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爲你展示另外一個世界
作者|Kerr
美國是一個聲稱人人平等的民主國家,而英國曾經殖民過這片土地。
幾百年前,也就是1782年11月30日,英美兩國簽署《巴黎和約》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爲美洲首個獨立國家的時候,美國人就已經表示甯願丟掉皇冠也要換來自由。
幾百年後,大量的媒體事無巨細地報道英國王室的各方各面,當年戴安娜王妃嫁給查爾斯王子的時候,就屬美國的轉播最爲瘋狂,收視率最高。
美國人熱衷于王室嗎?
是的,有相當一部分人熱衷于王室,且僅僅是英國王室。
英國王室一家在美國娛樂媒體占據了一席之地,有大事的話,那必然是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
沒有什麽事情的話,網站小編也會想方設法挖掘一些老料來看。
比如當年戴妃戴過的珍珠王冠現在又戴到了兒媳婦凱特的頭上,哈裏王子手捧花是從後花園摘的,是媽媽最愛的花等之類的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被登在網站很顯眼的位置。
這也從側面證實,戴妃的影響力依然存在,且影響力還很大,有很多美國人民一直在緬懷她。
和美國人不一樣的是,英國民衆需要繳稅來供養王室一家的開銷,所以,英國民衆對王室的感情很複雜,他們對王室的看法沒有那麽單一。
英國人也會疑惑,爲啥美國人這麽熱衷于王室,甚至比英國人還要更加迷戀王室的一切。
美國人對英國王室多狂熱?
舉個例子,近來負面新聞纏身的黑人混血王妃梅根·马克尔,也就是哈里王子的老婆,她在英国的人气不高。
但是這並不影響她成爲美國人眼中的時尚新星,穿一個白襯衫出街,接下來這個白襯衫的銷售額就增長了3000%,打破該單品的銷售記錄。
《王冠》(英語:The Crown)是一部英美合作拍攝的電視系列劇,講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統治初期的傳記故事。
劇裏的一個英國演員馬特·斯密斯,也就是演第十一个神秘博士的那个英国演员,他在《王冠》里出演了菲利普亲王,在影视播出之后,他在美国的人气暴涨。
馬特·斯密斯说道:“我真不知道他们(英国王室)在美国有多受欢迎,直到我出演了这一部剧。
也許,他們一直設法保持作爲王族的神秘和高貴,而這種特質在某種程度上非常吸引人。”
2011年,有2300多萬美國人爲了觀看威廉王子和凱特的婚禮轉播起了個大早,畢竟英國和美國的時差在那,威廉王子的家庭在這之後也一直廣受關注,這個小家每一次有新成員的增加,那必然是鋪天蓋地的報道。
1981年,查爾斯王子和威爾士王妃戴安娜的婚禮被稱爲世紀婚禮,並成爲20世紀80年代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之一,在當時,倆人的結合滿足了許多人對童話故事裏王子和公主的幻想。
誰也沒想到,這場婚姻最後會那麽狗血,以戴妃的早早離世草草收場。1997年,戴妃的葬禮同時有3000萬人觀看。
再往上追溯,女王的大伯,也就是愛德華八世,當年爲了娶美國離異女人華萊士·辛普森毅然退位的事情在美国广为熟知,不过那是1940年代左右的事情了。
美國人對英國王室這一家的關注,從來就沒有停歇過。英國學者波士頓大學現代英國曆史學副教授阿裏安·切尔诺克对这一话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她將這種原因歸根于,美國人的“浪漫空想主義”,因爲現實中有太多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尋求一個現實版的童話故事來安慰自己。
在阿裏安·切尔诺克看来,王室一家代表着美国人对美好的终极幻想,“在美国,人们都有多种压力和焦虑情绪,至少在我的工作中是这样的。”
“我認爲,美國人看到的是王室裏幸福的夫婦、可愛新生兒和家庭的和諧,這些代表著人性的積極、美好的方面,可以讓我們從國家的頭條新聞、聳人聽聞的報道和每小時的突發新聞中得到喘息的機會。”
在今天,英國王室在英國更多是被當做吉祥物的存在,阿裏安·切尔诺克补充道:“英国政体与美国不同,美国政府不用像英国人那样资助王室。因此英国人更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对王室的看法和感情十分复杂。“
“英國人對于國家的權力問題十分敏感,因此王室參與進政治可能會引發人民質疑,比如之前的查爾斯王子。”
另外一個學者提供了心理學角度的觀點,賓夕法尼亞州的穆冷伯格學院的心理學副教授傑夫·鲁德斯基表示:
“皇室成員與很多古老的東西相聯系,我們對自己身份有探索欲,這促使我們去主動了解我們的過去。而這些人,用一種非常簡單而又具體的方式將我們與曆史和傳統相連結。他們是世界曆史大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他們有過有很多很多壯舉。”
“而如今,雖然王室成員不再扮演如此重要的曆史角色,但在某種程度上,直系血統是仍然是一種輕易與過去聯系的紐帶。人們通常喜歡把過去浪漫化,而又有什麽比國王和王後的傳奇更浪漫呢?”傑夫·鲁德斯基说道。
從他的觀點裏拓展,英王室這個超長待機的女王本身就是一本曆史書,引起人的興趣無可厚非。
除了社會壓力導致的心理需求,美國人對王室的熱衷和從小接受的資訊有很大的關系。
由于迪士尼大量的書籍和影片的傳播,大多數美國女孩從小就有一個公主夢,她們認爲世界上真的存在童話故事,真的有王子和公主,成爲一個公主是人生的終極夢想。
在現實世界中,並非沒有嫁入英國王室的美國人,現在就連黑人混血都可以嫁入王室,王室的准入門檻越來越低,任何姑娘都有機會成爲princess,灰姑娘遇到王子飛上枝頭變鳳凰,這樣的故事難道不令人向往嗎?
這麽說來,美國人癡迷英國王室就不難理解了。至于爲什麽是英國王室,一來是因爲都是英語國家,當年的英國殖民過太多的國家,前前後後共有56個,其影響力非常廣。
舉個例子,哈裏王子和梅根婚後去澳洲的時候,當地人蜂擁而至,媒體也爭相報道。
二來英女王這一形象實在是成功,老人家活了一把年紀,真正上過戰場直面過生死,一生恪守職責挑不出錯處,是多個國家的精神女王,十幾個國家鈔票上都有女王。
英國人民對她的支持率高達90%,有她坐鎮的英王室穩如磐石,已然成爲了英國的最強品牌。
說到這裏,著迷王室這種現象並不值得批判,畢竟,人總是會追求美好的東西,這是人的本性。
但是,英王室的醜聞大家也都耳熟能詳,查爾斯和戴安娜的故事並不美好,揭開華美的袍子,底下赫然是密密麻麻的跳蚤。
喜歡王室的話,把它當作業余愛好是可以的,但是花費大量時間癡迷于此,遠離了真實的生活,有害無益。
寫這篇文是寫時尚圈那一篇的時候,發現美國人特別迷戀王妃們的穿著,因此有了寫文的契機。如果你有更多觀點的話,評論區留下的想法。
首發于微信【周可兒的世界】,ID:KerrChou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