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單是指我們大家的生活中,同時也用于對孩子的教育上。
爲人父母,都會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有一番計劃,這樣當孩子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時,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就尤爲重要了,同時在這個時候也會體現出父母的眼光和格局。
其實孩子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重點是父母的培養,如果父母沒有大的格局規劃,那即便有機會光顧孩子,那麽孩子可能會與優秀擦肩而過。父母格局足夠大,孩子在通往羅馬的路上就會越走越順。
楊沛宜和林妙可相信大家都一定不會陌生,他們同時都是在北京奧運會上一夜走紅,那麽現在已經過了十年之久,這兩個當時非常讓人矚目的孩子,現在有什麽樣的差距,這就和父母的教育有著直接的關系了。
李玫瑾教授說: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麽模樣,取決于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爲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林妙可和楊沛宜就是父母從這個時期開始認真培養出的孩子,
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9歲的林妙可和7歲的楊沛宜用AB角的方式,一個在台上出鏡,一個幕後唱歌就把《歌唱祖國》唱出了國家的強大和民族的自豪。
但當開幕式後4天之後,假唱內幕曝光,開始引發出廣泛的熱議,那7歲的楊沛宜由于沒有提前溝通過,因此很受打擊。而雙方的家長同時采用了隔離輿論的方式,保護著兩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
楊沛宜被父母送回了老家,“上帝給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給你一扇窗”, 楊沛宜漸漸的從負面的情緒中拯救出來了。
而對于林妙可而言,由于母親劉喆平堅決反對把孩子送到鄉下,就此,兩個同時帶著光環的孩子開始走上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劉喆平是大學教授,堅信的理念就是“出名要趁早”,當林妙可抓住了北京奧運會這個契機時,劉喆平就讓林妙可頂著“奧運女孩”的光環,一路向前狂奔。
之後的林妙可在母親的培養中,開始發唱片、拍廣告,上各種綜藝節目,還經過兩個搭上了春晚的火車,一個接一個的檔期,使得林妙可放棄了普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一路走來,由于林妙可沒有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因此她的文化成績非常差,而從小出名,雖然一直在參加演出,但畢竟沒有受到過正規的訓練,因此演藝水平並沒有太多的出突。
林妙可開始不斷被吐槽,原本是一個文靜的小女孩,卻偏偏要揣摩成年人的思想,故意搖頭晃腦,最後使得林妙可的負面信息不斷。
10年後的今天,林妙可最終也沒有考上三大藝術名校,只能成爲了一位人們印象中的童星,也被很多人評爲現實版的“傷仲永”。
楊沛宜在參加完奧運會之後,就被評爲"2008年最美的聲音",同時就簽約唱片公司,同時和張學友共同合作演唱《仰望星空》。之後便爲了專業學業退出了歌壇。
楊沛宜的父親楊慧松開始他蔽掉了女兒幾乎所有的采訪和表演,開始讓女兒靜下心來回歸到普通孩子的生活之中,上學就是最爲重要一件事。
李玫瑾教授說:任何目標不是一日達成的,培養孩子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孩子的成長急不得,只能在精心呵護下陪著她慢慢長大。
楊沛宜在父親的安排下重新做回一名普通小學生,小學畢業之後更是靠自己的實力考進人大附中初中部。
在楊沛宜初三的時候,《人物》雜志想要給了做一期的專訪,楊慧松拒絕的理由是:我知道孩子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但她現在只需要過她15歲的暑假。
雖然說楊沛宜離開了舞台,但並沒有影響他豐富多彩的生活,初中時做校樂隊主唱,高中參加了中國交響樂團附屬少年及女子合唱團。
高中畢業之後,楊沛宜選擇前往美國知名大學進行深造。如今的楊沛宜早就成爲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同樣站在奧運會舞台的兩個女孩,雖然他們的起跑線是一樣的,但如今差距明顯:一個穩紮穩打,出國深造,一個是高開低走,成了現實版“傷仲永”。
無論楊沛宜、林妙可未來會是什麽樣子的,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看到,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而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樣白紙,他們會長成什麽模樣,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教育。
可能很多的父母會說,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感覺力不從心,李玫瑾教授給出方法是:可以試試用繪本做引導,父母雙方雙管齊下,往往會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
李玫瑾教授推薦的這套《情緒管理情商培養能力訓練繪本》就很不錯,全套共有30冊。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爲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可以幫助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也能夠學會和孩子心平氣和的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
繪本選題新穎的題材,配上經典的手繪大畫,鮮豔的色彩搭配、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把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哪怕是孩子不認字,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繪本中的故事父母可以講給孩子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30冊共88元,平均一本書不過3塊錢,卻能夠換來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基石,讓孩子受用一生,還是很劃算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