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來的時候,面部是痛苦的,飽受疾病折磨,治療一段時間後,精神狀態變得越來越好,他們臉上的笑容是我最難忘的。”張振洲從事中醫工作7年,每年接待患者6000-7000人,累計共接待患者4-5萬人左右,一直以來,“讀經典、做臨床、跟名師”這句話深深地影響著他。
讀經典
閱讀經典,學習中醫文化,不斷完善中醫思維,“那些經典每讀一遍,都會給我不一樣的感受,帶來新的收獲。中醫並不像其他人說的那樣雲裏霧裏,它的療效是實實在在的,它也比想象中要更博大精深。”張振洲閱讀的著作有《黃帝內經》《傷寒論》《脾胃論》等。在張振洲讀過很多中醫著作中,最爲推薦的還是《黃帝內經》:“養生需尋求中醫的方法,《黃帝內經》,更適合亞洲人的體質”。《黃帝內經》不僅僅是一部經典的中醫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它以生命爲中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系,討論和分析了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幫助大家從整體上了解自己的狀況。
做臨床
中醫,需要臨床實踐,不斷地積累。張振洲,今年30歲,這張年輕的臉龐背後,累計共接待患者4-5萬人左右,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從醫多年,一個病例讓張振洲印象深刻:一個70歲左右的病人,在家人的攙扶之下,慢慢地走進張振洲的診室。服藥一個月左右,患者的胃痛症狀得到緩解,除了3年內未輸過人血白蛋白外,現在病人還能正常行走,不需人攙扶。據悉,這位病人除了胃出血和胃痛之外,還伴隨重度貧血,腦梗、糖尿病,在此前,醫治時間已經有4、5年左右時間,在這期間,每年需住幾次院,用輸入人血白蛋白維持生命。“胃病七分靠調,三分靠養”,張振洲建議,胃痛病患者,需盡快調理治療,中醫調理效果更好,平時除了注重飲食(不易消化的、寒涼的食物盡量不吃)外,還需保持心情舒暢和生活規律。
跟名師
在老師身體力行的教導下,張振洲更加熟悉與理解病例的治療方法,“站在老師的肩膀上”,這讓張振洲在坐診時,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張振洲畢業于雲南中醫學院、在雲南中西醫結合醫院、鴻仁堂中醫館工作多年,並跟隨多名國家級名老中醫學習,注重中醫經典的學習,悉心辨證,強調中醫天人合一的觀念、探索人體陰陽消長、氣機升降之理,張振洲常用中醫扶陽固本理念治療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在平時的治療過程中,尤其擅長治療胃痛、婦科、風濕骨關節、兒科等疾病。
張振洲醫生現坐診于鴻仁堂中醫館,此外,鴻仁堂中醫館還攜手其他名醫,傳承中醫文化,用“博愛”精神,爲病人排憂解難,踐行“用心服務、追求卓越、回饋社會”的理念,保百姓健康!
(雲南新媒體聯盟:李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