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蟬的一生,既著迷又害怕。
用什麽詞來形容它呢?我苦思冥想而不得。決絕?隱忍?還是鳳凰涅槃?….. 在這只昆蟲身上,我看到一種隱藏在小小身軀中的精神,那種精神,有點接近義無反顧和向死而生的悲壯。
我們老家臨海方言中,把蟬叫做“桑洋”,只是音譯,或許是桑羊,或許是桑鴉,又有人說應該是嗓啞,因爲它那麽撕心裂肺地叫著,一天下來,不把嗓子叫啞才怪。我因此留了心眼觀察,發現到了傍晚,蟬的叫聲中,確實多出了那麽一點點沙啞的音色和疲憊心情。
畢竟是鮮活的小生命,又是古人口中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的小生物,撕心裂肺呐喊一整天下來,總會累的。
有人說,蟬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它們是這自然界裏可有可無的一分子。我們並不需要炎炎夏日中那些聒噪的蟬鳴,徒然增添人的暑熱煩惱之情。我們的孩子也不需要拿捉蟬來尋找樂趣,好玩的事情太多。蟬吸食樹汁,反而會破壞林木。這種生物,在地底下蟄伏十幾年,一朝蜂湧而出地面,爬上樹枝,蛻變羽化,在樹上嘶叫一個月後,塵歸塵,土歸土,重回地下。它們的生命周期和輪回如此不可理喻地失衡,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存在即合理。
數不盡的蟬卵在地底下進化成幼蟲—傳聞中的高蛋白美食“知了猴”。這些幼蟬長達數十年在黑暗的地底下生活,不見天日,被水淹、被地下的螞蟻侵食、被地上的動物刨食…..犧牲掉一大批。它們怎麽會有如此大的耐心,呆在地底下十幾年?
我好奇地想,這些小生物,它們到底在想什麽呢?難道沒有一只幼蟬,曾經質疑過爲什麽要呆在地底下這麽多年?這蟄伏的年數,又是誰規定的?它們的父母,在産下卵後不久就仙逝了,不能再爲它們做出人生指引,而蟬的世界與螞蟻不同,沒有完善的組織構架,也沒有領導者,那麽是誰在引導著它們?難道是自然界裏那只無形的手?
在一個雨夜,步調一致的大規模行動悄悄發生了,似乎是沉悶的雷聲和詭異的閃電喚醒了它們的野心,要去占領外面的世界。夜雨將泥土滲得濕透,成千上萬只知了猴醒了,它們扒開泥土,呼吸第一口來自外面世界的富氧空氣,終于用赤褐色的硬殼,頂開壓抑了它們十多年的土壤,湧出地面。
可是知了猴大軍低估了外部世界的凶險。當年父母把它們推向大地,是含著良苦用心的 — 地底下雖然暗無天日,潮濕郁悶,無論如何還是比地面上安全許多。如今這些湧出地面的知了猴大軍,恰好成了聰明獵食者的美食—這可是十年一遇的饕餮呀!即便是食物選擇範圍極廣的人類,在夏夜裏若是起了情趣,念念不忘油炸知了猴的美味,說不定也會挑燈夜戰,加入知了猴的搜捕行列呢!
知了猴中的幸運者躲過了這一切一切的凶險,終于得以爬到一棵隱蔽的樹幹上,緊緊附在上面。夜深了,荷塘裏的青蛙、草叢裏的夏蟲,都累得睡了。萬籁俱寂。知了猴聽到自己脊背裂開的聲音。
開始了。
它在痛楚中興奮著。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也是蟬的最後一次蛻變。它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掙脫外殼,讓柔嫩的翅膀展開,在空氣中變得堅硬起來 — 那絕對不是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如果失敗了,它將連同這個外殼,不體面地挂在樹上,成了他人指指點點、或驚或奇的對象,抑或是同伴們的笑柄:“你看,它挂在樹幹上枯萎的屍體,多像被釘在了恥辱柱上的狼狽樣!”沒有一只蟬願意這種模樣成爲自己的結局,所以它咬牙切齒、拼了命也要從那硬殼裏剝離和逃出來!
一夜未眠的蟬精疲力盡,好歹,它終于成功了。當第一縷陽光射在它身上,那對原本玉色的翅膀變黑了,脈絡也更硬了。蟬突然滿血複活,它全身一抖索,打了個激靈,振翅沖向樹的高處—那個它的父母親曾經相遇、戀愛、交配和産卵的地方。雖然它從未見過父親的樣子,耳邊卻仿佛響徹著它的聲音:“孩子,大聲歌唱吧,用力歌唱!歌唱你的新生,歌唱你的驕傲,用歌唱去尋找你的愛人!”
蟬再一次興奮了。它全身發抖,用盡力量發出最強的聲音。十多年來身處地底的隱忍,黑暗和苦難中是什麽支撐著它繼續活下去,一道一道死亡門坎又是如何跨越過去的……..它再也不願去回首和回憶那些事情,它只知道現在要拼盡全力呐喊、歌唱,才對得起之前所有的沉默,那小小身軀裏爆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成了整個夏季裏令人無法忽視的最強音。
在日光下短暫的一個多月中,它必須用這種方式,找到配偶,然後像當年自己的父母親一樣,在樹枝裏産卵。樹枝被吸空後,會帶著它們的孩子墜入泥土之中,開始又一個輪回。而它自己將在秋葉落下的時候,悲涼地死去。
我不喜歡聽人在文字中用“噤若寒蟬”這個成語來形容某人某事,不是因爲人,而是因爲蟬。你都不知道它曾經經曆過了什麽?那裏面有超乎尋常的痛、孤獨、義無反顧,以及爲了自然界生生不息而承擔的責任感。
讓我們來敬重和放過一只蟬吧,讓它自由地去破殼、羽化,飛上枝頭傾吐它的苦難和悲歡。蟬,或許並不是如同我們想象的那樣,存在毫無意義,相反,蟬的一生帶給我們的思考,或能觸及心靈深處。
在一個夏天,有星空,有月色,有蟬鳴,有荷塘裏的青蛙,柴門裏的犬吠,即便是嗡嗡咋咋的蚊蟲和蒼蠅,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都是我們熟悉又懷念的夏天呀!
存在即合理,接納和理解它們,然後引導。
【雲端原創】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