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麥西哆哆
1
那個陰差陽錯到武漢做志願者的東北小夥,要回家了。
今年2月13日,原本要去長沙的他,坐錯車廂下錯車,誤入了武漢。
他走出車站,放眼舉目無親,無處可去。
但接下來,他的一系列動作,堪稱“教科書”級、現實版“荒野求生”。
爲不露宿街頭,他站在出站口,先後做了3套計劃。
計劃A:打車、找酒店,住到開城。
結果, A計劃很快告敗:沒有車,也沒有營業的酒店。
計劃B:他找了一份清掃道路和一份招司機的志願工作。
結果, B計劃也破産了:一個不能來接他,另一個需要他自帶有車。
最後,他實施了計劃C:去醫院的做志願者。
這次,他“求生”成功了。
他找到了一份在武漢第一醫院的清潔工作,每天在隔離病區打掃衛生12小時。
新聞報道後,網友們紛紛稱贊:小夥子生存能力超強!樂觀、堅強、機智。
其中有一位網友感慨:“這要是我孩子,我這心裏該有多擔心多難受”。
一句道盡多少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擔心。
盡管在生活中,這樣的“囧”劇情不是大概率,但對于早晚要獨自走入社會的孩子,作爲父母的我們,應該怎樣賦予他們強大的生存力,又該如何教會他們保護自己?
2
學會放手,讓孩子找回獨立的本能
有一只小獅子很懶,從來不練習捕食。獅群規定,獅子長大後必須獨立生活,懶獅子不得不離開媽媽,可它還是不會捕食。離開後的幾天,媽媽擔心去看它,發現它已經死了。
這就是“懶獅子餓死了”的故事。
如果獅媽媽在懶獅子小的時候,就教會它捕食,大雄獅也不會最後被餓死了。
不要以爲懶獅子的故事離我們很遠,生活中不乏像獅媽媽這樣的父母。
去年湖北襄陽,一位母親在朋友圈招聘保姆。這位母親因爲擔心從小不做家務的女兒,在大學裏照顧不好自己,便想找個人代勞。
這位母親一心只想把女兒的生活照顧好,卻沒有想過,保姆存在的突兀會讓女兒與周圍格格不入。
同時,正因女兒“從小沒有做過家務”,她已經錯過了一次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她還要再錯過一次。
另一個7歲的男孩,在每頓飯前,他的家長都會用剪刀把青菜和肉剪碎,只因他常說嚼不動而甯可不吃。最終這個孩子被醫生判定:咀嚼力嚴重缺失。
因咀嚼力缺失而挑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因咀嚼不夠而囫囵吞棗,長期會至慢性胃病。
父母的愛要走對方向。方向錯了,愛就變成了害。
“爲女兒雇保姆”的新聞下面,有網友評論:養了一個不會自理的孩子。還有不少人評論:有錢家庭的孩子一輩子都不需要洗衣做飯。
今天再看,還覺得是這樣嗎?
這次疫情突如其來。沒有人做好准備,就被滯留;沒有人提早預料,就失去了工作;有的餐館關門了,有的企業倒閉了。網紅餐廳西貝,在疫情一開始,便說靠貸款發工資撐不過3個月;大S的老公汪小菲因爲遣散員工上了熱搜。
“黑天鵝事件”誰都不可預料,有錢也未必能避免。獨立自理能力,也並非窮人家孩子的專屬。
獨立能力,也並不只是指會做家務。而是通過日常與年齡相符的勞動和自理,動手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其他方面包括力量、統籌、規劃、協調、時間管理、獨立思考和心智成長等,都將獲得發展。
岸見一郎在《不管教的勇氣》中說:父母無法代替孩子去生活。
作爲父母,不要讓不合時宜的愛護,讓孩子退化了與生俱來的獨立。
好的父母,不該只授之以魚,更應授之以漁。
畢竟,你未必無所不能,也不是無處不在。
3
傳遞樂觀,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意大利一個4歲男孩,出生時右手肘以下被截肢。去年,他接受了仿生手臂。他的媽媽與他一起給這個手臂取名叫“能量”。當第一次嘗試拿起東西的時候,他非常興奮。
他的媽媽一定痛心過,但她沒有讓不幸的陰霾一直籠罩著,而是傳遞給他希望和快樂,讓他感覺自己和正常孩子無異,甚至還有“能量”賦予的“超能力”。
面對困境,教會孩子陽光面對和坦然接受,好過終日惶惶。
苦悶從來不是堅強的標配,樂觀的堅強才能面對今後更遠的人生。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
將這句話發揮到極致的,非蘇轼莫屬:蘇轼一生三次被貶,一次比一次偏遠。面對事業落差、被迫離鄉、妻子離世的多重打擊,蘇轼卻從未放棄。擁有超強內心的他,每到一處都能尋到新的樂趣,安然活著之余,還創作了大量曠古爍今的文學作品。
正因天性中的樂觀,直面逆境時的從容豁達,蘇轼才得以穿越一生的跌宕。
相比之下,現在有的孩子因爲作業沒做好、考試不理想、上課不專心,被父母批評訓斥幾句,動辄跳河、跳樓、對父母動手……
看到這些報道,成年人不免驚歎:這些孩子的極端應對和心理之不能承受之輕,令人擔憂。他們面對的,甚至談不上是困難,更遠不及斷臂男孩和蘇轼的遭遇,但卻不能面對,輕易按下重啓。
而前些天那個給孩子輔導作業,氣得跳河的上海媽媽,更是給孩子做了壞的示範:
生命尚且這麽容易放棄,還有什麽值得緊握?
面對問題時,家長的心態和應對方式,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形成。
應該怎樣幫助孩子提升心理承受力?家長的言傳身教非常關鍵。
父母在平時應注重傳遞樂觀的心態,理解並鼓勵孩子,教育孩子正視、接受和應對變化,傳輸“生命至上”的價值觀;同時,一定要做冷靜和堅強的表率。
心理堅強的孩子,在面對逆境時,會表現出更強的承受力、適應性和調節力。心理承受力的好壞,往往左右著事態的發展。
告訴孩子:要接受人生不如意之十有八九。
唯有,好的心態才會帶來好的狀態,才會有冷靜的思考和沉著的行動,才會在突發狀況下獲得更大的生存可能。
4
重視生存關鍵,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銀河補習班》裏有一幕:馬飛被困在洪水中,大哭等待救援。洪峰將至,馬飛的爸爸被阻止下水營救。他僅有的一線希望就是用大喇叭對兒子喊:“看看你的周圍有什麽,想辦法,動動你的腦子,想辦法你能出來”。
馬飛聽到爸爸的喊話,開始尋找身邊可以利用的物品。很快,他乘著一塊木板做的小船,拿著衣服扭成的槳,吹著哨子,向岸邊拼命劃來。
馬飛得救了。因爲爸爸在最後關頭,告訴他:只有自己想辦法才可以救自己。
山東青少年研究所所長劉丙元教授說:“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必備的生存能力,在心理學上,它表現爲思維”;“思維能力是複雜社會情境中生存的關鍵能力”。
只有具備思維能力,才能在面臨變化和突發狀況時,增大自己的贏面。
那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不越俎代庖,不有求必應
有的父母,在孩子求助前,就迫不及待告訴孩子怎麽做。有的孩子,不論吃喝玩樂,都依賴父母幫助。
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坐享其成,難以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引導他先自己想一想。大人的幫助和答案始終應排在孩子思考之後。
認真對待孩子的求知欲
當孩子天天追問十萬個爲什麽的時候,父母要耐心、認真的對待。孩子在探索,說明他在觀察和思考。
家長可以通過啓發思考,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閱讀和網絡搜索尋找答案。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因爲它是探索和思考的原動力。
不設標准答案,主動提問演練
微博上一位媽媽,就最近一則新聞提問女兒:
湖北一個爺爺在家去世了,6歲孩子一個人在家裏呆了好幾天,餓了吃餅幹,也沒出去找人。假如是你怎麽辦?
女兒思考後回答:
把樓上樓下鄰居全部敲門,叫救命。
這雖不是唯一答案,但不得不說這位媽媽做得很好。
父母可以時常將身邊發生的或是新聞當案例,提問孩子或演練:面對同樣的境況,孩子會怎麽想怎麽做。不設標准答案,讓孩子想盡可能多的解決辦法。
場景提問不僅能啓發孩子動腦,還可以查缺補漏。
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方式很多,不論什麽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面對問題時,學會自己想辦法。
告訴孩子:善于動腦,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唯有動腦,才有出路。
5
注重安全教育,讓孩子學會自救自護
去年,浙江兩名8歲的小朋友被困在小區電梯裏。倆人用三招沉著自救:按亮所有樓層的按鈕;按下急救按鈕;用電話手表撥打110求助。最終,兩個被困了27分鍾的孩子被救出。
幾年前,湖北一名5歲女孩被陌生女子強行帶走。一開始,小女孩順從跟隨,當看到警察後,她抓住時機求救。小姑娘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幼兒園和家長電話。最終,這名5歲女孩毫發無損的回到了爺爺身邊。
這三個孩子最終脫險,都源于他們的家長平時都會教他們一些自救安全知識。
而就在前幾天,深圳一對9歲和5歲的姐妹,在家玩耍時,從陽台防盜網的逃生窗墜亡。
即使逃生窗緊鎖,防盜網也並非可以玩耍的地方。
痛心的事實,再次提醒:對孩子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2018年5月,首份“中國少年兒童安全自護能力調查報告”發布。報告結論並不樂觀:
中國少年兒童安全自護能力普遍不高,其中急救知識和野外生存能力得分率最低,僅53.1%和35.6%。
調查數據,再次提示:對孩子的安全自護教育還需不斷加強。
值得高興的是,近年來,隨著教育資源豐富和知識付費的發展,我們越來越容易獲得有關安全、自救教育方面的資源。
這是一個app上的《少年急救第一課》中的兩堂課。這類在線課程用動畫的形式,孩子更喜愛、更易接受。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播放、學習。
家長還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給孩子講求生系列和生存能力訓練的繪本,讓孩子在漫畫和故事中,學會自我救助和保護。
家長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物場景,與在線課程和繪本中場景進行結合。9歲以上的孩子,還可多參加線下組織的安全真實場景的體驗。比如在很多城市,都定期開放了消防中隊供孩子們參觀學習。
安全自護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多,家長自身也需系統學習,才能更好的向孩子普及。
畢竟,沒有什麽比孩子的安全更重要。
6
生活中,我們見過不少生活的強者:不論身處哪個地方,哪個行業,怎樣的境況,他們都能臥薪嘗膽,絕處逢生,或是另辟蹊徑,風生水起。而同樣的境遇,有的人卻郁郁寡歡不得志,終是止步于一次挫折。
正因爲看見過成年人的世界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才更加提醒我們:趁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要教他們學會生存。
畢竟,生活的考驗一直都在。
考驗來臨的時候,從來都不會提前通知誰。
作者簡介:麥西哆哆,工科碩士,二胎媽媽。精通項目管理,把生活過成項目,通透而不失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