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越來越多人都變得浮躁,
常常對一件事容易失去耐心。
比如堅持每天早起鍛鍊身體;
又或者堅持每天睡前看看書。
然而有一位84歲的日本老人,
卻用了50年堅持煮一碗米飯,
成為日本遠近聞名的煮飯人。
在日本大阪寺地町的街頭,有一間特別不起眼的小飯館,每當到了吃飯時間,小飯館從裡到外
卻總是很多人在排隊等候……
排隊的這些人自然是過來吃飯的,即便周圍還有很多飯館,但在這裡等候吃飯的人仍然絡繹不
絕,這絕不是湊熱鬧。
因為他們都是奔著這家小飯館吃飯來的,但是讓人讚不絕口的並不是眼前的這些美味玉子燒、
烤魚和炸蝦……
而是一碗晶瑩剔透的白米飯,一碗用了50年時間做出來的白米飯。日本人非常喜愛吃「白米飯」,
其原因自然是日本的白米飯非常好吃。大米是日本人的主食,日本的大米屬於顆粒圓、粘性好的
短粒米,飽滿有光澤,氣味噴香,口感軟中帶有一些彈勁。
日本向來被稱為「瑞穗之國」,他們非常重視水稻種植,上至他們的天皇下至老百姓有機會都會去
種水稻,如果去到日本農村,如今仍然能看到大片美麗的綠色水田,日本甚至開闢了稻田畫藝術
,把水稻種植和旅遊觀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既然水稻和大米如此普及的國家,為啥在大阪街頭這家小飯館竟然有如此多的人為了一碗米
飯排隊?因為這家飯館的米飯,是一位84歲的日本老人村嶋孟,花了50年的時間做出來的。
沒錯,在這裡吃過村嶋孟做的米飯的人,無不讚不絕口,「我專門從外地開車過來吃老人煮的
米飯」、「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米飯」、「即便光吃老人煮的飯不用菜也吃得可口」……在所
有飯館裡,菜是主角,而在村嶋孟的小飯館裡,飯才是真正的主角。
84歲的村嶋孟說:「在我心裡或許有一種自負,就是一直認為自己背負著日本的飲食文化,這
麼多年我心無旁騖的把心思都放在煮飯上,就是希望能做出一碗每個人都認為好吃的米飯」。
就這樣從1963年開業至今,村嶋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50多個春秋都在堅持煮米飯。每天清晨
4點鐘,別人還在酣睡的時候,老人家就準時起來張羅煮飯的各項準備工作…
做飯下廚也算是個體力活,加上這些年因為年歲已高,老人家每天起來都要先做個健身運動,
把身體筋骨先活動開,有助於有一個精神的狀態,沒有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做出來的米飯會
受影響的,村嶋孟這樣說。
接下來開工了,先是白米浸泡30分鐘以上然後洗米,老人家煮的米飯之所以好吃,洗米這個環
節是非常有講究的,巧妙利用指尖力道,讓每粒白米相互碰撞,這樣的米容易吸收水分,又能
增加甜度。
村嶋孟說:「因為已經做很久了,只要一洗米,立刻就能分辨出米的好壞,我這雙手記得那種感
覺」。
村嶋孟煮飯沿用古法,不用電鍋,一定要用大鍋灶台,這種灶台,是近半世紀之久的紅磚灶,爐
火不直接接觸飯鍋,而是透過紅磚,把熱度傳到飯鍋的每個部位。
一旦開始煮飯,村嶋孟便寸步不離灶台,每隔數十秒,就要轉動一次鍋蓋和飯鍋,不讓米飯煮形
成餅塊狀。
即使現場在接受電視台採訪,老人家的心思都全神貫注在灶台的飯鍋上,時不時轉身看看飯鍋轉
動一下,誰管你節目採訪,煮飯才是頭等大事,就算明星大腕來了也如此。這是固執,也是堅持
,固執這份用心,堅持這份專注。
在這家小飯館裡,除了米飯你還可以看到很多美味可口的菜肴…
但是,它們都輸給了這一碗其貌不揚的白米飯…
平時吃飯是菜吃完了剩著菜,但在這裡卻是相反的,米飯總是先吃完,難怪這麼多人對村嶋孟
煮的米飯都讚不絕口,食客們紛紛都讚譽老人為「煮飯閒人」。
每當客人讚譽他的米飯時,村嶋孟泛起笑容說,自己年輕時經歷過戰爭,知道那段種什麼吃什麼
的日子,甚至曾經撿麵包配雜草充飢,「能吃到一碗熱騰騰的白飯,就是人生一大幸事,所以就想
耐下心來踏踏實實做出一碗好吃的米飯」。
村嶋孟用50年煮了這碗米飯,如同做了一輩子壽司的小野二郎,他們都在令人恐懼的時間長河裡
耐心的雕琢一件事,做到極致。好比當你黑髮的時候低下頭傾心去做,做成的時候抬起頭已是白
首,可能很多人在這種恐懼和感動的矛盾中糾結著。其實,一輩子做很多事卻一無所成,倒不如
窮極一生做好一件事。當你不能拉開人生的寬度時,倒不如縱身一躍,去鑽鑿你人生的深度。
人生很多事情急不得,
你要花時間等著它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