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樹維維安
經觀財經眼專欄作者
這個時代,物價們都有些“狂躁”。
熔噴布價格近期極速攀升,從疫情前的1.8萬元/噸,到2月底的20萬/噸,3月上旬再度翻番至52萬元/噸,漲價29倍。
除了“瘋狂的熔噴布”,還有漲價75%的試劑盒、漲價10萬的呼吸機……
你得慶幸,背靠祖國,生于斯,長于斯,這些都不可怕。
我們可以買到平價的口罩,還能免費檢測,醫治新冠肺炎。
然而,價格“狂躁”不已的,不僅僅是醫療器械這樣的防禦性資産。
看看發了瘋的油價吧。
4月1日,美布兩油期貨繼續重挫,WTI原油期貨盤中價格一度下破20美元/桶!
這是什麽概念?
打個比方,如果用裝石油的桶裝滿礦泉水的話,肯定是超過20美元。
想象一下,一個“賣油,不如賣水”的時代,是不是有點誇張?
下文,將會解讀原油曆史性大崩盤的奧妙。
01
想要解破複雜的原油,不妨先來看看簡單的口罩、呼吸機。
大家都知道口罩漲價了,基本上也很清楚爲什麽漲價。
市場經濟,供求決定價格呗!
這個供求,很多人看到了國內的,但卻忽視了國外的。
現階段,理解這個因素非常重要。
全世界70%的口罩産能在中國,而美國國內的口罩缺口高達99%。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外貿上的話語權。
爲了爭奪所謂的市場話語權,出口國和進口國,時常會進行一場無聲的博弈。
決定博弈走勢或格局的,通常是大國與“重器”。
你可以看到,特朗普及其幕僚,不遺余力地攻擊中國的口罩質量。
甚至不惜與自家人翻臉,一度把聲援中國KN95標准的3M公司拉入政府采購的“黑名單”,以殺雞儆猴。
剛豁免中國醫療産品關稅,僅僅相隔10天之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又推出了一個新的“緊急使用管理”,翻臉拒絕進口中國KN95口罩。
很多人就此聯想到當年的北新建材事件。
2005年,美國東南部遭遇飓風損失慘重,于是向這家中國上市公司采購了很多的石膏板,支援災後重建。
當時美國方面不聲不響,但就在時間過去3年,美國次貸危機時,一些房主卻突然提出:從中國進口的石膏板會釋放出含硫氣體和甲醛,損害了他們的健康,並以此爲借口要延期貸款甚至要北新建材賠款!
事實的真相是,在打官司期間,美國變更了建材標准,然後北新建材這批石膏板就由原來的合格變爲了不合格産品……
最後的結果很多人都記得,北新建材出17億和解費和3億訴訟費,結束了和美國方面的糾紛,導致該公司此後因爲財務問題一蹶不振。
美國需要口罩嗎?需要石膏板嗎?
這是毋庸置疑的。
合並兩起事件來看,在特殊背景下,美國是當時石膏板和口罩最大的消耗國。
現在有3億美國人需要N95口罩,而這個産能,目前唯有日産超1億只的中國能提供。
于是,美國衛生部開始借鑒當年的“經驗”,打壓與中國之間簽訂的口罩合同價格。
其一是通過炮制口罩質量問題,利用國際社會輿論施壓中國,以便按照“次品價”談判或交收,甚至將其非法“扣押”。
其二就是通過所謂的“技術賠償款”條款,讓中國邊出口,邊按照美國人制定的准則來“割肉”。
02
呼吸機,同樣是如此情形。
美、德、英、法、意等國家,目前的呼吸機總數大約爲212700台,而需求缺口大概有992000台。
中國當下的呼吸機産能,大約爲全球(除中國)的兩倍。
呼吸機又是個技術壁壘比較高,供應量複雜的行業,要想在短期內加快複制,幾乎是難于登天。
因此你看到,余糧不足的某國,再次把目光對准了中國。
美國一方面與中國談判呼吸機進口,一方面肆意渲染“呼吸機並不緊缺”的假象,特朗普甚至對州長申請調運物資的加急電聯置若罔聞,甚至表示“怎麽可能需要這麽多呼吸機,你們都是來玩政治作秀的嗎?”
27日,特朗普又發推文稱:在紐約州的倉庫又“意外”發現數千台,原來是聯邦政府遺忘了的呼吸機,全國醫院的後勤部門大可不必擔憂。
特朗普對呼吸機“不緊缺”的渲染更甚于口罩。
這也是一種看菜吃飯式的手段。
因爲特朗普深知:呼吸機,價格更難打壓,也很難挑刺!
怎麽辦?只有虛化美國國內的供求關系,讓供應商中國比美國“急”。
但,特朗普算錯了。
美國不買,中國的呼吸機訂單照樣排到6月份。
現有已經達到平時10倍的訂單量,根本無暇顧及。
03
讀懂了口罩,呼吸機,再來看原油。
爲什麽中國的疫情基本告一段落,口罩,呼吸機的成本、原材料價格依然如此堅挺?
那是因爲,各方對全球未來數年保持高需求的預期,並未消失。
歐美決定摒棄舊思維,重拾口罩,而按照歐美人吃一塹,長一智的經曆,未來廉價的口罩,必將成爲長期的個人防護品。
從3月1日起到4月4日,中國一共出口了38.6億只口罩。其中來自法國的訂單,就超過了10億只。
視疫情發展,這個數字最後會上升到什麽樣,誰也不好說。
呼吸機也是同理,歐美國家,老齡化問題在疫情下充分暴露,各國的衛生機構庫存告急,必將在今後的數年內積極補庫,以應對頻發的次生災難。
需求的預期,決定了價格的預期。
原油則正好相反。
原油市場與口罩相反,是中國需求多,而歐美國家的增量需求有限。
中國,什麽時候迎來原油消費的拐點?
各産油國都在察言觀色,直到這次疫情來臨才有所眉目。
俄羅斯和中國走得近,對中國的經濟數據和邊境活動看得很明白,已經意識到新能源轉型在中國的推廣勢在必行,石油消耗的峰值也臨近了。
一封城,中國內陸的經濟活動大多都停止了,石油需求大降。這時候中國汽車保有量、汽車滯銷,甚至交通工具革新等問題,更加暴露的一清二楚。
俄羅斯也很明白,盧布在貶值,考慮到和中國25年的長協訂單已經消耗了一半,必須得未雨綢缪了。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開始加速在市場上“傾銷”石油。
俄羅斯油田的開采成本大概在25美元左右,應付現在的油價,只能勉強趕上盈虧平衡,但爲了達到目的,也只能顧頭不顧尾了。
沙特呢?
沙特比俄羅斯還能抗揍。
據傳,沙特開采一桶石油的成本全球最低,大概在10美元左右。
沙特跟俄羅斯賽著增産,一方面也是看清了遠東的焦灼形勢。另一方面,逮著時機,擠兌一下貌合神離的老大哥美國。
畢竟美國人薅沙特的低油價羊毛薅得歡快,還時不時挑動沙特去自廢武功幹伊朗,最可恨的還是逼著沙特配合美國炒作油價,最後的結果是美國人出口賺錢了,沙特阿美上市就迎來了破發。
敢怒不敢言的沙特,一直苦于沒有增産的理由,如今俄羅斯退出談判,被沙特人揪住了小辮子。
你看,我可不是故意的。俄羅斯都退出OPEC談判不帶我們玩了,那我總得增産,彌補點損失吧?
沙特也在賭,賭美國的容忍度,當然,本質上還是對亞洲買家(中日韓等)需求的深度擔憂。
當然了,油價暴跌,最大的“莊家”美國更不好受。
相傳,美國的開采成本價約爲35美元,“冠絕”群雄。
4月1日,美國頁岩油生産商Whiting Petroleum已經向德州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産保護,共涉及36億美元債務及73億美元資産。
別忘了,美國是當下原油第一大出口國,套利賺價差的能力無與倫比。
但問題是,油價崩盤,如果這樣的“套利”把自己套住了呢?
你可以看到,特朗普近期頻頻對俄羅斯和沙特施壓促其減産,明顯是想讓油價彈回來,好幫助疫情下的美國穩住原油出口第一大國的地位。
特朗普更頻頻表示要“提高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簡直是對俄羅斯和沙特的瘋狂暗示——再不自覺點,我就抄了你們的老底,再拉上去收割你們……
但結果依然是,誰也不鳥誰,僵局還在持續。
兩敗俱傷,甚至三敗俱傷的事情,一般是違背政治經濟學常識的,如果出現了,說明供需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巨大缺口。
大家雖然明面上在賭氣擡杠,但其實都心知肚明。
這個時候,誰都顧不上賺得多賺得少,只要能把競爭對手打趴下,能賺一點是一點。
疫情並不是這場危機的開始,但卻讓各方看清了格局。
原油,即將長期走熊!
而醫療器械,成爲新的香饽饽!
供求關系,是價格傳導的本源!而政治博弈,則促成了關鍵的價格波動!
口罩,呼吸機,原油……暴漲暴跌又如何?
崛起的中國,未來勢必能夠更加從容地“定價”這個時代。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移步至微信公衆號“經觀財經眼(公衆號ID:jgcjy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