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從如何練功開始。
馬虹
我問太極拳名家馬虹先生:「有人練拳三五年就出功夫,有人練拳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看上去身上仍不出功夫,您認為問題在哪?怎樣練拳身上才出功夫?」
馬虹先生熱情健談,他認為練功的途徑很多,從他個人學拳的經歷來看,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首先要明理.拳界前輩常說:「文武之道,理明則功進,功進則理更明」。「學拳先明理,理不明終為茫昧」。太極拳理主要是陰陽辯證法,其核心就是一陰一陽;表現在拳架上就是虛實開合及其轉換。具體講包含這麼幾個方面:
陰陽互為依存,是個整體。太極圖形象、直觀地表明,陰陽共處於一個圓中,合則為太極,分則為陰陽,它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台灣有位學者認為「陰陽即太極」。運用到修煉太極拳上,就要懂得動作的整體性,「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周身有16個部位,包括眼神、手型、手法、手臂、步型,步法,腿的變化、胸背開合.左右臀的翻沉、腰腹(丹田)的變化,呼吸、耳聽的方位等等,打拳時都應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比如,陳氏拳的「懶扎衣」接「六封四閉」,右手的旋轉動作必須靠全身的整勁配合。力點從左腳跟蹬地,經大腿,腰的旋轉,力達脊背,再由肩、肘,小臂,手傳到掌,指發力。這個過程就像蠶蛹或毛毛蟲的蠕動,節節貫穿,「一節動,節節動」,內外相合。明白這個道理,打拳時就不會顧此失披.不散不懈,時時處處注意一個整勁。
陰陽對稱,以求平衡。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太極圖中的「陰陽魚」是對稱的。畫太極圖時也是在外圓內先畫兩個內圓作為「魚頭」,其餘部分又是兩個等分的「魚身」和「魚尾」.「魚頭」和「魚頭」對稱, 「魚身」和「魚尾」也是兩兩相對稱。人體力學也講「力的產生是成對的」,其中包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種對稱之力,可以使運動趨於平衡。
這個理念用在打拳上,就要做到上下相應,開合相應,虛實相應, 「逢上必下」,「欲左先右」,「有剛有柔」,比如「金雞獨立」,左手向前上方托舉時,右掌要下按;提左膝時,右胯就要松沉.它是個對應的拉勁,其好處是身體平衡,拳腳穩定,不會別人還沒推你,自己就晃悠起來。與人交手時就知道有虛有實,有化有打.有虛無實會浮,有實無虛會僵;有化無打會丟,有打無化會頂。
陰陽消長,圓活應變。我們還是從太極圖直觀地來談這個問題。太極圖中陰魚「魚頭」放大的部位,陽魚恰處於「魚尾」狀,從空間來看,陽魚在這一方位被「擠」小了.同樣的道理,在另一端,陽魚的「魚頭」放大,而陰魚在縮小,被「擠」成了「魚尾」.這是《易經》揭示的另一重要的運動現象,即陰陽共處於一個「圓」時,其運動規律是此消彼長,陰進陽退。陽進陰退。易者,變也,這個變化有章可循。
認清此理,打拳時就可進退自如,顧盼有序。比如推手,就能「因敵而變」,「能吞能吐」;你進我化,邊引邊進,上引下進,左引右進。正如拳論所言:「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杳,而左已去。」雙方交手雖沾連粘隨,卻不丟不頂,從容應對。
練陳式太極拳的「金剛搗碓」,右拳右膝上提時,左手、左腿則要下沉;同一隻手臂,手腕上升時,手指、(臂、肘關節則要下沉。這樣可以穩定重心,臨危不亂。
我們還可以從虛實轉換來看這一變化。比如拳論中說「邁步如貓行」,邁出的前腿是腳後跟先著地,再全腳掌著地、是由虛變實.這個變化猶如「加法」。重心是一點一點「加」進去的。隨著重心的前移.後腿由實變虛,就像「減法」,也是一點一點地由實「減」成虛的。兩腿重心的轉換呈一「加」一「減」之勢,這種此消彼長是漸變,才有太極拳神韻的「貓步」。從健身來說,這種重心的漸變可以鍛煉支撐腿的耐力,練成金剛不倒之身。遇到緊急情況,可以迅速轉換重心,從容應對,化險為夷。
陰陽螺旋,「非圓即弧」。陰陽這一運動特徵,在太極圖中也有反映,太極圖中陰陽魚之間有條s形曲線.這條曲線形像地勾勒出,宇宙之間陰陽的變化呈螺旋式運動,而不是走直線。這一哲理,也是太極拳的拳理依據。拳界先輩陳鑫說:「太極拳,須明纏絲勁,不明此,即不明拳。」又說:「拳者,纏法也。」就連辯證法大師思格斯也認為「由矛盾引起發展,發展呈螺旋形式。」前者講的是太極拳特有的運動規律,後者講的是運動的一般規律,可見拳理與哲理相通。
理性認識是為了指導實踐用於打拳,也有諸多體現。比如,我們打太極拳時,就要時時注意開合,蓄發「非圓即弧」,肢體運動,不能直來直去。即使軀乾和四肢的協調運動,也有個「自轉」與「公轉」的問題。就是用胸腰的立體旋轉,帶動四肢的螺旋運動,或是順纏,或是逆纏,順逆之間交替成圓.不僅外形成圓氣勢飽滿,「非圓即弧」;就是內功運行,也應「內氣鼓藹,觸處成圓」。有人說「打拳至少三個圓」,這「三個圓」是什麼?
一個是手腳運行自身要螺旋式走圓;二是周身其他部位的運行也要協調地走曲線;三是造型態勢也要棚圓。總之八門五步,進也螺旋(如野馬分鬃),退也螺旋(如倒捲肱),慢也螺旋(如白鶴亮翅),快也螺旋(如連珠炮),用螺旋運動把陰陽之勁合二而一;用螺旋之勁,達到陰陽平衡。螺旋式運動是陳氏太極拳的一大特點,正如《孫子兵法》所說:「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其運動之妙,就像一堆圓形巨石從高山翻滾而下,其驚人之勢,所向披靡,銳不可擋。
陰陽變化還有其他一些規律,諸如陰陽折疊、陰陽互根、陰陽相互轉化等,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陰陽之變,可以說是拳理的一個源頭,它就像一把鑰匙,對乾學拳者解疑釋惑至關重要。聽說你對「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等說法,有不同見解,你能開誠布公地談談嗎?」
馬虹說:我對某些拳論是有不同看法。比如對「用意不用力」這個說法,我認為它有些片面性。從我練陳式拳的實踐來看,「用意」是對的,「不用力」是不對的。恩格斯說:「從靜止到運動,就是力的表現。」這裡講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運動即是力的表現。打太極拳怎能不用力呢?我的老師陳照奎先生針對上述說法就曾說過:「太極拳的本質是武術,天下哪裡有不用力的武術?」撇開單純的發力不說,即使是「用意」的意,也是一種力的表現。還有人說:「打拳不許用力,但可以用勁。」《辭海》中說力和勁是同義詞,勁也是力的一種表現形式,並無本質的不同。
我理解當年前輩所說的「用意不用力」的真正內涵,應該指是不用拙力,不用蠻力,不用直力,不用僵力。而是要用巧力,用小力勝大力。我們常說要「四兩撥千斤」,這「四兩」之力難道不是力嗎?
馬虹先生接著說,還有種說法叫做「重意不重形」、「要意不要形」。對此我也有不同看祛。我認為這說法的前半句對,後半句不准確。太極拳前輩大師都很重視拳架的鍛煉,認為人體精氣神的運化、鍛煉.都應以拳架為依託,可以說沒有拳架,就沒有太極拳的一切。怎能說「重意不重形」呢?陳照奎老師就說過練拳要講究「姿勢美,勁道明,感到好像進入了一種藝術境界」。他主張拳架動作要有對稱美、節奏美、開合美、螺旋美、輕沉美、氣勢美。技擊時,要打出鬆活彈抖勁的豐富內涵。總之,在重意的前提下,練拳時一招一式也要有個規矩的外形,形神兼備才是我們學拳者的一種追求。
正雷太極書院活動照
馬虹先生原為一介書生,1948年從華北聯大中文系畢業後.當過中學教師,以後主要從事機關文秘編輯工作,勤奮寫作,1963年讀了《陳式太極拳》一書後,對太極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2年在「文革」的逆境中抽身從石家莊來到北京,拜陳式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為師,潛心學習陳式太極拳,歷經幾十年苦練,學有所成。1981年陳照奎拳師逝世後,他遵師囑,根據當年從師學拳的筆記和個人的體悟,先後出版了《陳式太極拳體用圖解》,《陳式太極拳技擊法》,《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等多部著作,並在國內20多個省市和歐、美、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教授陳式太極拳。可以說是個文武雙全的拳界名師。
他對拳理闡述思路清晰,觀點鮮明。在和馬虹先生進行拳理對話後,我說:「拳不練不精,理不點不明。搞明白拳理可以少走彎路,可以在一個高起點上進行體用。然而學拳之路並非平坦。我見有人談拳也能說出一二,但打起拳來,就滿不是那麼回事,真正練出功夫就更難了。你看有什麼便捷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馬虹先生說:明理可以有個正確的方向練習太極拳,明理之後,還要體用。接下來的一個環節就是「知法」。我說的這個「法」是拳理拳法的「法」,即練拳的要領、規矩和技擊方法。比如鬆活彈抖的要領是:全身放鬆,再以腰脊、丹田的螺旋勁。帶動全身之力、節節貫穿,集中到肢體的某個部位作為發射點,在瞬間爆發。便可產生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力。這個蓄發過程.就像擰緊的鬧鐘發條.開關—啟,就會全身顫動,錚錚作響。當然這個過程還要有虛實轉換、非圓即弧、穩定重心、「一動無有不動」等要領的相互配合。特別要掌握好瞬間發力的「寸勁」,陳家溝的拳師叫「一格靈」。
正雷太極書院活動照
掌握打拳的要領以後,還要細摳動作的規矩。陳家溝的拳師有個打拳要守「勁走三節’的規矩。上節為頭,行拳時不能低頭,不擺頭,頭要端正.「百會」穴上領.兩眼平視或隨動作「視敵方為主」,嘴要輕合,可自然呼吸、進而練腹式呼吸。脊、胸、腰為中節、即從咽喉至丹田為中節。行拳時不能彎腰、突臀,要含胸塌腰,鬆肩墜肘,氣沉丹田。特別注意腰為主宰.「腰不動,手不發」。下節為大腿根到腳底。腿要虛實分明,不可雙重,襠要圓,胯要松,弓步時前腿小腿垂直。腳為根,陳鑫說:「千變萬化由我運,下體兩足定根基。」
陳式拳講究「五趾抓地」,「湧泉」穴要虛、形成前後實.中間虛,可既穩又有彈性。三節勁還有上肢、下肢的三節勁,肩,肘、手;胯,膝、腳。如中節開,梢節合;梢節合,中節棚等。
明「三節」規矩後,還要注意「外三合」。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合。進而做到「內三合」,即意、氣、力相合。此外。還要注意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的規矩。這些動作細節都做到位。打出的太極拳才有神韻。不致把太極拳打成「太極操」。陳鑫說:「始則遵守規矩,繼則化乎規矩,終則神乎規矩。」可以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聽說你把修煉太極拳常犯的毛病歸納成「練拳諸病50例」,作為糾正不規範動作的一個提示,你能詳細談談嗎?」
馬虹先生說,我曾把跟隨陳照奎拳師學拳,改拳的體會,歸納成「練拳諸病: 50例」。這些「病例」包括僵、飄、散、直、扁、彎腰、突臀、架肘、挺胸、低頭、雙重、眼呆等。每個「病例」義細分為「病症」所在,和「防治」方法.比如,「散」的「病症」是:有開無合。鬆懈,動作開展過大不緊湊,敞襠,缺少「內三合」和「外三合」的整勁。開出的「防治」關鍵是懂勁。王宗岳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武禹襄說:「始而意動、繼而勁動。」懂勁身上才能出功夫。
正雷太極書院活動照
與人交手一要聽勁,憑觸覺,眼神來判斷對方的勁路,勁力,勁點。「彼不動,己不動」。二要能引化。要能容,能忍,用「引進落空’來化解對方來力。三要能合。合而後發,合而後撥,融合對方之力,改變方向,用「四兩撥千斤」。四要藉力。「借力打力」,先給一點小力。逗起對方的反作用力,再用螺旋之力回敬對手。陳照奎老師把借力比作「盪千」,鞦韆盪到極點要回落。回落時再順勢給它一把力,鞦韆會盪得更高。
另外,還要弄明白勁力的結構和運行軌跡。人體力學告訴我們、「力的產生是成對的」。這種力還包括力的大小、用力方向.力的作用點。可以說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有幾個勁力.比如「倒捲肱」,推掌時要有前推、外列,下塌三個勁;退步時,要有上開、扣膝、腿絆三個勁等。如果敵方突然從身後摟住自己,破解方法要有好幾個勁。首先應以丹田之氣催動,作螺旋式抖動腰胯勁,繼而提腕、撐肘,鬆肩,松胯,塌腰,下蹲等,抖開敵抱之力,還可乘勢用肘靠、跺腳、別腿,扭腰等勁力,反制對方。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要弄清每個動作中的勁點.勁力變化及勁力結構。特別要注意勁力的陰陽變化,王宗岳說:「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關於陰陽的幾種變化規律,我在「明理」一節中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多說了。
王宗岳還說:「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是懂勁的高級階段。練到這種程度,還應懂內勁,要以意導勁,意領形隨,使意,氣,力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內外兼修,「打拳無人似有人」,「因敵變化示神奇」。練到化境,至柔至剛,靜如山嶽,急如閃電,這是修煉太極拳者一輩子的追求。
「聽說你有個修煉太極拳要過幾關的說法,按照這個說法,現在我們談過了明理關、知法關、懂勁關,你認為接下來還應闖過哪個關口?」
正雷太極書院在首創集團
對話如打拳,在步步深入。
雖已談了打拳的諸多問題,但馬虹先生興致不減。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練拳有造詣,有功夫,也有見解。馬虹先生接著說.若按闖關來說,再下面的一關就是苦練。陳品三說:「拳打萬遍,神理自現。」拳界前輩的功夫都是練出來的,據說吳鑑泉大師敦拳時,要求弟子要在三年之內打滿一萬遍吳式拳的套路動作,把一招一勢練熟、練精。陳發科每天練家傳陳式拳30遍,而且練的是吃功夫的「低架子」,可以說是「學海無涯苦作舟」,歌德也說:「痛苦往往是幸福的源泉。」人們常說「一曰三餐」,我給自己加了「一頓飯」,就是每天必須用兩個小時去練傳統陳式太極拳,久練身上才出功夫。
苦練也有講究。我的體會是看重練拳架,可以說拳架是太極拳的基礎。我的老師陳照奎說:「拳架鍛煉,是太極拳最重要的基本功。」拳架是個載體,有了這個載體,才能把各個單勢串連起來,在拳架鍛煉中,體會各種攻防動作的要領,進而掌握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初學太極拳的人,一定不要貪圖省事、貪圖快,要一招一式,穩紮穩打,打好基礎,一輩子受益。
拳架之外,還要練單勢、練推手、練器械以及輔助功力練習。練單勢.就是從拳架套路中,抽出來若干個難度較大或在實戰中常用的動作,單獨練習。比如,「披身錘」有7個分解動作,至少含有18個勁。單勢訓練時,除拆解這7個分動作外,還可著重訓練動作四、五中的「右採左擊,右棚左採」;動作七中的「左腳左膝裡扣、左肘里合、右手上引、右肩後靠」,四勁合一,並且要把這些動作分解後交替練習,不合規範不練下一個動作。拳架套路是若干個單勢的組合,單勢動作訓練有素,練習拳架就更充實、更有神韻了。
正雷太極書院在首創集團
如果說拳架是太極拳的基礎,那麼推手就是檢驗拳架是否適合實戰的試金石,單勢和拳架可以自己單獨練習,推手則要與人合練,身上功夫如何一交手就知一二。練推手可通過聽勁,化勁鍛煉自己的反應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增強攻防意識。陳式太極拳有單推手、雙推手,進一退一、大捋、連續進退,進三退三、進五退五以及左右旋轉的圓形推手,不定向推手等。各種不同的推手又各有自己的招術、勁別,不苦練是學不到手、上不了身的。
器械及輔助功力訓練,包括刀,槍、劍,棍;太極尺、太極大桿,太極球,旋轉太極輪等,可藉助器械及輔助訓練強化自己的功力和耐力,練成「金剛不倒之身」。苦練雖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苦練之外,還要有悟性。悟性就是靈性,要抓住重點,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活用拳師的經驗。
「今天我們的對話涉及的內容很多,其要點可否概括為明理,知法、懂勁、苦練。接下來你還想講些什麼?」
對話接近尾聲。
馬虹先生爽快地說,最後我要說的一點,就是「練則有,不練則無」,功到自然成。