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你不知道,我們每天都帶著一張笑臉、150多年曆史、三所學校以及幾百萬的名畫出門。不相信?趕緊掏出你的錢包和紅螞蟻一起驗證吧。
1元硬幣
蟻粉看得出兩個硬幣有啥不一樣?如果你眼睛dah stamp,就讓紅螞蟻告訴你。
請看左邊硬幣,國徽下方刻上的“Majulah Singapura”橫幅呈往上拱起的弧形,再看看右邊的硬幣,橫幅是呈往下凹的弧形,是不是不一樣?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設計改變?好學的紅螞蟻翻找了網上資料,發現2011年網絡有此一說。
我國1元硬幣原本是“苦臉”,1997年金融危機時,有風水師建議把它改爲“笑臉”,目的是爲了轉運。(很扯吧?)
這樣的故事當然純屬虛構。金融管理局後來澄清說,改變與風水無關。國徽在1969年首次出現在我國錢幣上。由于當時雕刻技術的限制,原本的國徽設計無法以三維的效果鑄在錢幣上,因此便采用了較時髦的版本(橫幅向上拱)。
後來,隨著雕刻技術進步到可以鑄出原本的國徽設計(橫幅向下凹),1992年起,這個設計便開始用在硬幣上了。
沒有很扯,只有更扯。我國1元硬幣的八角形狀設計,坊間也有這麽一個說法,是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根據光明山普覺禅寺住持宏船法師(已圓寂)的建議鑄造的,特地讓我國1元硬幣有個“驅邪的八卦”。
傳言指,當時爲建鐵線開鑿隧道,被指會爲我國帶來壞運,讓1元硬幣有“驅邪八卦”是爲扭轉惡運。
這個說法很快就被推翻了。李光耀在英文書籍《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中說,關于他迷信風水之說是“一派胡言”,並強調自己是務實派,“不相信星座,不相信風水,也不迷信號碼(的吉凶)”。
兩元鈔票
相信蟻粉們都知道目前流通的鈔票是以我國第一任總統尤索夫伊薩的肖像爲主題,1999年發行,而背面是根據他自傳的各個主題而定的,展現我國方方面面的成績和價值觀。
這包括教育(2元)、綠意盎然的花園城市(5元)、各類運動(10元)、代表藝術的四大民族樂器(50元)、代表青年的制服隊伍(100元)、包括國會大廈、總統府和高等法院等標志政府建築(1000元),和以生物科技研發及晶片電子科技代表經濟新裏程碑(1萬元)。
但你知道兩元鈔票背面的三座是什麽建築嗎?
這是我國三所著名學府——維多利亞橋學校(Victoria Bridge School)、萊佛士書院和醫學院大廈(College of Medicine Building)。這三所學府與尤索夫關系密切,維多利橋學校和萊佛士書院是他的母校,而醫學院大廈的出現則是因爲他在1965年至1970年間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校長。與此同時,它們也反映了我國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發展道路。尤索夫堅信教育是改善生活的最佳途徑。
維多利亞橋學校
根據維多利亞學校網站,紅色圈圈的是維多利亞橋學校,是目前位于納連路(Siglap Link)的維多利亞學校的前身。
這所學校在1867年創辦時名爲甘榜格南馬來學校,後來搬到賽阿威路(Syed Alwi Road),因靠近維多利亞橋而改名爲維多利亞橋學校。維多利亞橋學校1933年搬遷到不遠處的德威路,改名爲維多利亞學校,現爲人民協會總部。該校在1984年搬到芽籠峇魯,2003年再搬到納連路現址。維多利亞學校是新加坡第二古老的政府中學。
舊萊佛士書院
藍色圈圈是位于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的舊萊佛士書院,今日萊佛士城所在地。
萊佛士書院的曆史得從萊佛士登陸說起。萊佛士于1819年登陸新加坡,除了要把新加坡發展爲貿易中心外,也希望把新加坡變成一個學術中心。他希望設立一所學院,它不僅提供基本教育,同時也是栽培英國官員,研究本地文化、風俗和自然環境的場所。萊佛士在1823年親自挑選勿拉士峇沙路這個院址,當時命名爲新加坡學院。
學校于1868年改名萊佛士書院,以紀念新加坡的開埠者萊佛士。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經是英軍的臨時軍營和軍事醫院,新加坡被日軍占領後,書院當時位于勿拉士峇沙路的校舍,又被改成日軍秘密警察總部。
之後因爲發現校舍結構有問題,加上受城市發展計劃的影響,而于1972年遷到格蘭芝路(Grange Road),把原來的校舍加以拆除,並興建萊佛士城。1990年才搬到碧山的現址。
醫學院大廈
黃色圈圈是醫學院大廈。它位于中央醫院園地裏的學院路,目前是衛生部和一些醫療機構的辦事處。
它建于1926年,1949年馬來亞大學成立時,是該校的學院。過後新馬分家,1982年起,它成爲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其中一所學院。後來,新的國立大學在肯特崗(Kent Ridge)落成,不過醫學院大廈則被保留在原地。它曾爲本地培訓了不少醫護人員,爲本地的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在2002年被古迹保存局列爲國家古迹。
看了這麽多曆史資料,累了吧?是時候看一部穿越片,放松一下。
Finally I found one of the people in the Singapore $2 note! It’s real guise! pic.twitter.com/u3d7bWnCEv
— Ameerul Shafiq (@DaniAmalo) October 21, 2018
網民Ameerul Shafiq發現自己的朋友超像2元背面的一個學生,拍了個視頻來對比。只能說,這位網民也太觀察入微了吧,紅螞蟻真想問Ameerul你花了多久時間研究這張鈔票啊,也想問問右邊這位仁兄,你是穿越來的嗎?
5元鈔票
這五元鈔票上的圖案相信新加坡人都知道是植物園香灰莉木(Tembusu)。
因爲這棵樹印在了新加坡五元鈔票上面,因此也被人們稱爲“五元樹”。
“五元樹”自1859年新加坡植物園建成時就已經在那裏了,擁有超過150年曆史。由于樹幹長得獨特,多年來是國人乘涼、拍照的熱點。
爲了保護這棵老樹,植物園已在樹根範圍圍上欄杆,避免公衆靠近踩踏泥土,而造成破壞老樹的土壤夯實。香灰莉木是常青樹,每年5月、6月和10月、11月開花,味道馨香。
如果你也想拿著5元鈔票,拍以上的照片在面簿發炫耀文加騙Like,那你可以到植物園,在天鵝湖的右側,“E草坪”(Lawn E)上找這棵非常眼熟的大樹。
50元鈔票
鈔票背後的左邊是代表我國四大種族的樂器,分別是東方的琵琶,西方的小提琴,印度的古典樂器長頸詩琴希塔(Sitar)和馬來的單面鼓貢邦(Kompang)。在樂器的右邊則是兩幅 “國寶級”的圖畫了。
在“前景”的是兩只嬉戲的猿猴,它取自南洋已故畫家陳文希的名畫《枯藤雙猿》(Two Gibbons Amidst Vines),目前由新加坡曆史館收藏。
陳文希在二戰後從中國廣東來到新加坡,先後任教于華僑中學和南洋美專。他的很多作品都以猿猴和鹭鸶爲題材。據知,陳文希作畫認真,爲了更好地把猿猴活潑調皮的習性表現出來,他甚至在家裏庭園豢養了六只猿猴,朝夕觀察猿猴的跳躍、追逐、翻騰等動作;所以他畫的猿猴唯妙唯肖,非常生動,猶如孩子在戲耍一般。
陳文希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堅持要把自己最好的畫留在世界上,他把不符合自己標准的畫燒毀。(這簡直就是燒錢啊,不知道他有沒有燒了幾百億)
陳文希一生得獎無數,並在1992年被追頒“公共服務特異勳章”,他于1991逝世。
陳文希有幅1950年代創作的布面油畫《市集》,2013年由香港蘇富比拍賣會拍出1324萬港元(約216萬新元),創下畫家拍賣最高價。(紅螞蟻就不爲《枯藤雙猿》估價了吧,反正也買不起。)
想要欣賞他的更多作品可遊覽:https://chenwenhsi.com/
鈔票另一“背景”是南洋畫家鍾泗濱的《曬鹹魚》(Drying Salted Fish),目前收藏于國家美術館。
鍾泗濱也是在戰後從中國廈門南來新加坡,之後任教于南洋美專一直到1961年。鍾泗濱把東方和西方的畫風融成一體,創出了他獨特的風格。他更與同期的一班畫家,以東南亞的人事景物爲主題,創出了所謂的“南洋畫派”。
《曬鹹魚》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圖中馬來村落的一組男女在田地裏曬鹹魚,有的站在晾著的鹹魚旁,有的圍著裝滿鹹魚的大缸子。鍾泗濱在1962年獲頒“公共服務勳章”,1983年逝世。
目前,他的名畫最高紀錄是2015年秋季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創下的近140萬新元。(可想而知,《曬鹹魚》價值連城)
以後蟻粉們茶余飯後沒話題,就可以掏出你的錢包和別人講古,還可以裝作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