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以上兩張機場的設計照片,又有室內花園又有瀑布的,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絕對不是蟻粉所想的星耀樟宜(Jewel Changi),而是即將擴建的哈馬德國際機場(Hamad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設計圖。
該機場是卡塔爾(Qatar)首都多哈(Doha)的國際機場,將于明年年初開始動工擴建。
即使蟻粉認爲兩個國家的機場長得並不一樣,但卡塔爾航空總裁阿科巴爾(Akbar Al Baker)卻不這麽認爲。
阿科巴爾上月22日在宣布哈馬德國際機場即將擴建時,稱機場設計被人抄襲了。
當時,他意有所指地對在場人士說:
“當我稍後向你們展示設計圖時,你會發現,有人抄襲了我們的設計,而我們的設計早在六年前就有了……我不想指名道姓,但某個國家的個人拿了我們的設計並完成了。”
意思淺淺。
當然鬼都想到阿科巴爾指的是紅翻天的星耀樟宜。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這座10層樓高的星耀樟宜,擁有全球最高(40米高)的室內瀑布(HSBC Rain vortex)。星耀樟宜才開張了6個月,就吸引了約5000萬名遊客。
樟宜機場集團和星耀樟宜的設計者一定不會吃這麽大只死貓!雙雙回應都否認抄襲,也暗有所指:
“是哈馬德國際機場抄襲我們”。
樟宜機場集團總裁李紹賢禮貌答複《海峽時報》詢問時說:“我們致力通過創新來提升遊客在樟宜機場的體驗,因而我們重視概念的原創性和創造性。我們尊重知識産權,並希望我們所有的合作夥伴也一樣。”
李紹賢說,當樟宜開始實施“星耀樟宜”項目時,其任務是創造一種顛覆性的機場體驗。
他說,集團在進行星耀樟宜項目時,早在2012年7月開始廣納世界各地人士的構思,該合同最後于隔年5月授予凱德集團(Capitaland),對方提議采用的是以色列裔加拿大建築大師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構思的設計。
李紹賢說:“薩夫迪建築師事務所已通知我們,公司沒在卡塔爾從事過任何項目,薩夫迪先生也沒到過卡塔爾。”
薩夫迪則說:“公司早在幾十年前就以花園的概念爲設計中心。我們還在(以色列)本古裏安機場和濱海灣金沙探討了將雨量收集成內部降雨的概念。這些探索的成功進一步激發了我們的靈感,並引導我們在今天所看到的星耀樟宜創造了一個新的標志——一種新的城市空間,頌揚自然元素和城市生活。
“我們很高興星耀樟宜的獨創設計可以得到國際社會認可,也促使許多人模仿。”
室內瀑布的設計,薩夫迪早就在2004年就運用到以色列的本古裏安機場裏,比卡塔爾航空總裁阿科巴爾所說六年前才想到的室內瀑布設計還要早。
接著,2006年當薩夫迪在設計濱海灣金沙和濱海灣金沙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時,又再次運用了,兩者在2011年正式開幕。
位于濱海灣金沙商場內,有一個形狀像個碗的大水池名爲“雨眼”(Rain Oculus)的大型裝置藝術品,由薩夫迪和美國環境裝置藝術家內德·卡恩(Ned Kahn)共同設計。
它位于零售商場和海濱行人道交界處,直徑達22公尺,最多可容納200公噸重的水,大水池的水流是每分鍾6000加侖。大水池是用丙烯酸和不鏽鋼制成,重量達90公噸。
而在藝術科學博物館內,也有一個“室內瀑布”。整個建築都被一個4000平方公尺的荷花池圍繞著,像是芙蓉在水,出淤泥而不染。彎曲的“花瓣”中央有一個洞口,下雨的時候,雨水會順著花瓣流入洞口,然後垂直落到底層的水池,形成一個35公尺高的室內瀑布。
以時間軸來說,如果說到抄襲,應該是星耀樟宜“抄襲”金沙,金沙“抄襲”以色列的本古裏安機場?
不過這些設計都是出自于薩夫迪之手,最多也只能說他酷愛室內瀑布,或熱愛收集雨水來營造內部降雨的設計,所以喜歡一再循環自己的“禦用點子”?最多也只能冠個“沒創意”的頭銜。
如果說到室內花園更不用講了,這個點子早在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就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國網民也紛紛爲“星耀樟宜”護航。
這位本地網民就說,即使卡塔爾先設計好了,但星耀樟宜先建好了。如果卡塔爾真的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效率低,6年前就設計好,今年才宣布明年動工。高瞻遠矚但執行力差。
這位觀察入微的網民也說卡塔爾機場的室內瀑布與星耀樟宜的長得不一樣,前者的室內瀑布很小,而新加坡的卻是全球最高的。
也有網民認爲卡塔爾機場是要沾星耀樟宜的名氣。(可能卡塔爾機場開幕時,也可以找林俊傑去唱唱歌幫忙宣傳一下。)
誰是山寨版?就留給律師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