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區,那是太行山北麓的一個普通小村莊。雖然沒有奇山秀水,但也算物産豐饒,人傑地靈,特別是村西的山上有一座始建于遼代的古寺建築群——莊公院,寺廟顔值不低。難能可貴的是,在北京各郊區縣如火如荼進行旅遊景區大開發之際,這裏卻安安靜靜,一直深藏在大山裏未被遊客大軍“攻占”。每次回老家,我幾乎都會去看看這座千年曆史的古寺,趁這次清明節小長假的機會,我又一次踏上了這片熟悉的山谷。
平時從北京城區開車過來玩的自駕遊客不多,所以路上並沒有旅遊路牌提示,你可以用手機導航“北京超化寺”,走起來非常簡單。從北京市中心開車過來,單程大約46公裏,1個小時車程。遊客的汽車可以順著莊公院路口的山門一直開到步行路的起點處。景區的道路兩側盡是大片的桃園、柿林和山楂果園,在這個果樹開花的季節,走這段路,花香四溢,令人精神氣爽!
眼下正是春暖花開,萬物複蘇的時節。停好了車,你可以隨著三三兩兩的遊客一起徒步走一段山路,活動活動筋骨。上山的一路,可以看到許多城市裏根本沒有的漂亮自然風光。
遊客的身後就是我提到的那座始建于遼代的千年古寺——莊公院。幾年前,文旅部門專門對這座古寺建築群進行了適度的修繕,同時還安裝了太陽能照明、僧房和遊客座椅、公廁等設施。你看到遊客身邊的礦泉水桶了嗎?這是莊公院的一大特色,如果有一天你來莊公院遊覽,沿途看到有遊客扛著礦泉水桶上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具體原因後面詳說。
今天雖然是小長假的第二天,但明顯這裏的遊客並不多。偌大的一座寺院幾乎被我們幾個遊客獨享了。這座古寺的官方叫法是“超化寺”,又名“莊公院”,始建于遼代道宗清甯二年(1056年),初期爲佛教寺院。由此可知,這座寺廟的曆史距今已有964年之久。想想看,北京作爲全國的首都曆史有多久?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建“元大都”(元朝首都)算起,到現在大約是753年。顯然,北京作爲首都的曆史,這要比莊公院的出現晚了211年!
通過閱讀寺內現存的5座古老碑刻內容,可以了解到這座跨越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莊公院,幾度頹廢又幾經重修才有了今天的模樣,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從古碑刻上了解一下這座古寺的曆史。
在曆史上,這座古寺並不一直是佛教寺廟,也曾做過道觀,這就是莊公院的一大奇特之處。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1966年,莊公院裏還有三位道士在此居住。據碑刻記載,清康熙年間,道教龍門派弟子王太定重修莊公院之後,便在此收徒授業。之前在國內各地旅行期間,寺廟看過不少,但同一地點既做佛寺,又做道觀的情況卻沒有遇到過。可見此地環境應該符合道教佛家的定位理念,無論僧人還是道士都看中過這方寶地。
記得小時候每次和小夥伴們來莊公院遊玩,都要抱一抱這棵挂著紅牌、樹齡近千年的古柏。當時印象最深的是,至少四位小朋友手挽手才能合圍這棵大樹。實際上在莊公院內的四角各有一棵古樹(2棵古柏、2棵古松),它們每一棵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有的還被傳得神乎其神,這裏不宜多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守廟人聊一聊,你能發現很多與古樹有關的好玩故事。
在莊公院地藏殿的山崖牆根處,有一池山泉以及一口淺井。我們每次爬山來到這裏,口幹舌燥,嗓子冒煙,恨不得立馬跳進水井灌個水飽。尤其是暑熱天裏,舀一杯清澈的泉水一口下肚,絕對甘甜爽口,沁人心脾。山泉旁的這口淺井,水深僅2米左右,但卻非常神奇,冬不幹涸,夏不外溢,無論年景是否幹旱,井裏永遠有水,水位永遠都是那麽高。你說神奇不神奇?
您可能不知道,古寺莊公院所在的婁子水村,雖然靠山但卻不是個水源豐盛的村子,村民吃水都要打很深的水井才行。記得村裏老人愛說——“莊公院的水用瓢舀,婁子水的井深十八庹(讀tuǒ)”(庹: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1庹),說明村裏的地下水位至少在30米左右,而這座古寺泉水雖然在海拔四百米左右的山腰處,但卻唾手可得。
正在給水井拍照的時候,來了一位從北京城裏來玩的遊客。只見他放下碩大的背包,從裏面取出了一只飲水機上使用的礦泉水桶。麻利地把從水井中舀出泉水,灌滿水桶,據說他每周都會來一次打水,這水就是要帶回家裏飲用的。這就是爲何來莊公院遊玩的路上,總能看到有遊客帶著礦泉水桶上山的原因。
記得曾經有健康衛生方面的專家特地來莊公院考察過這裏的水質,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口泉水井的水質中富含硒元素。如果你上網查一下可以發現,經常飲用富含硒的礦泉水,可以延緩人體衰老,增強免疫力,而且對眼睛、心髒和肝髒都有好處,甚至還能降低血糖和尿糖。所以,但凡經常來莊公院休閑旅遊的城裏人,一定會帶著儲水工具來打免費泉水。
在灌滿了兩桶桶裝水之後,這位遊客還要痛飲幾瓶泉水才算過足瘾。那麽,你去過北京房山旅遊嗎?知道千年古寺莊公院嗎?願不願意來嘗嘗這處神奇的山泉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