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印度》12日報道稱,印中洞朗對峙結束,問題看似得到解決,但中國軍隊依然駐守在洞朗地區,印度軍隊也沒有遠離,兩軍目前各有數量不詳的人員留在這一地區,各自相距150米。此外,解放軍還在山脊上修建了掩體,這引發兩國再次對峙的擔憂。
報道稱,印度當地軍區司令和中國軍官9月8日在乃堆拉山口舉行定期的國旗會議,印度提出中國軍隊駐守洞朗這個問題。在長達4個小時的會晤中,印度軍隊堅稱,如果解放軍不撤出該地區,8月28日的「脫離接觸」就是不完整的。有消息人士在國旗會議當天告訴該報,中國軍人依然在洞朗地區巡邏。看到印媒這條消息,我們就放心了!
《今日印度》報道截圖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峰12日告訴,中國軍隊在洞朗地區無論修掩體也好,還是駐守也罷,都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所謂合法,這個地方是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有權在此進行巡邏、駐軍,這是國際法所賦予一國的權利。所謂合理,這也符合中印8月28日為解決洞朗危機雙方達成的協議。
中印
而對於中印是否可能發生新對峙,錢峰說,中印之間存在漫長的邊界線,包括東段、中段、西段都沒有劃定,實際控制線也沒有確認。面對這種情況,雙方尤其是印度方面應該以中印大局為重,繼續遵守此前所達成的一系列邊境管控和對話機制,在沒有解決邊界問題之前確保實控線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只有這樣才能為最終問題解決創造條件。
你中招了沒?印媒在洞朗事件中的「輿論戰」策略分析
從兩個多月印媒的表現來看,其輿論導向與國家利益高度一致,與外交軍事鬥爭配合較為默契,體現了印媒體強大的議題設置和輿論調控能力。一、自我辯護,嫁禍於人;二、打造概念,醜化對方;三、針鋒相對,輿論恫嚇;四、離間分化,輿論降噪;五、放大威脅,博取同情;六、你進我退,有限爭論;七、渾水摸魚,定義勝利。
火箭炮
為期兩個多月的中印對峙事件已然結束,關於印度軍事力量後撤的事實,中印兩國官方表態不盡相同,誰贏誰輸的爭論延續至今。雙方軍隊交鋒止於一場”石戰”,輿論場上的交鋒遠比疆場更為激烈。從兩個多月印媒的表現來看,其輿論導向與國家利益高度一致,與外交軍事鬥爭配合較為默契,體現了印媒體強大的議題設置和輿論調控能力。其策略技巧可歸納為以下七點。
一、自我辯護,嫁禍於人
自始至終中國官方反覆聲明對洞朗地區的主權,並拿出印軍越界的有力證據,但印度輿論始終對此持否定態度,不斷辯解,並把對峙的責任推向中國,加劇了印度民眾對”越界有理”的認知,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際上的視聽。
印媒在洞朗事件中的輿論傳播策略分析
印度通過輿論為自己辯護的同時,著重對「中國動機」進行了解讀。
洞郎對峙
1改變爭議領土現狀的新常態。《印度教徒報》8月2日刊發印度前駐華大使的訪談文章,將洞朗描述為中國和不丹的爭議區域,否認印度入侵了中國領土,進而將此次對峙的起因與中國南海主張劃等號,得出「中國在洞朗地區的行為只是更大模式下的一個縮影,中國正在尋求對有爭議領土的主張」的結論,直接把對峙的責任歸咎於「中國採取了一種武斷的姿態,正在改變現狀,以實現其他國家適應和無力改變新常態」。
2挑撥印度和不丹的關係。不少印度媒體煞有介事地指出,中國派兵前往洞朗的目的其實是要挑撥印度和不丹之間的關係,企圖讓這件事看起來像是印度企圖控制這個鄰近小國。商業報紙《印度時報》表示,中國現在企圖奪走印度按照協議保護不丹的權利。印度前外交部次長席保(KanwalSibal)甚至公開宣稱,中國企圖將印度和不丹之間的關係,扭曲成印度試圖控制國力較弱的不丹,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奪走洞朗這塊「領土」,並且與不丹建立外交關係。
3獲取新市場鞏固國內勢力。《印度快報》刊文認為,中印洞朗對峙已經不只是邊境糾紛的問題,中國的主要動機其實是希望獲得新市場,並且利用國家主義鞏固國內勢力。該文將對峙事件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相聯繫,把對峙事件描述成中國迫使印度加入「一帶一路」,阻止印度和美日聯手的戰略行動。
印媒在洞朗事件中的輿論傳播策略分析
二、打造概念,醜化對方
除了推卸責任,印度媒體還通過打造概念,為對方描畫醜陋的「刻板印象」,以抹黑對方,塑道己方””受害者”形象,搶佔道義制高點。
印度輿論塑造中國形象主要有兩個:
一是「噴火龍」——好戰的中國。檢索印度主流英文媒體關於洞朗對峙的報道樣本,文章關鍵詞或關鍵句按頻繁出現的時間順序來看,首先是「洞朗對峙」或「錫金對峙」,其次是「印度將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隨後高頻出現了「中國在洞朗地區具有侵略性」以及「好戰的中國」等詞句。在中國態度日益強硬之時,印度越加頻率地塑造中國負面形象。在中國建軍90周年閱兵式進行後,中國在一些印度媒體口中甚至變成「噴火龍」的形象,還通過漫畫等手段深化受眾對中國這一形象的認知。
洞郎地區
二是「亂髮脾氣」——不成熟的中國。《印度斯坦時報》8月12日借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學教授JamesRHolmes之口,把洞朗對峙中的印度塑造成為行為成熟的成人,把中國形容為亂髮脾氣的未成年人。文章說,新德里迄今為止做了正確的事情,既沒有遠離爭端,也沒有被北京的花言巧語下套。中國一心要和最強大的鄰國在邊境糾紛中糾纏不清是不可理喻的。如果中國想要追求自信的海洋戰略,那麼它需要確保安全的陸地邊境免遭領國侵略。換言之,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的對峙完全是中國非理性不計效費比考慮的非理性行動。
三、針鋒相對,輿論恫嚇
從議程設置的角度觀察,印度媒體對洞朗對峙的報道量與中國的態度密切相關,呈現出「針鋒相對」的特點。如:7月10日是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發言人回答中印對峙事件提問最密集的一次,占當日總發言內容比重50%。印度媒體的報道量也在此時大幅增長。
洞郎地區
從報道內容的視角分析,在中國媒體關於武力解決對峙事件的討論中,印度媒體也不斷釋放印軍軍事動向,進行輿論威懾。印度媒體與中國媒體的態度與調值有很高的契合性,也呈現出「針鋒相對」的特點。如:中國開始在相關地域進行軍事演習以及進行建軍90周年閱兵時,印度媒體都予以「以牙還牙」的回應。以《印度斯坦時報》為例,8月11日連發兩篇文章,一篇引述印度政府高級官員的話報道:面對北京方面在洞朗僵局上咄咄逼人的姿態,印度做出了戰略的關鍵舉動,在中印邊境的錫金邦,「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增派部隊,且軍隊的警戒等級已經提升。報道還說,根據防務專家的觀點,大約有4.5萬名印度軍人已經完成了天氣適應環節,可以隨時待命。
另一篇則是印度防長賈特里否認彈藥不足的報道,強調印度武裝力量有足夠的資源來面對任何可能的情況。幾天後,該報又以印度第71個獨立日為契機,於8月14日、15日分別報道印度國防部長在例行的無線電廣播中向武裝部隊成員發表講話,呼籲軍隊在保衛國家邊境時候全力以赴,以及印度總理莫迪在獨立日演說中「印度能夠應對任何安全挑戰」的表態,並強調這些言論在洞朗對峙下的重要意義,拉高輿論對抗的調門。
印媒在洞朗事件中的輿論傳播策略分析
四、離間分化,輿論降噪
印度媒體針對中國堅決強硬的表態,也施展了離間分化的策略,一方面企圖在中國輿論上製造矛盾,另一方面也安撫國內的焦慮情緒。
一是分化中國官方與民間的態度。用民間多元的觀點和態度稀釋官方堅決一貫的態度。如:《印度時報》7月23日刊載題為「洞朗對峙未傳播開:中國年輕一代對邊境對峙問題缺乏興趣」的文章,以洞朗對峙事件在新浪微博熱搜排行未進前50,中國官方發布的洞朗對峙相關信息的閱讀者僅有數千,強調中國年輕一代對邊境爭端事件缺乏興趣,凸顯「中國官方表態缺少民眾關注和支持」的意涵。
二是剝離中國輿論與軍方的聯繫。如:《印度時報》8月7日《洞朗對峙:中國國防部不支持「短暫戰爭」》的報道說,中國國防部與國家媒體中宣傳的「小規模軍事行動」驅逐錫金段洞朗地區印度軍隊的討論保持距離,關於戰爭的觀點令中國國防部和外交部都感到不安,因為鷹派專家和國家支持的媒體正在施加壓力,而他們的言辭降低了談判官員的靈活性。報道認為:中國軍方與智庫所謂的「小規模軍事行動」的建議保持距離,軍方和政府對鷹派專家和國家支持的媒體密集施壓感到不安。以此,為印度國內關於中國動武的擔憂消毒降噪,提氣壯膽。
中印邊境對峙
五、放大威脅,博取同情
印度媒體總體來說在對峙事件中重視中國媒體、中國智庫人士聲音,予以較多轉載呈現,表面看較為客觀平衡,其實只是選擇性地放大中國的威懾言論,甚至過度解讀,營造「中國威脅」印象,博取國際社會對印度的同情。
以《印度時報》為例,其7-8月的幾篇報道分別為:《中國:在洞朗的剋制是有限的》《中國專家警告軍隊進入克什米爾》《中國報紙談論在洞朗採取軍事行動》《中國報刊稱:與印度衝突進入倒計時》,縱觀報道內容,「中方警告稱:如果印度軍隊沒有撤出洞朗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和平解決的窗口即將關閉,印度將會咎由自取。」「新德里應該清醒過來,在戰爭開始前撤出部隊為時不晚。」多是摘發中方媒體的「敵意評論」。由此,印度媒體藉由英文報道優勢,在國際社會形塑了「中國威脅」的話語體系,以致英文版「維基百科」對於「2017DoklamStandoff」的說法完全受到印度媒體的影響:中國人民解放軍2017年6月6日在不丹境內的洞朗地區修建一條公路時遭到印度軍隊阻止。這導致了中印兩國軍隊在1962年以來的持續對峙最長的一次行動。截止2017年7月5日,雙方的爭議沒有跡象會減弱,中國政府官方媒體威脅給印度「一個慘痛的教訓」,並警告印度人要麼「有尊嚴地離開」要麼被「驅逐出去」。(英文版維基百科的詞條分別引用了印度三家主流媒體《印度時報》《印度快報》《經濟時報》)
六、你進我退,有限爭論
對印度主要媒體關於洞朗對峙的報道態度進行細緻分析對比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中國方面軍事和輿論積極應對邊境對峙後,印度媒體出現了自我冷靜的現象,一些印度方面理性的報道也開始見諸報端,相比開始階段的「聒噪」,輿論反而冷靜了一些,把雙方的輿論攻防控制在有限的爭論中。
比如,《印度斯坦時報》7月16日刊登題為「為什麼印度和中國要合作,而不要把目光拘泥於洞朗對峙」的文章,作者GulshanSachdeva是尼赫魯大學(相當於印度的北大)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他在文章中說,只有印中合作才能使21世紀真正變成屬於亞洲的世紀,兩國一旦起爭鬥將會給西方國家以機會繼續在亞洲持續數十年的霸權。文章最後還批評印度媒體對民眾情緒的煽動,稱媒體語言對民族主義情緒的煽動使得洞朗對峙變成了並非普通的邊境對峙事件,將不丹牽扯進來也使得事件走向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印度教徒報》8月6日也以《儘管洞朗對峙,世界屋脊平靜優先》為題呼籲印中和平解決對峙事件。《印度斯坦時報》8月14日還報道,在洞朗對峙的二季度,印度進口中國產品上升33%,暗示兩國邊境對峙並未使貿易受到影響,凸顯中印商業夥伴關係,為中印直接武力衝突的輿論降調。
洞郎地區
七、渾水摸魚,定義勝利
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非法越界的印度人員和裝備在中方現場人員監察下撤離,由印度非法越界製造的洞朗事件和平解決。但是,物理地域的對峙暫時結束,輿論場的爭奪卻揭開了新的帷幕。印度試圖用話語重新定義洞朗事件的事實,在輿論場中將自己定義為對峙的勝利者。
一是聲稱「中國向印度低頭」。印度關於對峙結束的措辭是「相互脫離接觸」,印媒將此解讀為雙方都從爭議地區撤軍,印度已經達到了阻止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的目的。理由是如果印度單方面撤軍,兩國就沒必要達成協議了。如:《今日印度》稱收到可靠信息,所謂”脫離接觸”是雙方同步的,指中印都從洞朗地區撤兵。印地語日報《不滅之光報》網站上相關報道的題目是:「中國最終向印度低頭,同意從洞朗撤軍」。印度英文日報《經濟時報》說,此事令中國「非常難堪」,顯示中國「會叫但不會咬」。該報說:「中國為了欺負印度,不僅威脅要開戰,還聲稱要支持印度內部的叛匪,用盡了所有的威脅手段。但這次較小的國家都知道了——中國會發出威脅,但不一定會付諸行動。」
二是歡呼印度「重大外交突破」。印度媒體引述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官員的話說,這是莫迪政府在金磚五國峰會前的一次「巨大的外交勝利」。屬半官方性質的印度最大通訊社「印度報業托拉斯」將洞朗對峙結束稱為一個「重大外交突破」。
三是影射「中印簽定城下之盟」。印度媒體憑藉在英語媒體的優勢,並通過歐美媒體在中國自媒體平台以及知識分子群體中的影響力優勢,製造輿論,甚至散播謠言,影射中國吞下「難言之隱」與印度達成協議。值得注意的是,有印度媒體報道印方撤軍是”因為中方承諾向印度基礎建設提供200億美元的貼息貸款,並且不再修路。”此傳聞經”轉口外銷”,一度在中國網民間產生了”三人成虎”的惡劣效應。如認證為華盛頓郵報的微信公眾號,以及認證為校尉書房的公眾號,就將此形容為中國與印度簽訂城下之盟的結果。一度甚囂塵上的謠言甚至還說是中國向印度提供了200億貼息貸款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才換取撤軍。意思是印度成功收穫了若干讓步與條件之後離開了,中國「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最大的輸家」。雖然很快被發現此為一則舊聞的移花接木,爆料媒體也「查無此媒」,但其與印媒相向而行的影射栽贓目的已然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