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廈門沙茶面】
廈門沙茶面口感,鹹鮮香辣,有點甜,湯色紅亮,口味鹹鮮香辣,營養搭配合理。
沙茶醬的制作
將花生、魚幹、蝦幹等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出香、炸熟後取出,磨成醬。
取鐵鍋一口,加入花生油,燒至四成熱時加入幹紅辣椒粉、蒜頭、幹蔥小火炸至幹出香,留油去渣待用。
洗淨鍋後,放入炸好的油,燒至五成熱加入花生仁醬和沙茶辣,小火熬至醬汁起小泡即可。
食材准備
主料:堿水油面150克,炸豆腐片1塊(重約50克),鹵豬大腸50克,蝦仁(蝦仁要留尾)30克,綠豆芽、沙茶鹵湯。
配料:花生油、花生醬、蒜頭、蔥頭、紅辣椒、沙茶粉、糖等。
制作步驟
將堿水油面,綠豆芽去頭去尾;韭菜洗淨,切長3厘米的段;鍋內放入沸水,大火燒開後放入綠豆芽大火氽1分鍾,撈出裝碗。
豬大腸紅鹵處理,放入沙茶鹵湯鍋中待用。
鍋內沙茶醬調和高湯小火燒開,放入鹽、雞粉調味後下炸豆腐片、豬大腸,沙茶鹵湯澆于堿水油面上即可。
TOP2【福州七星魚丸】
七星魚丸是一種包心丸子,起源于清初。因煮熟後浮在湯面,浮沉不一,如同星鬥搖擺在太空之中,故名“七星魚丸”。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
用料
鲮魚肉300克;豬肉100克;胡蘿蔔50克;蝦仁、馬蹄末、香菇末、花生末、香菜、蔥若幹;陳皮末若幹;
做法
1. 豬肉餡捏成大小相同的劑子
2. 將豬肉餡包入魚肉內,涼水下鍋,水開後再煮5分鍾即可。
TOP3【燒肉粽】
燒肉粽是閩南的傳統風味小吃,其選料講究,配料多樣,制作精細,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以獨有的風味,享譽海內外。端午節時閩南家家戶戶備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節吃肉粽、賽龍舟是閩南傳統的風俗。
食材明細
糯米100克;洋蔥(白皮)50克;豬肋條肉(五花肉)350克;鹽4克;姜3克;大蔥5克;醬油20克;料酒20克;色拉油35克;白砂糖
做法:
1. 五花肉洗淨後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燒開;燒沸後略煮一會兒(將血水浮沫去除幹淨)撈出,再用冷水洗淨;
2. 把燙過且洗淨的肉切成小塊瀝幹; 用大火將鍋燒熱入油,放入姜片爆香; 放下肉塊,煸炒肉塊至出油; 加入料酒翻炒; 加醬油炒勻肉塊;加水至肉塊剛淹沒;加鍋蓋,用大火將水煮沸。
3. 加糖,用勺炒勻; 轉小火鍋蓋焖燒;15分鍾掀蓋翻炒後,再焖燒; 約15分鍾左右肉已轉色,再加糖15克炒勻後繼續焖燒。
4. 約10分鍾後肉汁呈粘稠狀; 轉大火用勺不斷翻炒至收汁至肉汁粘稠肉塊紅潤即可。
5.紅蔥頭洗淨切成末待用;鍋燒熱加油,入紅蔥頭(洋蔥)末煸香,將紅燒肉倒入炒勻盛起備用;
6.糯米洗淨浸水8小時後,混合調味品將糯米用油炒至6分熟。取棕葉包入糯米和紅燒肉後用棉繩紮緊;
7. 取一大鍋倒入清水(水要多點); 放入包好的粽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焖燒三四個小時,煮熟即可。
TOP4【姜母鴨】
姜母鴨這道美食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
做法
主料:母麻鴨
輔料:姜
調料:芝麻油、江米酒、老抽、白糖、枸杞子、食鹽
做法
1、將鴨肉洗淨後切塊,老姜切成片。
2、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
3、待姜片煸至微微發黃時將鴨肉倒入。
4、炒至鴨肉變色時倒入適量的老抽炒至上色,炒均勻後倒入廣東米酒,繼續維持中火翻炒約15分鍾。
5、炒至鴨肉水分炒幹,顔色變深的時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葉,加適量的鹽調味。
6、加入沒過鴨肉的開水,開大火燒至沸騰,轉小火慢慢炖1.5個小時。
7、出鍋前10分鍾將洗淨的枸杞加入,開大火拌勻燒至湯汁濃香即可。
TOP5【海蛎煎】
海蛎煎又稱蚝仔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海蛎味道有點腥,如何去腥並保持鮮味,海蛎的新鮮程度至關重要。海蛎煎的味道鮮美,加上蔥、蒜等調味,再沾上廈門專制甜辣醬,香氣撲鼻,令人欲罷不能。
原料:牡蛎(不帶殼)、雞蛋、茼蒿、香蔥、純番薯粉。
調料:香蔥、鹽、雞精、澱粉、料酒、番茄沙司、廈門甜辣醬。
做法:
1、將純番薯粉放水調勻。
2、平底鍋放適量油,加鮮蚵,先將其煎至七分熟。
3、再加入挑好的番薯粉,一起煎至凝固、呈透明狀
4、加入雞蛋,放鹽、胡椒粉、紹酒調味。
5、將雞蛋打散均勻的攤熟。
6、放上茼蒿,將正反兩面煎熟,吃時淋上材番茄沙司和蒜茸醬調成的醬汁即可。
TOP6【土筍凍】
土筍凍,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它含有膠質,主要原料是一種蠕蟲,屬于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食用時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
主料(制20塊)新鮮海土筍500 克,精鹽10克。
輔料香醋4克,醬油6克,蒜泥10克,姜絲3克。
制法
用石槌不斷碾磨海土筍,滾出全部內髒雜物。把土筍放入清水中,將其體內的泥土漂洗幹淨,呈白亮時撈起;
鍋置火上,把750克的水和海土筍一起倒入鍋中,放入鹽,熬至沸熟,膠質滲出後連湯舀起,分裝在小瓷碗中,靜放在露天過夜,自然冷卻凝成固體物(夏天要放入冰箱才會凝結);
用竹簽挑出,配以陳香醋、醬油、蒜泥、芹菜、姜絲等佐料,即可上席。
特點
晶瑩透明;
鮮嫩脆滑;
清熱補脾潤肺。
TOP7【肉燕】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爲饋贈佳品,爲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肉燕別稱扁肉燕。
用料
肉燕皮(同利牌)1包;豬肉餡400克;荸荠5個;
調肉餡的配料:黃酒4克;生抽4克;老抽4克;鹽8克;白糖10克;白胡椒粉少許;蔥末姜末適量;清水80~90克;豬肉餡放碗裏,加入切碎的蔥姜末。
1、荸荠洗淨切皮。把調肉餡的配料(除清水外)依次加入肉餡裏面。荸荠也切碎備用。
2、把切碎的荸荠也加入肉餡裏,分3次倒入清水攪打肉餡,每次都要等到水被肉餡全部吃透後,再加入下一次的清水,繼續攪打上勁。直到肉餡攪拌均勻。
3、准備一包肉燕皮。把幹肉燕皮切成小方塊,類似馄饨皮大小即可。包裝上有詳細的說明,選其中一種,照著做,把幹肉燕皮弄濕軟化。
4、肉燕皮中間包入肉餡,捏緊四邊,一個肉燕就包好了。包好所有的肉燕,放入蒸鍋的蒸屜裏面。冷水上鍋蒸,開鍋後再蒸8分鍾,肉燕就做好了。
TOP8【八大幹】
八大幹,又稱閩西八大幹,是閩西地區有風味特色的八種幹制食品,包括連城地瓜幹、武平豬膽幹、明溪肉脯幹、甯化老鼠幹、上杭蘿蔔幹、永定菜幹、清流筍幹及長汀豆腐幹。
長汀豆腐幹始于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長汀豆腐鮮嫩可口,不酸不苦。
地瓜幹在閩西各縣都有,但連城地瓜幹卻以它獨特的原料與制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紅心地瓜制作而成,所以又稱紅心地瓜幹。
明溪肉脯幹是用精瘦牛肉浸腌于面制的醬油中,加以丁香、茴香、桂皮、糖等配料,經一周左右,再挂在通風處晾幹,然後放入烤房熏烤而成。
甯化老鼠幹,實爲田鼠幹,系由人工捕捉的田鼠加工制成。據《辭海》載:“田鼠,哺乳綱,倉鼠科。毛一般爲暗灰褐色,有的呈沙黃色。營掘土生活,對農作物有害。
清流筍幹是用剛出土的春筍幹制成,稱爲“閩筍尖”,色澤金黃,呈半透明狀,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時代列爲上京貢品。
城郊附近的水南、張灘、土埔一帶所産蘿蔔有紅有白,具有鮮嫩、清脆、甘甜等特點。由此加工而成的蘿蔔幹色澤金黃,皮嫩肉脆,甘香味美。
武平豬膽幹色澤紫褐,香而微甜,是宴席冷盤名菜。它含有多種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成份,具有生津健胃,清涼解毒的功效。
永定菜幹有400多年的曆史,不僅省內外聞名,在南洋華僑中也頗有影響。“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在南洋居住時,就常托人帶去家鄉的菜幹。
TOP9【面線糊】
面線糊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番薯粉和水制作而成的,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面線是一種被拉的又細又長的面條,如龍須面般,直徑不過一毫米,加鹽拉制曬幹而成的,加鹽是爲了使面更勁道。
主料:雞蛋(一個)、白菜(少許)、胡蘿蔔(少許)、瘦肉(少許)、青辣椒(半個)、面線(適量)、木耳(少許)
輔料:雞精(少許)、油鹽(少許)、蔥(少許)、澱粉(山芋粉)(少許)
做法步驟
1、准備材料,洗淨切碎
2、鍋油熱,倒入木耳,白菜,胡蘿蔔煸炒
3、加適量開水,加雞蛋丁燒開,加肉末滑散
4、加面線煮熟,調入濕山芋粉或澱粉,加鹽,雞精,蔥花就好了
TOP10【春卷】
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于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在中國南方,過春節不吃餃子,吃春卷和芝麻湯圓。並且在漳州一帶清明時節也吃春卷,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春卷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
【主要材料】春卷皮12張,五香豆幹200克、豬肉150克、卷心菜100克、胡蘿蔔80克、澱粉適量、調料、食用油500克、醬油1/2大匙、精鹽2小勺
【制作過程】
1.五香豆幹洗淨,卷心菜撥開葉片、洗淨,胡蘿蔔洗淨、去皮,均切絲備用。
2.豬肉洗淨、切絲,放入碗中,加入醬油、澱粉拌勻並腌制10分鍾。
3.鍋中倒入適量油燒熱,放入豬肉絲炒熟,盛出。
4.用余油把其余餡料炒熟,再加入豬肉絲及精鹽炒勻,最後澆入水澱粉勾薄芡即爲春卷餡。
5.把春卷皮攤平,分別包入適量餡卷好。放入熱油鍋中炸至黃金色,撈出瀝油即可。
聲明:本文由網絡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