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與
編輯:梓苒
衆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也是有著偉大鬥爭精神的國家。幾千年走來,我們經曆了無數災難與考驗,從列強入侵、國土四散,到地震、火災、海嘯等自然災害,再到今年正在經曆著的新冠疫情,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領各族人民團結一致、迎難而上,不抛棄、不放棄,與磨難做鬥爭,引導著我們祖國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截至今年,我國已經有三艘航空母艦,更有消息說明年將會開建第四艘航空母艦。現有的三艘,其中遼甯艦已經服役,兩外兩艘,一艘已經下水,一艘正在建造。
可以說我國航空母艦的建設之路既是幸運的也是輝煌的。說我國的航母之路是輝煌的,是因爲我國建造航母的時間不久,但是卻已經在航空母艦制造上産生了輝煌的成績;而說我國航母之路是幸運的,是因爲我國在建造航空母艦時,幸運地獲得了兩大助力。沒錯,除了瓦格良號的巨大幫助,還有另一大助力。接下來,我們就好好介紹著兩大助力。
中國航空母艦輝煌發展
要想在偉大鬥爭這條路上取得突破性的進步,中國不僅僅要靠雄厚的文化軟實力,軍事化方面的硬實力也是不可或缺。一次次在戰爭中覺醒,在戰爭中積累經驗,在戰爭中創新發展,在戰爭中取得勝利,目前,中國已是世界排名第三的軍事武裝大國,擁有獨立自主的軍事能力、完善先進的軍事儲備、科學有力的軍事技術。中國軍事力量突飛猛進,近年來航空母艦方面的研發成果尤爲顯著,如今可以稱得上是處于輝煌發展階段了。
制造還在探索
中國航母能有今日之輝煌,少不了烏克蘭航母"瓦格良號"的助力。烏克蘭位于歐洲東部,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是重要關隘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時間追溯到幾十年以前,烏克蘭是當地最爲富有和強大的國家,那個時候中國航母的制造還在探索之中,而烏克蘭的瓦格良號向我們提供了極大的啓發。對于烏克蘭,瓦格良號只是一艘廢棄的航母,所以被隨意處理了。
但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大部分器械都是完好的這艘瓦格良號向我們提供了航母制造的基本模型。由此可見中國科學家還是懂得廢物利用的道理,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樂于向先進國家學習的民族。瓦格良號爲我國航母制造中提供了珍貴的母本模型。瓦格良號本是前蘇聯在烏克蘭建造的,在瓦格良號完成大部分後,遭逢蘇聯突然解體,而烏克蘭共和國在繼承這筆巨大的"遺産"後,卻因沒有足夠的資金,使其建造也就被擱置。
中國于1999年向烏克蘭購買了一直閑置的瓦格良號,並經過長達三年時間,曆經千難萬險,才抵達大連港。2005年開始,中國海軍開始以瓦格良號爲母本模型進行遼甯艦的建造,並在2012年順利完成,並交付中國海軍,開始了正式服役。我們可以確定的說,如果沒有瓦格良號的幫助,中國航空母艦之路不會這麽早、這麽順利的進行。瓦格良號絕對功不可沒。
墨爾本號功不可沒
澳大利亞研發的航母"墨爾本號"在一定程度上也爲我國自主研發改進航母提供了幫助。雖然墨爾本號在使用過程中反向並不好,經常出現摩擦碰撞的小事故,但是在澳大利亞將其賣給我國之後,科學家驚喜地發現它的電磁彈系統損耗不大、幾近完好,便借鑒了它的系統組成研發出了和自己航母匹配的電磁彈系統,改善了航母的功能和作用。
在對墨爾本號的借鑒之下,我國航母的研發至少少走了幾十年的彎路!所以可以說中國航母之路能有如今的輝煌成果,不僅是瓦格良號的功勞,這艘戰艦的功勞也是不可磨滅的。我國航空母艦的建造之路上,還存在著另一強大的助力,他就是澳大利亞的航空母艦——墨爾本號。
對于很多軍事迷來說,墨爾本號應該是相當熟悉的,他也是軍事迷口中的"碰碰船"。因爲墨爾本號在澳大利亞服役的過程中,先是撞上了"藍卡"號戰艦,後又撞上了"航海者"驅逐艦,還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碰撞,令澳大利亞不僅損失巨大還頭疼不已。而在澳大利亞將其返回英國維修後,還是事故頻出,讓澳大利亞海軍徹底喪失信心。無奈之下,澳大利亞將墨爾本號賣給中國。
而恰恰是這艘"破船",成爲了中國航母之路上的一大法寶。中國在接手墨爾本號之後,就開始對其進行拆除,在拆除過程中,卻驚喜的發現墨爾本號上的電磁彈射系統大體上還保留完整,僅僅是缺失了部分關鍵部件。這讓中國專家十分驚喜,並立即開始對其進行測繪,這也讓中國在電磁彈射技術的研發時間大大縮短,爲我國我國航母之路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幫助。
中國軍事能取得如今的成果,中國航母能走向如今的輝煌,不僅僅是這兩艘外國航母的功勞,更是無數前輩和科學家們嘔心瀝血、刻苦鑽研換來的。是他們一次次的嘗試和改進——摸著石頭過河,是日複一日的挑燈夜戰、不眠不休,是他們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引領著中國科技和中國軍事一步步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