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乳制品。它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也是日常飲食中的補鈣『神器』。
但是在中國,牛奶貌似並沒有受多數人的『待見』,網絡上也存在很多關于牛奶的誤解。
今天我們就幫大家總結一下關于喝牛奶的9大誤區,給牛奶『平反』~
牛奶致癌的謠言其實從2013年開始,每隔一兩年都會被提起一次。有傳言說牛奶中的IGF-1(胰島素生長因子)和酪氨酸會致癌。
真相:
目前膳食指南推薦的牛奶攝入量(每天300g)並不會增加癌症風險。
酪氨酸致癌是公衆對于美國一項實驗的錯誤解讀,無法證明牛奶致癌。
而且牛奶中IGF-1很少,需要長期每天喝將近1L牛奶才可能達到所謂的風險值,而牛奶的加工加熱也會讓大部分IGF-1失去活性。
真相:
確實有些蔬菜比如『荠菜』含鈣量比牛奶高,甚至是牛奶的3倍,但吸收率卻不如牛奶。
光從含鈣量比較並不公平。因爲奶是液體,喝足夠的奶相對容易做到,但如果全靠吃菜來補鈣,每天吃近一斤的蔬菜其實並不容易。
另外,不少蔬菜中還含有草酸,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效率。總之,牛奶和蔬菜我們都要吃,而牛奶補鈣的易行性和效率更高。
之所以有些人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爲中國人相比于西方人,更容易出現『乳糖不耐受』,從而在喝奶後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
真相:
國人也要喝牛奶。其實乳糖不耐受並不會太影響牛奶營養物質的吸收,從牛奶豐富的營養價值考慮,即便是乳糖不耐受人群也是建議喝牛奶的。
應對乳糖不耐受的方法有:
人們主要擔心的是添加『生長激素』和『性激素』這兩種激素。
真相:
國外牛奶中生長激素是合法添加的,國內牛奶中生長激素是禁止添加的。而性激素對産奶無意義,不會添加。
在某些國家,使用『生長激素』來增加産奶量是合法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都認爲規定劑量下使用生長激素是安全的。而在中國,生長激素是禁用的。
添加『性激素』如雌激素反而會抑制奶牛産奶,沒有人會特意添加。所以我們無需擔心牛奶中激素的問題。
市面上的牛奶保質期長短不一,所以很多人擔心,是不是保質期長的牛奶加了防腐劑。
真相:
牛奶保質期的長短與防腐劑無關。
市面上幾乎所有純牛奶的配料表中都沒有防腐劑成分,牛奶保質期主要決定于處理牛奶産品時的殺菌方式。
真相:
高溫滅菌的牛奶,確實會破壞一定的B族維生素。但喝牛奶最看重的蛋白質和鈣,而這兩種營養物質並不會因爲高溫受到損失。
所以如果你買到的牛奶做不到及時冷藏保存或盡快喝完,那麽完全可以購買高溫滅菌奶。
植物奶是指如豆奶、杏仁奶等由豆類和堅果制成的飲品。很多人從生活經驗上判斷植物來源的比動物來源的更健康。但其實並非如此。
真相:
植物奶的蛋白質、維生素、鈣等營養物質的含量相比牛奶都要低。只是含飽和脂肪較少這點上優于牛奶。
而且一般的植物奶産品都會添加糖,會增加人體每天糖的攝入。所以與其喝植物奶,不如直接吃豆類和堅果。
有人空腹喝牛奶會出現腹瀉症狀,就認爲空腹喝對胃不好。
真相:
其實只要不是太涼,空腹喝牛奶本身並不刺激腸胃,大多數情況空腹喝牛奶也不會出現不適,出現胃腸不適的多還是因爲乳糖不耐受的問題。
總體來說,牛奶什麽時候喝都可以。而對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可根據自身的感覺自行調整。
有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食管返流的患者如果想喝牛奶則應聽從醫生的建議。
本文爲“京醫通”原創,如有內容轉載,請標明來源
審稿專家:趙潤栓 北京小湯山醫院 健康教育部 主任醫師
編輯:醫拉罐、醫梨沙白、醫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