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知乎上的一個問題,經授權分享幾則網友回複,分享給生活在新加坡的,即將來新加坡生活的,想來新加坡生活的網友們。
耕圃,投資、曆史、攝影、籃球
在新加坡工作九年了,老婆孩子、房、車都有,可能我能總結的相對全面一些。
如果和中國大陸比的話:
好的:
非常安全,世界前列
還算幹淨、整潔(不如日本)
社會比較和諧(種族、階層),除了和外來移民的一些矛盾。
大部分時候空氣質量很好
人的素質還不錯(但低素質的也有相當一些)
吃飯的選擇還行。不如中國,但肯定比歐美好。基本上食品安全還算放心。
各種公共服務還不錯,也算基本符合發達國家的標准。(比如別人提到的圖書館,的確很好)
公園算比較多,也都免費。周末可溜娃的地方不少(但別期待很麽壯麗風景)
公路交通基本上不擁堵(代價就是私家車非常昂貴)
雙語教育也算優勢吧(免不了新加坡腔)
讀書的話,去歐美名校相對容易
住房問題解決的較好,一手組屋的價格很親民
經濟算是比較蓬勃(對比歐美),就業機會很多。
個人所得稅很低(但有消費稅)
政府有大量結余(意味著找個人收稅的壓力會少些吧)
購物還不錯。名牌的話,比香港貴、比大陸便宜。
社會貧富差距還可以,可能比大陸、香港好些。
工作上人際關系比較簡單,大家一般都就事論事。
回國方便,現在能直飛國內不少城市了。
去周邊海島度假,或者坐個遊輪之類,很容易。
上網沒有限制,不用翻牆。
請女傭方便,省心,便宜。
醫療體制算有效率。中國的不合理(以藥養醫),美國的太貴。
不好的:
這幾年越來越擁擠,600萬人擠在一個海澱區這麽大的地方。(但可能比北京上海還是好些)
不比中美,這裏想自駕倆三個小時去野外比較難。(只有旁邊馬來西亞的不多選擇)
氣候不好,四季夏天,又比較潮濕。(但有些人比較喜歡,看個人)
每年都有幾個月,印尼的燒芭會嚴重影響空氣質量。
私家車很貴(一輛卡羅拉約55萬人民幣)
私人公寓,尤其是好地段的,價格昂貴。好地段差不多1千萬人民幣一套三居室吧。
政府這幾年受民粹影響,決策很難一直有長遠考慮了。
民意現在有點排外
現在自己拿永久居民,或者父母拿長期居留簽,都比以前難很多了
煙酒很貴(稅太高),沒有口香糖
福利不多(對比歐美),當然這是低稅的必然後果。
網上購物不太發達,經常讓人羨慕國內的淘寶和美國的亞馬遜。不過這幾年大有改善了。
沒什麽文化積累,不如香港。沒什麽好的博物館、曆史文物等。(文藝演出還可以)
學生從小學開始,壓力就非常大了。父母都很“怕輸”
平均工作時間和韓國並列全球第一吧,但感覺工作壓力應該比香港小。
男性公民和二代永久居民需要強制服21個月兵役,之後每年還需要入伍幾個星期。
本地信奉精英治國、也有點相信血統,所以有點階級固化。(不算太嚴重)
希泓式,查拉斯圖拉如是說之獅子
作爲一個剛在新加坡參加工作的中國人從衣食住行談談體驗吧:)
1.衣
除了品牌旗艦店,隨處可見的是淘寶貨——質量很差,價格還不便宜——說到淘寶,的確很多同事仍然還在淘寶買衣服,千裏萬裏迢迢的;當然也有很多設計感很強的本土品牌,普通的一件裙子價格也都在一兩百新幣左右,而且無一例外的你會經常看到Made in China/Indonisia/Bangladesh。所幸新加坡每年有兩次打折季:6月和12月,動辄就有70%off的折扣出來,像迪奧香奈兒古奇這樣的奢飾品在折扣季也不例外,雖然都不會是應季商品,但是性價比已經很高了。
雖然是一個熱帶國家,但是依舊可以買到毛衣羽絨服這些——優衣庫一年四季都在賣;除了爲出國旅遊,辦公室和電影院冷氣(空調)可以吹得我們涕泗橫流。新加坡的電影院真的很冷,新加坡的電影院真的很冷,新加坡的電影院真的很冷(重說三),原因參見深度科普 | 爲什麽新加坡的空調這麽冷?
2.食
據說新加坡人不喜歡在家做飯,因爲討厭油煙——我從不做飯找的也是這個理由哈哈。組屋區下面一般都有24小時開放的巴刹(想象成大學食堂,好多年前林依晨和陳柏霖主演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在新加坡的場景裏有出現巴刹),有馬來菜、福建菜、川菜、印度餐,還有海南雞飯!一般比較便宜,五塊錢以內就可以搞定午餐(不包括飲料)
再談新加坡的非日常美食。作爲國際化的島國,自然可以在這兒吃到各地的美食啦——好吧,主要還是中國的。大名鼎鼎的牛車水(China Town)就有東北飯館,成都飯館以和川菜——不得不說,在新加坡真的很難體會到“身在異國”的感覺。港式茶餐廳、日式料理、韓國烤肉、墨西哥餐廳,也都並不少見。
作爲典型的正宗的“南方”,坡村的豆花是甜的(答主超級開心,大學忍了四年的鹹豆花啊!);坡村的甜品很多,手工烘焙的餅幹、進口巧克力、還有很多糕點,吃到停不下來!作爲代價,答主胖了十斤(哭)
3. 住
利益相關了——答主正宗五道口搬磚系的,現在在坡村搬磚。
坡村住房分兩種:組屋和公寓。直觀的概念是祖屋價格只有公寓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還沒算稅和物業費呢),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EC(Executive Condonminium, 政府執行公管公寓,應當把它理解成高檔祖屋,因爲它和祖屋一樣不賣給外國人。
先談公寓,公寓除了配套完善(配健身房、地下室、遊泳池和燒烤點)以外,造型比較美觀——一般都是玻璃幕牆或者是全高的落地窗,現澆結構比較多,因此造價也比祖屋貴。它最大的優點應該是誰都可以買,只要你有錢。價格我給個參考:非CBD不近地鐵每平一萬多,外國人購買要比永久居民和公民多交百分之十的稅。呵呵哒。
再來談談親民很多的組屋吧。先下結論:新加坡的祖屋是千篇一律的醜,但真的超級便宜且真的解決了坡國國民的住房問題。在此緬懷一下李光耀先生,他真的是一位優秀的獨裁者:完全幹預市場經濟,祖屋價格就是不能漲。相關條件可以查看:新加坡榜鵝新智能科技組屋8萬新幣起,快來看申請條件。所以新加坡的窮人買房並不難。祖屋便宜,一方面是因爲它使用了很多預制構件大大降低了造價——也是醜得千篇一律的原因,標准化生産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美學要求;另一方面,祖屋不是封閉的,沒有保安,任何人都可以出入(答主剛來新加坡就因此丟了一雙摯愛的耐克跑鞋),也沒有配套設施(遊泳館那些)。不過新加坡整體基礎設施很完善,答主租的祖屋但是樓下有Gym, 有很大的遊泳池和健身房羽毛球館等,但是是收費的。大多數祖屋區附近也都能找到Gym。強調Gym是因爲新加坡人真的都很愛運動,尤其是跑步。每年有各種形式的馬拉松比賽,答主自己也是每周累計能跑20公裏的人。還有泳池,因爲是熱帶,遊泳自然很爽啦。
4.行
公共交通必須很發達,地鐵覆蓋全島,且一般會運營到11點半;跨年夜和中國新年夜等重大節日會延到2點。我很少搭Bus,地鐵到不了的地方自己走幾步也就到了。不搭Bus是因爲離開手機導航我都不敢坐Bus——它不報站啊!生怕自己坐過站。
出國行的話考慮輪渡和飛機。新加坡只有一個機場:樟宜機場,三個航站樓,地鐵直達,非常方便。而作爲島國,坐一個小時輪渡就可以到印尼;坐半個小時Bus就可以到達馬來西亞是不是很神奇?
衣食住行講完了,再來談談自己走新加坡生活八個月的感受吧。
1.在新加坡生活不會英語也沒關系;只要跟你對話的人長著華人的臉,基本也就會說中文了。這也是答主沒有異國他鄉的感覺的一個原因吧。
2.Singlish剛接觸時真的很難懂,不僅發音奇怪(例如three 發成tree)而且語速很快,句子都被扯成一個個向外噴的單詞了,聽起來反而有不連貫的感覺。我的適應期是半年,半年才完全跟上了singlish的節奏(不過跟答主很少聽也有關)
3.新加坡人很友善——或者說答主在新加坡碰到的人都很友善。
4.作爲沒有購買醫療保險的外國人,看病太貴。答主去過一次急診,挂個號收費105塊,新幣。最後開了五塊錢的抗生素;耳朵發炎,去了一家門診,開了點抗生素,收費92,新幣。無比懷念國內的醫保。
5.太小。大概兩個禮拜就玩遍新加坡了。不過像環球影城這種地方經常換主題,多去幾次也可以。
6.新加坡很美,很好,但是我還是想回國(想家啊,雖然直飛回去只要六個小時,但是也沒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金錢老往回飛啊)。
宋良駿,Gamer,Mather,Apprentice Philosopher
新加坡是個發達的國家,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港口之一。
1. 生活上:新加坡像是一個華人社會,在新加坡如果你會英文不太多基本也是能生活的,只要是商場裏面銷售人員長了一張典型的中國人的臉,基本就是可以說中文的。不過年輕的新加坡人很多能聽懂但是不會說中文,因爲現在新加坡的好的高中初中都是國際化的,完全不講中文。新加坡人本身有點排斥中國人,但是不是很多,多數人是比較友好的。
2. 工作上:新加坡工作場合幾乎不講中文,本地人講的一口奇怪又很順的Singlish,習慣了還好,不習慣之前比印度人的口音還要重。。。新加坡的投資/金融之類的是零稅收制度,具體不太了解,有網友跟我說新加坡是離岸金融的高密度區。新加坡本地有很多企業加班成性,周六上班很常見。
3. 學習上:新加坡走的英系國家的體系,基本上本地讀書之後無縫對接到英國/澳洲或者直接考SAT去美國也是不少,這邊畢竟都是英文教學。本地有注明的NUS(新加坡國立大學),NTU(南洋理工大學),SMU(新加坡管理大學)等名校,NUS和NTU的水准就我了解而言都是亞洲乃至世界頂尖的。
4. 自然環境:新加坡每棵樹都有身份證,隨便砍樹大概很嚴重,綠化超級多,當然也是因爲新加坡太熱了,如果沒有這麽多綠化,估計會更熱把。而且因爲是熱帶所以下雨是超級多,有11,12月左右會有雨季,雨季就是一周就有一天會不下雨。因爲有雨季,並且平時下雨也很多,所以幾乎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是防雨的,出門的時候不帶傘完全沒有問題,即使是烏節路那種購物街也都是帶著擋雨棚,通道也是避雨的。
5. 飲食:這邊吃的很多,日式,韓式都比較多,海鮮比較爽的是可以吃到斯裏蘭卡的螃蟹,大概一只有一公斤重那種。中餐裏面依舊是福建和廣州料理占了上風,但是偶爾能遇到川菜館,其他的菜系什麽的就不多了。
其他:新加坡的制度很嚴格,不聽話就罰款。即使是晚上很多地方也都是安全的,只是有幾個印度聚居區會有小偷,其他的我也沒遇到/聽說過。
個人想法:我比較喜歡新加坡的美食,但是新加坡其他的地方槽點很多。娛樂方面的東西只有運動設施比較多,而且因爲出汗過多,我剛去的時候還缺鈣導致膝蓋疼痛了很久。很熱很熱,熱到晚上睡覺要麽開著風扇、空調,要麽就是要洗了澡睡覺,早上起來一身汗。這邊四季如一會讓人不知疲憊。這個國家本身很小,但是可以申請馬來的簽證去旅遊,留下來的話申請綠卡也是很容易的,但是現在基本很少有中國人轉新加坡國籍了(但是拿了綠卡的不少,因爲方便入境,就跟地鐵刷卡一樣進來),因爲這個國家沒什麽福利還要強制服兵役(18歲以上的公民都要去服2年兵役,並且以後每年都會體檢,如果體檢不合格要重新服兵役。。),跟中國比起來優點不明顯。
謝丹,市場調研從業者+佛教徒+攝影師+健身愛好者=啥都不是
昨天忙沒有回答,抱歉。沒想到這個問題吸引來如此多答案。很快的看了一下,基本衣食住行都蠻齊全了。所以在此我就簡單添加一些可能被誤會或者沒有人留意到的方面吧:
兵役:
滿十八歲新加坡籍男士需要服兵役兩年,而且過後每年都有Reservist和需要應付服役前的體能測驗要求。最新的IPPT其中一項就是限時內完成指定距離的跑步,所以看到不少新加坡男士喜歡去跑步,其中除了真的喜歡跑步的人外(身型看得出),不少是被逼的。
語言:
幾位知友指出在新加坡懂中文就沒問題,有些其他種族的也會說一些中文。這是有的甚至有些華語比華人還厲害,不過大部份都可能不會。還有一部份華人,因爲往昔教育體制原因,不會說也不會看華語華文,千萬不要以爲長成華人樣子就一定會說華語,這些人最多能說他們方言而已。Singlish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同是英語社會,澳洲有澳洲口音,新西蘭,美國,加拿大,南非,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等地都有自己的口音和獨特的表達方法。就算旁邊的馬來西亞,細聽口音和一些用詞也不一樣。雖然有人不喜歡聽這樣的口音,但是Singlish是新加坡民生文化的其中一點特色。
辦公室政治:
有知友說新加坡人工作還是就事論事,可能給人感覺不像宮鬥劇那樣陰險,其實辦公室政治還是存在的,只是比較表面化,言行比較一致。面上帶笑插你一刀的情況不多。
言論自由:
還是自由的,喜歡看什麽上網都能看到。喜歡表達也可以自由表達,關鍵是不能無客觀無可查證的根據地胡亂表達。公開表達也要顧及多種族多宗教信仰的情況,需要相互尊重,不挑起因爲種族和信仰不同的矛盾。也是對自己言行負責,不胡亂放炮,尊重他人。新加坡飯局表達政見沒出現過越界成爲公衆輿論。所以在新加坡有一種稱爲KopiTiam Talk,中文可以叫咖啡店閑聊,就是朋友間侃大山。
多種族多宗教信仰:
種族歧視不能說完全沒有,更多是一些概括性的偏向比如說馬來族比較House Proud和重家庭活動,印度族可能令人感覺不少喜歡喝酒。不過雖然大家種族信仰不同,所有人都相互尊重,相互照顧對方的習慣。各自新年相互道賀,相互欣賞,就連在熟食攤大家很自覺的不去混用穆斯林食品的餐具盤碗,甚至托盤也分開擺放清理。好朋友間有時也就對方種族開一點無傷大雅的友善玩笑。因爲大家有一個強烈的國民及文化歸屬感-都是新加坡人!
對大陸人士的看法:
現在在新加坡的中國移民大部份都是非常專業的白領人士,而且很多都很聰明很有智慧,中國去的學生也很多,成績大多數很好。以往還有Chinaman一說,不過那是老一點的說法,後來十幾年前因爲不少民工去謀生,不少小姐假借讀英文去賣淫做二奶,還有一位中國去留學的女作家出小說《烏鴉》描述被富老頭照顧的一群中國「學生」生活,所以當時是有一定歧視,就如稱大陸去舞廳夜場工作的女子叫「小龍女」。但這些年,除了辦公室處處可見中國去工作的人士外,巴士司機,熟食攤、食肆廚師服務員等等都很多中國移民。學校教華文的老師很多也是中國過去的。在很多領域,這些年有不少中國新移民有很高的成就。再加上政府控制種族比例和簽證數量,讓大家有一個空間來吸納新文化和適應新環境,所以目前情況還是基本和諧,不少新移民也能很好的融入新加坡社會。
生活沉悶:
看到一些人覺得新加坡生活沉悶,其實可能是每個人的傾向不一樣,記得年輕時候每個禮拜三都很同事加班後泡吧蹦迪,星期五和另外同事去NTUC的俱樂部打台球或者陪他們打麻將。周末逛逛街購物,每逢有夜市就去逛去買東西吃。還能逛海邊吃海鮮燒烤,去公園動物園聖淘沙玩,戲院看看電影,等等,其實活動還是可以蠻多的。有時可能就是特意去某有名的食肆排隊,爲了一碗加東喇沙,一碗肉骨茶。
飲食:
看到有知友吐槽這裏的東西不合胃口。新加坡的飲食多樣化,但是都是適合新加坡人口味,這很正常。畢竟這是一個國家,有自己的風味和文化。我經常說不要人在這裏但是心裏還活著另一個國家。要認識一個新地方,需要全身心的融入,不然只會自己痛苦。學習去欣賞當地食物吧!
歡迎微信網友在評論中補充你在新加坡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