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靠譜的平台,找靠譜的海外工作,歡迎關注“外聘網”
一位叫王國傑的周口大叔,把燴面賣到了坦桑尼亞,惹得非洲小夥飙起河南方言大贊好吃,而與坦桑尼亞相鄰的蘇丹,則有一個河南廣場。50年的對非援建史中,河南人幾乎承擔了所有中國援建項目的基建施工,源源不斷的河南人和河南企業進入非洲大陸落地生根,僅2017年前10個月的出口額就達到104億元。非洲爲啥到處都是河南人?
非洲不光有河南燴面,還有河南廣場
在非洲大陸東岸,印度洋西海岸的坦桑尼亞累斯薩拉姆市,有一家名叫“又一新”中餐館在當地華人圈頗爲有名氣。
餐館裏,三五華人圍坐在方桌前,拿著筷子叨菜,據說,這家店的招牌美食是河南特産——羊肉燴面。甚至有非洲兄弟,直接狂飙中文:燴面好吃,好吃。中文也就罷了,這還是一口地道的河南話。
飯店的老板,叫王國傑,正宗的河南人。40歲的他已經在坦桑尼亞生活了12年。2005年,王國傑來到坦桑尼亞,做一些中國生産的陶瓷餐具和玻璃器皿、不鏽鋼産品等生意。
故土難離,人的胃總是會第一個想家。王國傑經常把他的華人朋友圈聚在一起,自己下廚做幾道中餐,其中就有家鄉的美食——燴面。
次數多了,王國傑的手藝也愈發精進了,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稱贊。朋友們開玩笑說:王國傑,你要是在這裏開餐館該有多好啊,我們也能吃到正宗的河南燴面了。
不料這句話成了真,王國傑真的幹起了餐館,賣羊肉燴面。千萬別小瞧這個餐館,它的建築面積就有1000多平方米,30多個員工,除了廚師和管理人員是河南人,其他的服務迎賓人員都是聘請來的坦桑尼亞姑娘,一溜穿旗袍的美人兒。
店裏偶爾還上演河南武術、中非朋友一起包餃子之類的節目,去店裏吃飯的河南人,也會拉上他們的非洲小夥伴,在坦桑尼亞卷起了一股不小的河南風。
非洲小夥伴熱情、能歌善舞,總能把活動氣氛搞得很high。王國傑也十分喜歡和非洲兄弟來往,但凡當地人在他這辦婚禮,聚會,他都會主動減免費用。
如今,這飯店幾乎成了華人和坦桑尼亞交往的根據地。
無獨有偶,坦桑尼亞的鄰國蘇丹,有一座中國風爆棚的廣場,廣場上有一處翹著飛檐的涼亭,噴泉底座畫著青花瓷和金色的龍。
廣場的名字叫“河南廣場”。因爲它的建造者是赴蘇丹的維和部隊,那批小夥子,大部分都來自河南。他們在援建非洲的同時,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懷念家鄉。
援建50年,河南見證了中非友誼
中國對非洲的援建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1956年到1977年,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了超過24.74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占中國對外援助總額的58%。
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就是坦贊鐵路。
當年,贊比亞緊需一條連接坦桑尼亞的運輸鐵路,中國援建這條鐵路時,在1970年起開始劃撥資金修建,用了相當于當時中國GDP的5%的經費用于修建這條鐵路。
這條鐵路在1975年開始通車,長達1860公裏,成爲贊比亞出口銅的運輸路線,成了該區主要的經濟管道。這條鐵路被稱爲“非洲自由之路。”
修建坦贊鐵路時,在先後向非洲派遣的近5萬工程技術人員中,絕大多數是河南人。
鐵路建設完成後,不少的中國鐵路工人就留在了坦桑尼亞和贊比亞,成了那裏的永久居民,以至于直到今天,在這兩個國家的中國人中,河南人占的比例最大。這大概是最早進入非洲的河南人了。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見好,華爲、中信、中建等企業開始進駐非洲市場。1984年,河南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在塞舌加爾開辦第一家境外企業,由此,河南踏上了對非投資之路。
9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河南人來到非洲大陸。到2003年,河南在非洲成立了46家公司,投資金額一千多萬美元。
2008年,許昌的瑞貝卡進入非洲市場。乍一看,有點驚悚,非洲人滿頭小辮子,哪兒輪得上戴假發?
其實不然,非洲人的頭發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多又密”,由于地理環境、生理等因素,他們的頭發不僅長得很慢,稍微長長一點就開始打卷,發質更是又細又弱,長到一定的長度,還會自動脫落重新生長,根本留不長。
在非洲,因爲不佩戴發制品甚至很難區分性別,所以非洲人喜愛戴假發,我們看到的那極具藝術氣質的滿頭辮子也是用假發和真發纏在一起編的,而那些造型各異的發型,幾乎都是假發,需要去專業的理發店打理。
假發在非洲可以稱得上是“剛需”了,非洲的男女老少們只要具備經濟條件,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佩戴發制品,愛美人士尤其是上班族,每人至少擁有三四頂假發。
而非洲本土並沒有配套的第二産業,這樣的條件下,瑞貝卡拿到今天南非假發市場份額的20%。
他們帶的當地人說方言用微信
河南人的腳步不停。
2017年5月,納米比亞東部道路開始通車。納米比亞的總統親自到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這條道路是納米比亞國家獨立以來建設質量最好的道路,河南國際是納米比亞的好朋友……”
這條路是由河南國際承建的,這個河南企業,作爲第一批在非洲紮根的企業,至今已經在非洲22年了。
河南國際已經獲得幾內亞558平方公裏鋁土礦的開采權,預測這個礦區的資源總量在100億噸以上,超過目前中國國內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的總和。河南國際也是在幾內亞唯一一家拿到礦區開采權的中國公司。
在幾內亞、贊比亞、利比裏亞,河南國際是最大的外國承包商;在莫桑比克、塞內加爾,河南國際是最大的中國承包商。
而這些河南人,不但把技術、美食帶到了非洲大陸,還把中國文化甚至河南文化分享給了非洲兄弟。
如果你在非洲看到有當地人熟練地用手機玩微信,發語音,千萬不要驚訝,因爲他們不僅會用微信,還會說河南話,偶爾會對著語音不耐煩地回罵“你個信球!”
2012年前後,中國影視劇曾在非洲引領了一陣熱潮。《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以當地語言播出時,曾引發“萬人空巷”,以至于很多當地人看到中國女人就喊“豆豆”。
伴隨著試播成功,2015年,坦桑尼亞人民家的電視又有了一個新頻道——中國非洲電影頻道。
這個頻道每天播出4部影片,全天播出時間爲18小時。覆蓋了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市區及周邊鄉村約600萬人口。在達累斯薩拉姆,使用數字機頂盒的電視用戶可直接收看到中國非洲電影頻道。
中國非洲電影頻道是河南電影電視制作集團與坦桑尼亞E電視台合作設立的,專門播出中國電影、電視劇。
而2017年11月,河南文化走進毛裏求斯暨中國功夫電影周把河南的功夫、太極等在當地展播,這兩個最具中國風的標志又把非洲人民迷得直說中。
援建50年,很多人不理解中國爲什麽援助非洲。爲啥要受那罪,花那麽多錢援建?
“一帶一路”提出了很有意思的觀點,“不是無償援助,要建立在互利的基礎上”。
這種互利,想必早就已經超越了我國在非洲做的基建。
外聘網歡迎各位看官的評論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