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萊辛說“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爲可貴”,的確,只有不斷的對真理進行實踐和探索,我們才能更加接近真理。雖然有人說真理的發現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當初砸中牛頓的並不是蘋果而是一個榴蓮,那麽也就不會有牛頓定律的出現。其實真理的發現並非出于偶然,就像馬克思所說的“偶然是必然的表現形式和必要補充”,在一切看似偶然性的事件背後,其實都帶有一定的必然因素。
老一輩常說“實踐出真知”,的確有時候單純的理論知識只是我們對真知的一點皮毛上的了解,只有不斷的進行實踐和運用,才能夠對事物有一個更透徹的認知。爲了能夠接近真理,科學家們也在不斷的做出努力,比如關于人被砍頭之後還有知覺嗎這一問題,科學家就用自己來做實驗,並且用生命得出了答案。
01
大家都知道,砍頭是一種在人類社會中存在了很久的刑罰,在我國的明清時期,主要的死刑就是砍頭,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聽到的“秋後問斬”,但我們不清楚的是,人被砍頭之後究竟還會不會有知覺?對于這個問題,古今中外的科學家都進行過不同的探索。
Antoine Lavoisier是一名著名的法國科學家,他在1794年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曾被判處死刑,但科學家的探索精神讓他對人砍頭以後究竟有沒有意識這個問題感到十分的困惑,爲了解開謎團,他更是成了曆史上第一個驗證這個問題的人。當時的他一心想著反正橫豎都是死,還不如在生命的最後也爲科學研究做一點貢獻,也不枉自己當了一輩子的科學家。
02
于是在行刑之前他就將自己的這個想法告訴了仆人,讓他在自己被砍頭後數一下自己還能夠眨幾次眼睛。于是在即將行刑的時候,他就一直拼命地眨眼睛,根據仆人最終的觀察,發現他在砍頭之後仍然眨了眨眼睛,而且還眨了好幾下。
但這樣的舉動卻不被其他科學家認爲是對疑問的很好解答,他們覺得這不過是因爲神經在砍頭時一直都保持著高度的緊張狀態,所以才會産生的一種自然反應。後來質疑的科學家中也有一個被判了死刑,于是他決定再次驗證,于是在行刑前就告訴醫生,讓醫生在他被砍頭後捧著他的臉呼喚他的名字,看他是否能夠做出相應的回應。這次的驗證結果是,當醫生呼喚死者名字的時候,死者的頭顱果然有所反應,睜開眼睛看了他一眼,但也僅僅這一眼,因爲再次呼喚的時候,眼睛就再也沒有睜開過了。
03
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科學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爲這不過是神經的一種反應,只是機械性的肌肉運動罷了,因爲在生活中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情景,比如一些青蛙和蛇之類的動物,即使被砍頭後,也依舊能夠運動,甚至有蛇在被砍頭後都還能夠咬人的案例。
關于這個問題最有說服力的事件發生在1905年的一次砍頭事件,當時科學家觀察到一位死者在被砍頭後仍然有身體抽搐的情況,而當科學家們呼喚死者的名字時,死者很明顯的睜開了眼睛,並且整個過程維持了將近三十秒的時間。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死者死後腦袋中存儲的氧氣只能夠維持七秒鍾的新陳代謝,所以在被砍頭後的前幾秒內,還有可能會有大腦的部分繼續運作,但這樣的運作並不會維持太長的時間。
結語
盡管人們一直都在對這個問題進行不斷的探索,但不同科學家得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很多答案在多次流傳後變得誇大事實,甚至已經背離了原本的探索初衷。所以這個問題的准確答案,現在還不得而知,我們只是有了一點簡單的探索。希望未來我們在科學領域能夠取得更加實質性的進展。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知曉在人類生命消失的時候,究竟有沒有意識?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對于人類自身的探索就沒有停過,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無數追求真理的人存在,我們才能不斷的解開一些謎團,進而更好的去認識自己所身處的這個世界。對于真理的追求,讓人類社會得以不斷的進步。
參考資料:
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