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介紹一位普通曆史愛好者很可能聽都沒有聽說過的湘軍將領。
他叫方友升,是湖南長沙人。早年加入湘軍。後隨左宗棠入陝甘,辦理軍需。作爲劉錦棠麾下的重要將領,參與收複新疆,清廷賞給他頭品頂戴。
1884年3月,清軍兵敗北甯,滇桂邊境局勢危急。4月,清廷命當時的湖南巡撫潘鼎新帶兵前往廣西,取代北甯戰敗的諸將,抗擊法國侵略者。方友升也奉上谕,統率所部兩千人,跟隨潘鼎新前往廣西。
不久之後,方友升和另一位湘軍將領王德榜等人一起,率部取得了觀音橋之戰的勝利,擊斃擊傷法軍一百多人。遭受重創的法軍狼狽南逃。
在後來的鎮南關一戰中,方友升雖然不像馮子材、蘇元春、王德榜等人那樣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人物,但也率部駐守在後路,頗有微功。之後的諒山大捷,方友升也有參與。
中日甲午戰爭中,方友升所部雖然沒有直接和日軍交手,但也駐守在山海關外,守衛後路。戰後,方友升就任廣東南韶連鎮總兵。
八國聯軍侵華後,當時的湖南布政使錫良奉上谕統率湖南勁字五營、湖北武功五營(挂名湖北的軍隊,其實是湘軍)北上勤王。湖北勁字五營的統帥,就是方友升。1901年4月,方友升率部駐守在娘子關。當時,清廷一味求和,多次命令山西巡撫岑春煊警告方友升等前線將領,不准回擊列強的進攻。23日淩晨,德軍及教民兩千多人猛攻娘子關,方友升率部稍作抵抗後,即根據岑春煊的指示,撤離娘子關。方友升傳奇的外戰生涯,至此才畫上一個並不完美的句號。
我們可以拿出一張中國地圖,按照新疆喀什、廣西友誼關、河北山海關、廣東韶關、山西娘子關的順序,連幾條線,然後想象一下清朝末年的那種交通情況,這樣一來,我們不難想象方友升萬裏奔赴、保家衛國的辛勞。這還只是說奔波,還沒有說其他的困難。
說完了方友升,我要鄭重地說出我的觀點,那就是:清末湘軍外戰勝多敗少,即便是敗,那也是站著敗,而不是跪著敗的!戰鬥的結局雖有不同,但湘軍精忠報國的精神以及永不服輸的血性,始終沒有改變! 首先說收複新疆一戰。收複古牧地、烏魯木齊等地的戰鬥,是劉錦棠麾下湘軍和金順所部清軍一起打的,但湘軍是占主要地位的。後金順前往攻打瑪納斯南城,久攻不下,最終還是湘軍趕到,解決了問題。 進軍南疆的關鍵一仗達坂爭奪戰是湘軍打的,達坂、吐魯番兩城是湘軍收複的。張曜等部雖然攻下了托克遜,但並未遇強敵,不算關鍵戰鬥。南疆作戰,湘軍是先鋒,張曜等部爲後繼,幾乎所有的仗都是湘軍打的。後來反擊阿古柏余孽的戰鬥,也基本上是湘軍打的。
然後說說中法戰爭。中法戰爭的主力是湘淮軍,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戰功要記在湘軍賬上,另有百分之四十的戰功是淮軍的,包括馮子材所部在內的其他軍隊分享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功勞。 在中法戰爭中,湘軍勝多敗少。第一次基隆保衛戰,湘軍名將曹志忠指揮得當,取得完勝。第二次基隆保衛戰,由于劉銘傳放棄基隆保滬尾,最終清軍撤離基隆,算不上失敗。滬尾保衛戰,湘軍名將孫開華指揮得當,重創法寇,使法軍不敢再窺伺滬尾,功勞甚大。月眉山阻擊戰,包括湘軍在內的清軍沒能守住陣地,算是失敗,但法軍不敢繼續進擊,所以月眉山失守對大局未産生巨大影響。鎮南關、諒山大捷,湘軍蘇元春、王德榜兩部是參戰主力,戰功並不遜色婦孺皆知的馮子材多少。鎮海一戰,湘軍名將歐陽利見沉著指揮,使孤拔不敢進擊,取得勝利。
然後再說說中日甲午戰爭。著名近代史專家張鳴教授認爲,甲午戰爭中的湘軍之所以戰鬥力差,是因爲“現代化水平還不如淮軍”,“裝備更爲落後”。果真是這樣的嗎? 事實上,湘軍兵敗牛莊的直接原因是清廷中了日寇“佯攻遼陽,實取牛莊”之計。在第三、四、五次海城反擊戰的時候,清軍在海城外圍集結了六萬多人,數量遠遠超過日軍。然而清廷中計之後,海城外圍的清軍只剩下了一萬多,人數遠遠少于日軍。這一萬多軍隊中,只有魏光焘的三千多人、李光久的兩千多人參加了牛莊之戰。其余的軍隊由于晏安瀾的阻撓,並未開往牛莊。 這樣一來,魏光焘、李光久以六千余人對陣日軍兩個師團兩萬多人,失敗是必然的。然而就是在這種絕望的情形下,湘軍的表現依舊不錯。連日本人都不得不承認:“其能久與日軍交鋒者爲武威軍(魏光焘麾下湘軍名武威軍),奮力決戰,力戰一晝夜,實清軍中所罕睹也。”連日本人都佩服,我們又何必抹黑先烈呢?牛莊一戰,擊斃日寇七十余,這一戰果在整個中日甲午戰爭中都是極少見的,是很不錯的。可見,魏光焘、李光久以及六千余湘軍是努力了,是拼命的。失敗主要怪清廷中樞沒能識破日軍詭計! 當然,湘軍兵敗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清廷的腐敗以及制度的落後等,張鳴教授所說的武器裝備不如日軍也是一個原因。但武器裝備的落後絕不是唯一的原因,也不是主要的原因。 和牛莊之戰一樣,湘軍抗日保台,也是知其不可而爲之。當時,慈禧太後生怕得罪日本,嚴禁大陸接濟台灣。張之洞、劉坤一等人想支援,也被慈禧的谕旨所禁止。大陸的接濟沒有,而日軍的數量卻是如此之多,失敗是必然的。 然而,就是在這種絕望的情形下,七千湖湘子弟依舊奮起抗擊,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最終都長眠在寶島台灣,其中包括新楚軍的優秀將領湖南湘潭人楊載雲、湖南平江人胡輪。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生就曾公開表示:“我作爲湖南人,可以很自豪地講,湖南人是用生命防衛過台灣。”“湖南人愛台灣不是用嘴巴講,在曆史上用血來表達對台灣維護的感情。” 最後說說湘軍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的作爲。湘軍將領劉光才率領的忠毅五營、勁字五營取得東天門阻擊戰的勝利,使法、德列強不敢深入山西,進逼慈禧太後及光緒帝所在的西安,功勞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