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熱詞:【哈莉瑪】+【總統選舉】
李顯龍總理星期一(8月28日)頒布民選總統選舉令狀之後,“哈莉瑪”和“總統選舉”很快成爲本周熱詞。
但也唯有“哈莉瑪”熱,選舉仍處于霧裏看花的“半熱”階段,接下來兩周估計才會熱起來。三位“准候選人”都已經提交參選表,但最高調宣傳的要算是政府屬意人選、前國會議長哈莉瑪。
哈莉瑪馬不停蹄地介紹競選團隊、競選標語又推出個人網站,只差沒有喊出“請投我一票”。可能因爲其他兩位“准候選人”還沒有具體動作,本國傳統媒體的報道大多集中在哈莉瑪身上。網絡輿論同樣圍繞在哈莉瑪身上轉,談論的都是哈莉瑪和她背後龐大的體制影子,形成了哈莉瑪在獨角戲中獨領風騷的場面。Madam已是個知名公衆人物,曝光率又明顯比其他兩位高出許多,在陣勢和氣勢上占盡優勢。
其實,另外兩位“准候選人”在各自的面簿上也有動作,特別是波旁海事公司亞太區執行主席法立,打從開設個人網頁以來就積極宣傳自己。包括祝賀回教徒哈芝節快樂,把所有媒體報道挂上網,介紹自己和家人。法立的貼文還頻頻出現“ Let’s build this nation, together”這句話,會不會是潛在的競選標語?
以粉絲人數來看,哈莉瑪還是第一。她的面簿吸引了近2萬5000個粉絲,法立的只有2800多個,第二房地産集團(Second Chance Properties)創辦人兼總裁沙裏馬裏肯只有300多個粉絲。從網絡聲勢判斷,哈莉瑪遙遙領先,沙裏則難有second chance 。
但是,讓官方屬意的候選人在一個人的獨角戲中獨領風騷,這樣一出大戲也未免太過做作了吧?這樣的“民選制”與“委任制”相比,除了字面上的意涵不同,還有什麽實質分別嗎?不經選民投票産生的當選人,算不算獲得民意委托?但如果這次“放水”給其他兩人參選,開了先例之後,接下去是否就變成毫無意義的慣例?這估計都是當局要傷腦筋的問題。
8月29日,也就是總理頒布民選總統選舉令狀的隔天,在本地網絡熱詞榜上,“總統選舉”和“哈莉瑪”分別排名第四和第十九。
【大運】 台北世大運落幕 “運動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
在台北舉行的世界大學運動會本周三(30日)落幕。台灣拿下90面獎牌包含26金,創下台灣參與國際體育賽事以來最好的成績。據台灣媒體報道,閉幕式上,阿根廷、丹麥等多國選手頭上戴著,或肩上披著“中華民國國旗”,以行動力挺台灣。
這與開幕式上,反年金改革團體在會場外抗議導致運動員無法入場的冷清場面形成強烈對比。原本以爲本屆世大運觸了黴頭,一路下去會有諸多不順。沒想到,在許多熱情的台灣民衆支持下,還創下許多台灣賽事紀錄,讓世界看見台灣。
台灣知名田徑運動員、前奧運田徑銅牌得主紀政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肯定台北成功承辦世界大學運動會,凝聚台灣向心力,做出最棒的“運動外交”。
世界各國展現對台灣的友好,兩岸體育卻難以破冰。北京抵制本屆世大運幾乎所有的團體比賽,只派出大約100名運動員參與一些項目的個人比賽,把重心放在天津舉行的全國運動會上。北京的動作被廣泛認爲是要刻意冷落台灣舉辦的世大運,形式上雖不完全抵制,但實際上是消極參與。
台灣長期難以“名正言順”地參與國際活動和賽事,也很少能承辦國際級的綜合體育賽事,當大型運動會在自家土地上舉行時,比賽就不僅僅是體育的,也是政治的。台灣用什麽名稱參加,揮什麽旗,都是政治。
台灣輿論開始炒作,台北市長柯文哲因世大運成功舉行而聲勢看漲,他與民進黨之間的競合關系將更複雜,甚至柯文哲有可能對蔡英文尋求連任構成威脅。
這麽快下定論,未免言之過早,也完全是個僞命題。在沒有黨機器的支援下,在一個台北市搞競選活動或許還行,如果要競逐更高層級的總統寶座,那談何容易?如果柯文哲真是打破慣例,以無黨籍參選人身份當上總統,對兩岸關系估計也難有正面影響。柯文哲和民進黨的政治光譜有很大的分別嗎?柯文哲不說過自己是墨綠嗎?
在網絡熱詞榜上,“大運”出現的次數非常頻密,在27日、29日和30日還排第一。
【朝鮮】+【導彈】
朝鮮導彈飛過日本頭頂 下一步地下核實驗?
“朝鮮射導彈”快從世界政治局勢的“月經貼”變“周經貼”。
本周二(29日),朝鮮發射的導彈從日本北海道頭頂飛過,墜入近1700英裏(約合2740公裏)外的西太平洋。在這之前,朝鮮在上周末已對著日本海發射三枚短程導彈,可見金正恩想射就射的頻率越來越高。
特朗普不久前還在說金正恩“開始尊重”美國了,接著只好改口警告朝鮮,“所有選擇都在桌面上”。15個安理會成員國緊急開會,各國一致通過譴責朝鮮的措辭,稱這些導彈試驗“不僅對地區造成威脅,對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也構成了威脅”。
有分析認爲,金正恩這麽做可能是想表明,朝鮮能夠擊中包括關島在內的遙遠目標。韓國情報官員則預測,朝鮮是在爲第六次地下核實驗做准備,日期可能是9月9日朝鮮國慶節當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當前形勢下,中方敦促有關各方不要再做相互刺激、加劇地區局勢緊張的事”,“希望各方都保持克制,共同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老調重彈,能不能換個方式講?同樣的劇本一再上演,金正恩小孩玩大車,又越玩越過瘾。突然興起來一射,聯合國、美國、中國、日本、韓國都要做出反應。然後又射了,又有反應……朝鮮半島問題“射-反應-射-反應”的循環看似無解。金正恩想通過試射導彈來換取談判籌碼,但特朗普不買賬,雙方如果不斷喊價,那“月經貼”變“周經貼”的趨勢還會不會進一步升級至“日經貼”?
“朝鮮”和“導彈”兩個詞在29日、30日、31日,連續三天排在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