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頭發變銀白了,可金子的心是不會變的。這是畫家郁風在自己親手繪制的一幅作品上題下的字,畫中是一個在微笑的白發老太太,白色的卷發松軟的因微風吹起輕輕的落在了泛紅的臉上。光看這幅畫,沒有知道這位老太太受過什麽樣的磨難,她並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人。在那個混亂的年代,她毅然選擇了自己愛的中國男孩,遠離故土,來到了中國。而因爲她的執著,爲此還跟家裏人大吵了一架,她的母親甚至詛咒說:你們結婚,將來孩子會自殺而死。
這位老太太名叫戴乃叠,她的原名是Gladys B.Tayler。1919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英國傳教士的家庭,不過七歲的時候她就回到了英國。1937年考入了牛津大學,這個英國女孩的生活其實過得很優越,還跟英國皇室貴族們一起讀書。但在牛津大學她遇上了一個人,就此改變了她的一生。那個人只是牛津大學的自費留學生,卻精通中國古典文學,性格頗爲幽默,戴乃叠很快就動心了。
因爲愛,戴乃叠甚至改學中文,成爲牛津大學就讀中文的第一人。那個人名叫楊憲益,一個中國人,1915年1月12日出生,祖籍是江蘇淮安。楊憲益的身上帶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或許就是因爲這個,戴乃叠才愛上了她,從小的中國緣使得她喜歡那個在當時西方不受歡迎的國度。而戴乃叠相貌美麗,還有一顆質樸的心,身處英國上流社會卻沒有虛榮心。
楊憲益爲此也心動了,兩人陷入熱戀,巧合的是他們在事業上也是志趣相投。少女很快把自己的心思告訴了母親,她以爲母親會支持她,可是沒有。她的母親開始的時候很震驚,接著很憤怒,她當初在中國生活過十幾年,卻不能同意女兒嫁給一個中國人。她說:你會後悔的,你們將來的孩子會自殺而死。就連楊憲益自己也說,我的國家正在受著戰亂,你跟著我會受苦的。戴乃叠不在意,她喜歡那個國家,也愛面前的這個人。
1940年,楊憲益帶著21歲的英國女孩戴乃叠回國。這件事很難想象,當時的中國戰亂,而戴乃叠是一個年輕又漂亮的姑娘。更讓戴乃叠委屈的是楊憲益的家人,他的家人聽見說要娶一個洋媳婦甚至大哭,還有的認爲洋人生下的孩子很嚇人,如此的荒唐,可想當初戴乃叠的心情。這並沒有打倒他們的愛情,兩人開始全國奔波,爲翻譯中國古典文學努力,苦中有樂,還生下了幾個可愛的孩子。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十年混亂期間,楊憲益這樣的專家跟文人自然被牽連。戴乃叠的處境更加危險,她的同事因爲她是英國人不敢跟她說話,1968年兩人雙雙進入監獄。還是分開關的,因爲獨居四年之久,戴乃叠出獄後得上了自言自語的毛病。前面說過的郁風是郁達夫的子女,作爲專家她也沒有幸免,被關在了戴乃叠的隔壁,對戴乃叠的印象頗深,後來也成爲了好朋友。
不知是詛咒還是谶語?他們最疼愛的小兒子楊烨,受到父親的牽連,神經分裂。在英國姨媽家裏用汽油自焚,那麽多的苦難沒有打倒戴乃叠,這次卻使她懷疑自己做得真的對嗎。雖然兩人被放了出來,可戴乃叠的精神情況並不是很好,晚年還患上了老年癡呆。楊憲益爲此寸步不離,八十多歲的他一直細心照顧著這個年少時愛上他的妻子。
甜言蜜語哄著她吃飯,直到1999年的11月份,戴乃叠去世。仿佛她的去世也帶走了楊憲益的生命,他最愛的翻譯工作也就此停止,當初在作品中的楊憲益、戴乃叠兩個名字徹底消失。2009年的11月,隱居了整整十年之後,楊憲益去世。愛是美好的,死亡沒有給他帶來痛苦,因爲他去找相愛的小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