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嚟行,遲早要還。”
“對唔住,我係差人!”
華語片影迷都知道港産片好看,2002年的無間道系列更是開創警匪片的新高潮,上面這兩句戲中經典對白,雖簡單通俗卻被許多人當做口頭禅用到現在。港産片最吸引人的是有一定真實性,據說很多片的內容都與一些真人真事有所關聯,演員的演技之好又增添戲劇的張力和可看性。
但是長久以來,新加坡人都以爲港産警匪片那種情節只會發生在香港,沒想到新加坡警界也會出現類似的故事。
話說本地法庭近日一宗案件揭露,前年11月6日在兀蘭組屋區有一場婚禮,新郎進場時許多人忽然高喊私會黨口號“搖啊搖,小義和”,並且展示印上另一個摩托車黨字樣的頭盔。
好死不死,這些動作在盛行手機拍照的年代被拍下並且放上網,被人向警方舉報,警方根據視頻調查後竟然發現,現場其中一名私會黨員竟然是宏茂橋警署的高級警曹長巫瑪。
警方在驚訝之余,將他逮捕,進一步的調查發現,他在1996年到1999年之間已經是私會黨的打手,1999年才加入警察部隊。但是他加入警隊之後不但沒有洗心革面退出江湖,反而在2007年成爲私會黨的“資深黨員”。
本地電影電視不興拍(還是不行拍?)警匪片,否則這一劇情的精彩指數肯定不低。
想想看,這家夥進入警隊八年還沒退出黑社會的江湖,反而在幫會裏逐步高升,欸,是人都會想到他給組織做了不少貢獻的吧?那是些什麽貢獻呢?哇,那很考編劇的想象力咧。
當然當然,戲劇跟現實畢竟是有距離的。根據警方的調查, 巫瑪其實沒有嘗試招募警隊裏的同僚加入私會黨,也沒有涉及濫用職權妨礙司法的問題。但是他在去年底已經被停職,一旦被定罪就要面對處分。
根據報章報道,案情還顯示,被告是和朋友一起組織摩托車黨,還吩咐黨員不准打架和非法賽車,但是他們爲了尋求保護,卻與私會黨結盟。
看新聞看到這裏,作爲讀者,如果不夠聰明還免不了生出很多疑問呀。
他們到底是組織了一個摩托車愛好者俱樂部,還是個非法組織?如果是非法組織,如何與健康善良的團體區分?是看活動性質還是成員的行爲?他們如果都不打架也不非法賽車,那在新加坡是怎麽樣合法賽車呀?如果都合法,是爲何要找私會黨結盟求保護呀?
看來,這江湖水深水濁,圈外老百姓還真無法想象啊,如果要我們拿港産片的劇情來對照,好像又有差距,欸,拜托本地電視台或者梁大導拍個戲來給大家的生活增加一點現實感好嗎?
身爲關心社會——呃,或者是愛好八卦的公衆,很期待看到法庭審判揭露更多詳情啊。
提起黑社會的故事,其實每一個社會都有,不必避忌。而黑社會混入白社會充當無間道或者臥底的事情,並不是天方夜譚。
20年前,阿窿山蔡忠忠行賄警員案被揭發時轟動一時,已經讓國人看見犯罪分子爲了掩護自己的非法行爲,買通執法人員的事情是存在的。警方當時也表示會徹底調查,最後涉案警員也都被判坐牢。今天這些事當然也是在調查後依法秉公辦理的證明。
先對社會大衆坦誠再檢討制度
要說的是,再美味好吃的飯,都可能摻到沙子,如何對社會大衆坦誠一切,再檢討制度,才是辦法,不必避諱社會討論甚至加以藝術化呈現,畢竟那些都是我們社會的現實。
新加坡黑社會不“發達”是市民之幸,也是執法者的功勞,警界的可信度和清廉度相對其他國家還是很高的。如果有戲劇界要創作與警方有關的影視作品,哪怕設計一些黑警的情節,警方實在不必過度保守或緊張,只要看看香港影視界制作了那麽多好壞正反的警察形象,港警在市民心中依然崇高可信,就知道民衆是分得清現實與虛構的。
警方內部的小波瀾帶來一點刺激的想象,在社會和體制要求改善的現實之外,作爲藝術創作的素材,也沒那麽大不了的啦!
藝術可以增加民衆對社會的思考深度和廣度,也倒過來豐富社會自身的內涵,國家體制如果長期拒絕藝術的介入和挖掘探索,會讓人民對社會産生隔閡甚至變得陌生,其實不利于培養社會意識。你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