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咱們先討論一下什麽是髒腑發病這個概念,一個患者如有感受風寒,出現咳嗽、氣喘、胸部脹滿,而我們會考慮“肺主皮毛,職司清肅”,就會用麻黃、紫蘇疏散,杏仁貝母止咳化痰。如有感受風寒後,腹痛泄瀉,飲食納呆,我們會考慮胃主受納,消化、排泄,故用紫蘇、木香、烏藥,生姜等溫中散寒的胃腸藥。另一方面,如咳嗽痰多,不因于風寒而因于濕濁,便要從“脾惡濕”論治了。
2.無論內因、外因,都要通過髒腑才能發生變化,藥物的功效也要通過髒腑後發生變化。髒腑的功能各有特點,病邪的性質也各有特點。一個髒由于本身變化和所受病邪不同,出現症狀就不一樣,一種病邪由于侵犯的髒腑不同,發病也不一樣。總的來說,所有病證包括病因病機在內,都是髒腑生理病理變化的反映。當然,研究髒腑發病不能離開生理,也同樣不能離開病因病機,要三駕馬車同時拉。
3.前人說“業醫不知髒腑,則病莫知源”。研究髒腑發病,就是要觀察髒腑活動的正常和紊亂情況。可以從這幾方面了解其梗概,一是本髒的體用性質,包括本身的變化,如肝藏血,以血爲本,以氣爲用,性主升發,喜條達,惡抑郁,及肝用太強,氣盛化火,血虛生熱生風等。二是本髒與于各個組織的聯系,包括經絡循行部位。如肝主筋,開竅于目,爪爲筋之余,肝脈循胸脅、少腹,絡前陰,沖任隸屬肝胃等。三是本藏與其他髒腑的關系,如肝膽互爲表裏,與心腎相生,與脾肺相克,女子生殖隸屬于肝等。四是本髒對外邪和七情的發病關系,肝惡風,怒傷肝,肝味酸,酸傷筋,肝爲罷極之本等。我們用這四個維度,讓髒腑發病顯得更立體,以此爲坐標,那樣就不會顯得很亂,更有利于系統性發揮髒腑發病對臨床治療的指導。
4.下面就以髒腑的生理及各方面爲綱,說明相應病變,從而指出治療原則,適應藥物。(因篇幅有限,僅說一下肝髒)肝藏血,肝血虛則形瘦,面白無華,指甲無華,目眩,筋惕肉潤,舌淡脈細。肝血凝滯則脅痛如刺,脅下痞塊。氣爲用,氣太強,則橫逆,胸脅脹滿,易怒易激動。氣不條達,則悲觀消極,抑郁寡歡。性喜溫,寒則生氣不充,四末不溫;血虛生熱,則手足心熱,潮汗。志爲怒,則有急躁、忿恚,罵四,發狂。謀慮出焉,爲多疑善慮,致氣郁血虛。罷極之本,爲疲乏,不耐操勞。舍魂,爲失眠難寐,多夢驚醒,多屬血虛。藏相火,火逆爲頭脹,面熱,目赤,口苦。通于風氣,血虛生風,目眩煙花,四肢麻木抖動抽出。等等,不一而足。
5.結合上述的病理生理特點,從而總結出肝髒病變主要是血和氣兩方面,血虛、血滯、氣逆、氣郁。不僅本身發病,也能影響各組織功能異常。故治療肝髒注重補血、和血及調氣,補血:歸身、白芍、首烏、阿膠、菟絲子。和血:當歸、川穹、赤芍、丹參、雞血藤。理氣:郁金、香橼、玫瑰花、路路通、柴胡、青皮等。
6.這裏只是淺述了髒腑發病的一些生理病理關系和用藥,真正用于實踐,那還要我們下一番功夫于我們的經典“內經”,有些篇章甚至要會背誦,學醫要有苦功夫、慢功夫才行,只有打好基礎才能運用。(素問.靈蘭秘典)(六節藏象)(五髒生成)(五運行大論)(宣明五氣論)等都要熟知。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