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蟻粉有試過于平日清晨在新加坡兀蘭關卡或第二通道通關出入境,應該會發現許多來往穿梭于新馬兩地的馬來西亞年輕學子,男男女女、從小學到中學無一不全。如果再把場景拉到新加坡的大學院校裏頭,來自馬國的學生應該也不在少數。
由于馬國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國家教育體系在大環境下也開始走向保留土著固打制(quota)一途,許多馬國非土著學生無法在公平競爭下爭得國立大專院校的一席之地,不得不往外升學,因此也造就上文描述的那種景象。
馬哈迪宣傳邀請國際學生到馬國求學
不過,在國內人才流失的情況下,馬國政府似乎仍不遺余力想方設法將馬國建設爲區域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重鎮。
“我是馬哈迪,我希望鼓勵外頭那些正在思考教育途徑的年輕人來馬來西亞求學。”
馬國首相馬哈迪昨日(4日)在其面簿上載一部面向國外招生的宣傳視頻,他親自入鏡和擔任旁白向國際學生喊話,邀請國際學生到馬國攻讀大學學位。
馬哈迪指出,馬國的公私立教育體系已經成功培育了無數在各行各業取得成就的優秀畢業生。
除了學術成就,馬哈迪在該視頻也主打馬國的多元特色:
“出國深造的學生都是探索者,而各種文化互相交彙的我們(馬國)正好展現了那樣美好的世界,你會發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傳統習俗,充滿異國風味的美食和讓人驚豔的社會活力。”
“你會發現當自己深深浸濡在不同特色的教育裏頭時,會是一個體驗和了解人們、傳統和文化的大好機會。”
“現今的工作場所裏,踏出舒適圈的真實經驗擁有巨大的價值。”
馬哈迪最後也不忘強調,前去馬國求學的國際學生肯定會覺得物超所值。
網民質問本地學生怎麽辦?
雖說這個宣傳視頻的利益良善,但如果將這個視頻和近來在馬國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學預科班固打制度爭議搭配服用,華人網民的心中難免有股酸溜溜的醋勁。
下面這位網民就提到,因爲固打制而進不了馬國大學的人才將會前往新加坡,而新加坡將可省下在中、小學階段培育人才的費用,直接撿現成的半成品(准大學生):
“是的……進不了本地(馬國)大學的本地人才會受到新加坡的熱烈歡迎……新加坡會感謝你(馬國)和他們分享所需人才。”
另一名網民也表示,本地學生應該不分種族,擁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最後氣呼呼要求在大學預科班課題上卷入失言風波的馬智禮辭職:
“本地學生怎麽辦?他們是這個國家(馬國)的資産和未來。請別否定我們自己那些聰明的學生在本地大學的一席之地。取消固打制。教育是所有公民應得的……馬智禮滾蛋!”
大學預科班(The Malaysian Matriculation Programme)和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是馬國學生進入公立大學的主要管道。然而,大學預科班錄取大學的門檻較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來得低,且大學預科班土著和非土著的錄取比例爲9 : 1,因此長久以來引人诟病。
馬國約有17萬名國際學生
《星報》報道,馬國在2018年已有17萬名國際學生,學生來源遍及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的135個國家。
然而馬國教育部2018年的數據顯示,馬國公立大學的國際學生人數只有2萬7千多人,占51萬789人學生總數的5.16%。按照上述數據來看,大約有14萬左右的國際學生在私立教育體系求學。
《東方日報》2018年的一篇報道提及,時任馬國移民局總監慕斯達法表示,當局曾多次在掃蕩行動中抓獲手持學生證的外籍勞工。這群“假求學,真打工”的外籍勞工在馬國不是什麽新鮮事,許多私立學院往往藉著招收這些“假學生”來牟利。
另一方面,根據全球知名統計數據網站Statista的2017年數據,馬國前三大國際學生來源地分別爲孟加拉、中國和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