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生如同一場在火車上的旅行,這條路很長,長到列車一直都在不停地跋涉,而我們也在不停地成長。
每一次停靠,都會邂逅不同的人,每一次邂逅,都會領略到不同的風景,從冒冒失失,到老成持重,嘗盡人生百態,我們最在意的人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五十歲,可謂是人生中一道明顯的分水嶺,那麽,五十以後的女人,在她們的眼中,誰才是最親的人呢?
三個女人的經曆不同,答案卻不謀而合。
孫女士,“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那個能與你話說從前的那個人”。
我和丈夫的婚姻當時是家裏安排的,雖然談不上包辦,但也屬于先結婚,再戀愛的模式。
甚至有了孩子之後,我們都沒有太深的感情,拿我兒子的話來說,就是夫妻之實,還差點夫妻之情。
但我們都爲了這個家,付出了全部的熱情,說是日久生情,也不難理解吧。
去年小女兒也成家了,原本歡聚一堂的家,現在也都各自開花散葉了。
家裏就剩下了我們倆,少了熱鬧,卻也安靜了許多,留給我們的時間也更多了。
說來也怪,我們兩人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從前,買菜,我負責選,他幫忙提,做家務,自然也少不了他,不過更多的是,我在一旁指揮著。
拌嘴也是常有的,兒女不在身邊,沒人助戰,看到他每次說不過我,自己唉聲歎氣的,我就暗自好笑。
看到兒女回來,他總是開心得喜上眉梢,一會菜市場,一會廚房,跑前跑後的,偶爾和子女聊聊工作,時常逗逗小孫子。
看到這樣的他,我很慶幸,很感謝父母當年的安排,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我認爲,生命中最親最重要的人,還是與自己相守不離的丈夫。
付女士,“從早春到韶華將盡,陪你到人生謝幕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另一半”。
人過五十,說是中年吧,還有點不好意思,但硬要說是老年吧,還有點尴尬。
我和老公操勞了大半生,嘗過了婚姻的甜蜜,也趟過了婚姻的平淡。
前三分之一的人生,我是父母寵愛的女兒,認爲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中間這三分之一,就是我的婚姻,我的家庭,我的孩子。
都說母愛如炬,在我初爲人母之時已經有了深刻地體會,當時我以爲孩子才是我此生最親的人,我也情願傾盡我全部的愛。
現如今,孩子已不在身邊,不久的將來,也會有自己的事業,然後娶妻生子,開始自己的生活。
而我和老公也到了相互依靠的年紀,細看之下,原來他也多了這許多白發,臉上又添了些許的皺紋。
在這余下的三分之一,我又有了新的理解,那就是只有愛人才是自己最後的一個觀衆,所以,當下在我的心目中,最親的人必須,只能是老公。
莊女士,“能相互依靠的,不就是你最親的人嗎”。
年少時,總以爲來日方長,即將進入老年,才後知後覺,這世上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
我二十五歲結的婚,二十六歲有了孩子,現在我五十二歲,上有耄耋之年的父母,下有未成家的孩子,說實話,真的心力憔悴,不過好在有個油膩的老公陪在身邊。
孩子剛剛走出校園,參加工作,有了女朋友卻遲遲不領回來,給我和他爸看看。
我的父親和老公的母親還健在,只不過越來越離不開照顧,好在我們那一代都不是獨生,兄弟姊妹之間可以輪班照料。
父母終將會離我們而去,孩子也注定會有他要翺翔的藍天,雖然和老公磕磕絆絆了大半輩子,但他畢竟陪伴了自己人生的前十幾年,和余生的後十幾年。
在我看來,說是最親的人也不爲過。
孔雀心語:
年過五十的女人,經曆了或是正在經曆著更年期,兒女基本上成家立業,不在身邊,接下來的路,只有自己的愛人,相伴左右。
這無疑是人生曲線上一個至關重要的節點,雖然殘酷,卻也是人之常情。
回顧一生的起起落落,面臨過各種各樣的選擇,有主動,有被動,甚至無可奈何。
對于女人來說,另一半在父母手中接棒之後,抛開中途棄權的,大多數都會陪在身邊,無論風雨,無論冷熱,從孕育愛的結晶,到見證著他們也開枝散葉,一起快樂,一起憂傷。
俗話說,有什麽也不如有個好伴侶,沒什麽也不能沒個好晚年,不正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