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鄰裏間的互動同比往年,稍顯下降。無論是鄰居間的噓寒問暖、到對方家探訪串門,抑或是互送食物及幫忙看家等,左鄰右舍頻繁交流的次數都不如以往。
這與新時代政府組屋居民逐漸轉向社交媒體或線上聊天室,進行溝通互動的趨勢有關。
這個調查結果,就收錄在建屋發展局星期天(14日)公布的“2018年組屋住戶抽樣調查”裏。該調查的內容主要涵蓋本地組屋居民的生活體驗。
建屋局自1968年起,每五年就進行一次組屋住戶抽樣調查,研究及分析組屋居民人口形態的轉變,用于檢討現有政策,以及作爲制定新政策的參考依據。
本次調查在2018年1月至9月間進行,約有7800戶家庭參與。
整體而言,組屋居民對鄰裏、住家和區內設施的滿意度都有所提高,如同往年一般,皆超過九成。
鄰裏間關系仍緊密,但互動模式有所轉變
組屋居民之間的睦鄰關系持續緊密。
大部分居民(96.9%)對鄰裏關系感到滿意,平日都會與鄰居互相打招呼和噓寒問暖。
打招呼的比例僅比2013年稍顯下滑1.6%,達98.6%;而與鄰居閑聊的比例,則同比2013年的97%,小幅降低至94.4%。
這些舉動看似微不足道,但建屋局指出,在多元化空間建立聯系網絡是十分重要的。常言遠親不如近鄰,危機時刻很大程度仍須鄰居間相互關照。
另一方面,調查顯示,2018年約有11.8%的居民通過社交媒體或線上聊天室與鄰居交流,同比2013年不到5%的比例,有明顯的上升。
這意味著組屋居民之間的互動模式已逐漸轉變。
與鄰居進行“深入”(higher-intensity)互動模式的人也有明顯下滑趨勢,較前五年稍有減少:
更多年輕居民選擇與鄰居加入共同的社交媒體或聊天群組,取代以往“甘榜式”的睦鄰交流方式。
他們更常在走廊、電梯等同座組屋內和鄰居互動,而不是親自到訪鄰居住家,2018年比例達83.8%,與2013年同比上升8.2%。
幾乎所有受訪居民都認爲,組屋區內有足夠的地方和鄰居互動,包括組屋底層設有桌椅的社區客廳,以及涼亭等。
遇到惡鄰的比例顯著減少,僅三成居民投訴鄰居滋擾
絕大部分(95.3%)居民都對鄰裏關系感到滿意,與2013年同比上升了3.3%,這主要與地點便利、鄰居友好以及環境和諧有關。
此外,多達91.4%的居民也對家居改進計劃(Home Improvement Programme)、鄰裏更新計劃(Neighbourhood Renewal Programme)和再創我們的家園(Remaking Our Heartland Programme)等翻新計劃表示滿意。
不幸碰到壞鄰居的比例明顯有所下滑,較前五年的將近一半(48.1%)降至三成。
當中最主要的投訴包括鄰居制造噪音、在公共空間亂丟垃圾和吸煙等等。
有歸屬感,也有留下美好回憶的地方
絕大多數居民對市鎮和組屋區抱有歸屬感,高達99%。
這也包括剛搬進現有住處不到五年的人。那些年紀較大、居住超過30年的居民,隨著時間的推移,通常都擁有相對強烈的歸屬感。
由此可見,比起鄰居間的關系,讓組屋居民更有“家的感覺”的地方,還是市鎮和組屋區的一草一木及建築設施。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調查也首次邀請居民分享對市鎮內“懷揣美好回憶”的地方。
超過兩成受訪居民曾在市鎮某個地方留下美好回憶。他們當中約有三成選擇了組屋或鄰區(precinct)的設施,另有22.2%選擇公園或花園。
多數居民滿意組屋及區內設施
在組屋滿意度方面,有93.2%居民對組屋組屋的設計或格局等感到滿意,而年長居民滿意度普遍較高。
居民不滿組屋的情況,主要體現在舊組屋的混凝土剝落、天花板漏水等問題。
建屋局承諾,將繼續通過家居改進計劃和友好協助計劃(Goodwill Repair Assistance)幫助屋主解決這類維修問題。
對組屋區設施感到滿意的居民占比亦有所增加,達98.6%,比早前的五年上升了2.5%。他們對購物和零售設施最爲滿意。使用量最高的商業設施,依然是超市和小販中心等。
然而,除了超市外,其他組屋設施的使用量都有所下降,可見人們的消費習慣已隨著網購的普及而作出改變。
建屋局指出,至少每周一次到訪商業設施的人數減少,相信這與網購及送餐服務越來越受歡迎有關。
該調查顯示,每10名組屋居民當中,就有四人會上網購物(購買服飾和鞋子)。當中,大部分人都是45歲以下、家中有小孩、居住房型在四房式或以上的居民。
進行網購的居民有將近一半表示,較少到鄰裏商店消費,另有一小部分人從未到過鄰裏商店購買東西。
可想而知,鄰裏商店的生意將越來越難做。
但建屋局卻指出,鄰裏商店在滿足居民所需方面仍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該局將持續透過商店提升計劃,協助促進鄰裏商圈的活力和競爭力。
至于組屋居民最常打發時間的組屋區設施,排名依次爲:
- 購物中心(36.1%)
- 咖啡店(9.4%)
- 公園或花園(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