買來的面包、薩拉米香腸、啤酒、各種水果、奶酪奶油,爲自己做了一頓晚餐,配上了一道奶油水果湯。其實布達佩斯的餐館很多,中餐館也很多,據說有3萬多華人居住在布達佩斯。
“鳥不拉斯”:我在匈牙利的最後一夜
布達佩斯有個著名的網紅咖啡館叫做紐約宮,號稱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館”,就在酒店附近,早上8點就開始營業了。想順路去喝杯咖啡。騎到了那裏,果然沒座位了。布達佩斯是一個著名的網紅打卡聖地,它景色不錯,曆史悠久,生活悠閑,價格不貴,食物可口,這樣的網紅景點當然是遊人如織,客滿也是早就該料到的。咖啡館裏幾乎都是觀光客,幾人一堆,神情舉止極富觀光客特色:慢吞吞的,漫無目的,眼光四處打量。想在這裏要等個座位,然後再等侍者點單,喝上一杯咖啡,再等茶點上齊,最後等買單走人——算了,還是走吧。
再看一眼多瑙河,一邊是布達城,一邊是佩斯城,就像上海一樣,這邊是浦西,黃浦江對面是浦東。和外灘有點相似是嗎?布達佩斯只住了一個晚上,所有景點都是路過,停下來多瞅上幾眼,就像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差不多,並不著急會遺漏什麽重要東西,我想自己會一直記得這座城市,還會重來。旅行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了什麽,遭遇了什麽,而是你想起了什麽,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出了布達佩斯幾十公裏,就開始刮大風,一個內陸國家,有這麽大風確實沒有想到,噼噼啪啪下起了大雨,躲雨時趕緊訂房間,去往塞爾維亞沿途最近的酒店在多瑙新城附近,大概40多公裏。前幾年匈牙利成了移民的熱點國家之一,只要買國債就可以移民了,我的一位朋友就在多瑙新城附近買了一塊地,原來是這種鳥不拉尿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命名爲“鳥不拉斯”吧。移民異國他鄉究竟爲了什麽?中國人多半是爲了孩子。最起碼人們是這樣說的,他們也是這樣相信的。大雨停了趕路,周圍全是田野與草原。怪不得遊牧的匈人(馬紮爾人的前身)民族最終選擇定居在這裏。
到達“鳥不拉斯”民宿時,天色還未黑。民宿隱藏在一個林子裏,小徑入口處,有個酒吧正在營業中,只有我一個客人,一個披薩加上一杯啤酒,我坐在酒吧的木台階上,擡頭看著夕陽,漸漸地由紅變黑,心裏安靜而盈實,這種感覺似曾相識。說實話,我並不知道爲何要騎行,人永遠都無法確切地知道自己該要什麽,因爲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爲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曆,僅此一次,不能准備。
這是一個簡陋的臨時居所,晚上我一個人住在這幢房子裏,房東一家住在另一幢裏。簡陋與孤單,一點都不會讓我感覺不適,更不會引發恐懼。我越來越來覺得,一個家,或者一個臨時居所的意義,並不是家具和其中裝飾,而是生活在那裏的人內心所充盈的感受。果然又睡了一個好覺,早上被鳥兒叫醒,一晚上的狂風大雨,充耳不聞。在匈牙利的三天,住了大城小鎮以及鄉間,恰好也是這個國家的三個組成。布達佩斯,不是匈牙利,只有加上許多個科馬羅姆、許多個鳥不拉斯才是。
騎行時經常有人問我,這一路上幾千公裏,獨自一人,是否感覺孤獨?就用我喜愛的匈牙利作家馬洛伊·山多尔的话来回复大家吧:“有一天我们也长成了成年人,这才知道,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退隐,也不是怪癖,而是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状态。知道这些后,就不会那么困难地忍受它了,你会感觉自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活在一个辽阔的空间里。”对于孤独,老马说得恰如其分。(下图是2018年6月底開始,7月底結束的歐洲騎行路線)
編輯留言:滾叔寫這篇遊記之時,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滾叔請我當這篇文章責編,心裏是惶恐的,對于滾叔的文章和經曆我一直是仰視的,真不敢班門弄斧。我認識滾叔可謂是人生中的一次美麗“邂逅”。因爲裝修的困擾有幸約見了這位傳說中脾氣暴躁其實是個親切腼腆的傳奇人物。那次談話其實沒聊多少有關裝修的事情,更多的反而聊了人生的經曆。之後忽然開朗,對于裝修也沒那麽糾結了。就如滾叔那段葡萄園的騎行,如果你非要悲觀的認爲這是一個意外和失敗的旅程,那你又怎麽能體會到葡萄的甜美多汁和這段旅程的與衆不同呢?滾叔的遊記之所以特別吸引人不就是因爲他的獨一無二嗎?人生也不是一樣如此,沒人知道明天會怎樣,就如這次疫情,誰都措不及防。全民月子的特殊時期裏能否過的與衆不同就看你自己的。滾叔說:心裏有光,就不怕黑暗。我在滾叔的指引下找到了心裏的光,你們呢?歡迎讀者們加入滾叔的唠嗑群,唠唠裝修,唠唠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