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話講三遍,重要的課題討論三天……當然不夠啦。
2020年首場國會辯論本周一(1月6日)在貿工部長陳振聲和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的唇槍舌劍中掀開序幕。
陳振聲對壘畢丹星 關鍵詞:分化
坊間向來對本地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這個相對高薪的群體的新增就業人數,以及當中有多少外來人才感到好奇。畢丹星本著“代表人民發聲”的出發點,在國會上要求知道新加坡人和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具體就業數據。
他希望陳振聲能進一步提供數據,讓大家知道在2015年至2018年23個産業當中新增的6萬個就業機會裏,究竟有多少個職位空缺由新加坡人填補,又有多少由永久居民填補?
陳振聲當時對畢丹星锲而不舍的追問感到不解,表示不理解畢丹星提這個問題背後的用意是什麽?
由于國會上辯論的時間有限議題又多,當下得不到數據的畢丹星散會後隔天(7日)在面簿上發了一則帖文,解釋自己前一天在國會上追問多少新加坡人在産業轉型藍圖下找到工作,是因爲目前這方面的信息並不一致。
畢丹星說,政府在多數雇傭數據上, 並不會單獨列出“新加坡人”。“新加坡人”總是與“永久居民”一起統稱爲“本地人”(locals)。他指出,這樣的歸類法長遠將增加思考問題的難度,無法很好的追蹤那些會影響新加坡人的議題並找到替代方案。
“陳部長確認說政府沒什麽可隱瞞的,只要索取他們就會給予信息,那接下來,工人黨的議員將會在國會上提出問題來索取目前仍無法獲得、政府仍未公開、以及那些可以顯現特定新加坡群體表現如何但政府還未提供的數據。”
畢丹星在帖文結束時還引用了本地打假法POFMA來說明爲何索取這些數字那麽重要。
他說,一旦缺乏硬數據,公衆就少了依據,這要如何教育公衆分辨真假,向假新聞和假信息說不呢?當公衆可以拿到真實的數據,假新聞就無所遁形了。新加坡政府領導人不可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是不是覺得一下子拔高到一個新高度?)
徐芳達對壘畢丹星 關鍵詞:沒有隱瞞數據
昨晚,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發面簿帖文反駁了畢丹星的論點。
徐芳達說:
“紮吉哈在國會提供的數據是非常全面且清楚的。我很納悶爲何畢丹星在面簿帖文中沒有提到這些數據。”
徐芳達在帖文裏還寫道:
“紮吉哈在國會答複畢丹星的提問時透露,不包括外籍幫傭,23個産業轉型藍圖的領域裏,我國在2015年到2018年間的就業人數增加了1萬9500個。其中,公民就業人數增加3萬9300個,永久居民增加8600人,外籍就業人數則減少了2萬8500個。”
徐芳達接著說,紮吉哈在發言時也指出,大家應該更長遠地看待就業變化才比較有意義,畢竟大多數的産業轉型藍圖是在2018年才推出,至今才一年多。
“在答複畢丹星時,陳部長強調這個政府沒什麽好隱瞞的。其實在國際上,多數的就業市場數據根本都沒有區分就業人士的國籍,具體詳情可以參考這篇政府在今年1月3日刊登的文章《爲何就業市場數據是根據本地居民而不是新加坡公民來區分》。”
徐芳達也在帖文中指出,重要的是新加坡政府始終以我國的利益爲核心,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對引進外籍人士進行各種利益的衡量和取舍,因此新加坡今天才能維持全球競爭力、吸引外來投資、失業率依舊維持在低水平、新加坡員工的薪金才會上漲、良好的工作機會不斷被創造出來,無論是現在或是未來都是如此,令人備感鼓舞。
這一切必須歸功于國人的團結。徐芳達警告說,我們千萬不要步一些其他經濟體的後塵、爲政治上的分裂付出慘痛代價。
“我們的勞動隊伍中的永久居民,縱然得到的津貼和利益都比新加坡公民少,卻對新加坡經濟和社會作出貢獻。更重要的是,許多永久居民都是新加坡公民的家屬,這點畢丹星先生應該很清楚。畢竟工人黨也與人民行動黨議員聯手提倡讓那些新加坡公民的外籍伴侶和孩子能優先申請到公民權。”
“我們必須堅決杜絕所有企圖挑撥我們社會當中的不同團體的做法。站穩立場、遠離那些爲了在政治上加分而試圖挑動仇恨和恐懼所作出的努力。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繼續以新加坡團隊(Team Singapore)的身份前進。”
爭執的關鍵點:細節定成敗
對于這樣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紅螞蟻自然是發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首先必須先找出國家發展部兼人力部政務部長紮吉哈有沒有在國會上分享過徐芳達所說的數據?
紅螞蟻再三回看了當天的國會視頻,只見紮吉哈在起身發言的前兩分鍾內,的確陳述了徐芳達帖文中的那些數據,有將就業人數當中的公民、永久居民和外籍就業人數的增減數據清楚公開。
畢丹星其實也記下了這組數據,並在提問補充問題時將這些數據複述一遍。
不過,畢丹星認爲紮吉哈的答複不夠完善,要求紮吉哈進一步說明,這3萬9300個公民,8600個永久居民,和減少的2萬8500個外籍就業人士,是如何分布在上述23個産業轉型藍圖內,可不可以一個個産業清楚列出:新加坡公民多少人、永久居民多少人、外籍員工多少人。
對此,紮吉哈表示,人力部的年度雇傭報告中已清楚標出各個産業裏,本地人與外籍員工的具體數據。
蟻粉們看到這裏,應該看出關鍵在哪兒了吧?
不是政府沒有給出數據,也不是政府刻意隱瞞。畢丹星具體要的是23個産業的就業人員分布細節,他想了解哪個産業內的公民人數最多、哪個産業的外籍員工最多。
人力部的年度雇傭報告也有清楚給出每個産業的數據,只不過將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都歸納爲“本地人”,所以畢丹星無法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細節:新加坡公民的數字,和永久居民的數字。
畢丹星指政府沒有公布數據,數據不真實,指的是缺失了這個“魔鬼細節”。
在貿工部長陳振聲看來,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本就是一體,不應該進一步分化,也難怪他會質疑畢丹星這種追問方式背後的意圖,也難怪他會說,這種把“永久居民”放到“新加坡公民”對立面的分化手法,對新加坡毫無益處。陳振聲反問畢丹星:
“本地人失業人數有增加嗎?沒有。我們的工資有上漲嗎?有。而且漲得比其他國家還快。這些都印證了我們正在爲新加坡人做對的事。”
正方沒有隱瞞數據,只不過不願意將“永久居民”放到“新加坡公民”對立面來加以分化社會;反方則認爲數據細節從缺,應該原原本本公開出來,這才叫“毫無隱瞞”、才叫真實。
這翻論述,究竟有多少%是在維護新加坡公民的權益,多少%是在雞蛋裏挑骨頭,相信聰明的蟻粉心中已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