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對于老了以後是否去養老院這個話題,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以前,老人一提到養老院,都會覺得那是個很恐怖的地方。現在,雖然大多數還是接受不了,不過能接受的人也越來越多。
現在養老院的條件和服務也在不斷提升和改變,這也是讓人們理念有所變化的原因;當然,更大的因素還是家庭結構和生活文化的改變,催生了“民營養老院”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從而改變了國人的養老生活。
很多時候,我會告訴別人,住養老院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我也並不是對所有人這麽說,因爲,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養老院養老。
我大致整理了一下,這幾類家庭的老人,適合在養老院養老。
第一類,獨居老人。老人一旦上了65歲,一個人居住,子女在外地的老人,最好住進養老院中,這樣會相對安全,老人也會減少孤獨感。如果是夫妻兩人,身體都還不錯,可以不考慮,如果其中一方身體出現問題,行動不便,即使不願意去養老院,也應該請一個鍾點工或者請一個全天保姆。
第二類,家庭房子不夠住的老人。有些家庭條件一般,可能家庭只有一套房,在兒女成家前,家裏的房子夠住,一旦有了孫輩以後,發現房子不夠住了。很多老人會把房子讓給年輕人住,自己搬到了養老院。又或者把房子賣了,兒女分一點錢,自己去買一套,自己拿點錢去養老院。是不是覺得很心酸,確實有點,但這是現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老人的高風亮節,不能太過了,房子讓給子女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不去做過多的評論,但住養老院的錢,得孩子們出,自己不能賠了夫人又折兵,不是自私,而是要了解人性,老年人自己手上還是得有點錢,在家庭其他成員面前才硬氣。
第三類,是失能、失智老人。如果家庭成員沒有人能專職護理,那送到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我也一直認爲,養老院將來的主要客戶就是這類老人。而且要選擇有醫養或康複相結合的,這樣的養老院會相對專業,對老人身體恢複會有積極作用。對這類老人的照顧和護理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現在一些大學都開設了養老護理、養老照護、養老管理等專業學科,相信在未來會更加專業化,所以與其把老人交給什麽都不懂的家人或保姆,不如送到養老院。
第四類,高齡老人。老人一旦上了80歲,就是今日不知明日事了,聽起來很殘酷、很刺耳。但這也是事實,我們必須要承認,80歲以後,身體再好的老人,偶爾腦子或身體也會出現障礙,如果子女不能隨時在身邊,送到養老院肯定是個好的選擇。
第五類,子女不孝的老人。最近看到一個老人,有三個孩子,沒一個人管她,一個人住在待拆遷的老房子裏,只有最小的一個孩子每天來給她送兩餐。這種子女,基本上通過教化、感化、懲罰,是沒什麽用的,還不如樂得潇灑,通過法律手段,讓他們每人出點錢,自己住到養老院裏,一日三餐無憂,有人噓寒問暖,比指望子女要強得多。
這些老人住進養老院會比住在家裏或跟子女住要好得多。但有些老人,我其實也不太建議他們住養老院。
那就是就是身體好,性子坐不住的低齡老人,這類老人住進養老院,都住不長,反而會覺得無趣,給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會帶來很多麻煩。經濟條件好點的,建議可以去旅遊,世界各地到處去看看,也不枉此生;經濟條件差點的,可以考慮找點力所能及的活兒幹,工資低點也無所謂,安全最重要;跟孩子們能相處融洽的,可以給孩子們做做家務、帶帶孩子,發揮余熱,這也未嘗不可,畢竟,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太容易。
很多事情也不是絕對,住養老院也不是絕對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住在養老院,准確分析好自己的具體情況,找准自己晚年的定位,才能延續年輕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