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冠病19)疫情的第68天,4月1日,新加坡跨入累計確診病例1000起的大關。
我國今天新增74起確診病例,其中54起是本土感染病例,20起爲境外輸入病例。在本土感染病例當中,有多達25起(將近50%)都是無關聯病例,即感染源尚未被查明的新增病例。
今天也出現兩個新增感染群。感染群總數增至16個。
其中一個是李亞妹安老院。該療養院昨天有一名86歲老婦確診,今天又新增10人確診,其中一人是102歲的人瑞,她是我國至今最年長的冠病患者。本地護聯中心今晚宣布,所有療養院從明天起,將拒絕訪客進入。
另一個感染群則是雙溪加株環道的客工宿舍,出現3人感染。這也是新加坡目前出現的第三個外籍客工宿舍感染群。
目前新加坡的本土感染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之間的關系,就像是DNA基因的核酸雙螺旋(Helix)結構。一上一下交叉、此起彼落。
一起看看累計至昨天(3月31日)的926起確診病例當中的本土感染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曲線。一藍一粉兩條曲線的交彙,跟Helix結構相似,只不過稍稍有些“扁平變形”。
新加坡中英文媒體今天關于冠病的新聞關鍵句子都是:
新加坡進入新的病毒傳播階段
防疫重心轉向控制本土感染病例的傳播
本地有118起與其他病例暫無關聯的確診病例
據《海峽時報》報道,本地過去三天,本土感染病例上升了15%,相比之下,境外輸入病例只增加5%。這是因爲從海外回返新加坡的國人正日漸減少。上星期,從英國和美國回返新加坡的國人,平均每天有1200人,這星期已經降至每天300人。
截至3月31日,本土感染病例422起、境外輸入病例504起。加上今天的新增病例,這兩組累計數據就變成:本土感染476起、境外輸入524起。按上述增幅來推算,接下來幾天內,本土感染病例數肯定會超越境外輸入病例。
這將是本土感染病例數第二次超越境外輸入病例。上回的轉捩點發生在2月9日。
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合領導兼衛生部長顔金勇昨晚在記者會上也指出,新加坡每天平均出現25起本土感染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從昨晚開始,衛生部的例常記者會已改成視訊會議形式,進一步減少記者們因近距離接觸而産生感染的風險。
無關聯病例增加意味著病毒已在社區傳播
同爲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聯合領導的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說: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那些無關聯病例。我們有一支傑出的病原追查(contact tracing)小組,他們正竭盡所能追查每一起新病例,找出當中的關聯。”
然而黃循財告誡說,隨著每天有越來越多新病例“冒出”,病原追查小組的工作將會“越來越難做”。
南洋理工大學李光前醫學院客座教授、傳染病專家華安麗醫生(Annelies Wilder-Smith)指出,無關聯病例的存在意味著病毒已在社區傳播開來,一旦廣泛傳播就不太好控制。
“必須實施一些更嚴厲、或許會讓人感到痛苦的措施。”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教授接受《海峽時報》采訪時則指出:
“目前新加坡還沒出現大規模本土傳播,但已經出現了種種迹象,顯示正朝那方面發展。現在,病原追查小組還有余力追查新增病例,一切還在掌控之中。只要我們還有能力聯系追蹤就應該繼續開展這項工作,這是一個控制社區傳播的有效途徑。然而,如果本土感染病例持續激增,可以肯定的是,總有一天我們將會追查得非常吃力。”
雖然如此,我國的醫療系統還未抵達關鍵臨界點,仍有充裕的能力。
不過張毅穎教授強調,國人的命運目前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普通老百姓都負責任地行動、就能將社區傳播鏈切斷。然而若新加坡有許多人都拒絕遵守簡單的指示,那無論政府實施了什麽措施都于事無補,疫情將會不受控地暴發。”
所謂的簡單指示包括勤洗手、別觸碰眼口鼻;除非是出門購買食物和必需品,否則就盡量待在家中等等。
爲何新加坡不鎖國?
黃循財解釋說,有不少人認爲,應該敢敢實施一個最嚴厲的措施,長痛不如短痛,這樣生活很快就能恢複正常。
“其實根本不存在一個鎖國兩星期病毒就會完全消失的神奇解決方案。那根本不可能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早實施更嚴厲的管制措施,但即使我們那麽做,也不可能完全消滅病毒。病毒還會存在,我們必須在種種管制措施下繼續與它共存好幾個月。
所以我們打的是持久仗,要有心理准備,必須長時間應對這個病毒。我們將會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一波又一波新病例,持續引發本土感染病例的出現,這種現象將持續到年底甚至更長時間。”
截至4月1日,新加坡有457名冠病確診患者在公共醫院治療,當中有24人病情危急在加護病房治療。其余的患者情況穩定症狀輕微,在私人醫院或度假村進行隔離治療。目前總出院人數爲245人。
今天一大好消息就是,在加護病房昏迷了55天的孟加拉客工(第42名確診患者)的大兒子,3月30日淩晨12時30分在孟加拉平安出世了。遺憾的是,這名在新加坡工作了10年的39歲客工,因爲依然昏迷,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當上了爸爸。希望小寶寶的到來能爲爸爸沖沖喜,早日一家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